APP下载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2017-04-20宋慧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原则

宋慧

摘 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与英语国家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愈加频繁,相应地对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因此,做好英语教学的各项工作,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小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最佳阶段,小学英语教学也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了有力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英语课堂的效用。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英语课堂;原则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日益提高,在国际上享有了更高的地位,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与英语国家的经济贸易来往、文化科技交流愈加频繁,使得我国对于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需求标准不断提高,加之“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不遗余力地做好英语教学的各项工作,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将成为英语教育工作者肩上的重任,小学英语作为小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小学阶段为学生展示一个精彩纷呈的英语世界,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其今后的英语学习及能力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游戏教学法指的是将教学内容与多种活动方式有效地结合,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形式。在运用游戏教学法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需求和教学设备进行设计,活动种类频繁,有情境设置、歌曲教学、规则游戏教学等等。在小学英语课堂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帮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始终保持热情。同时,学生在游戏中不断被激发潜能,想象力、智力、创造力等都将有效提高,这对学生今后身心健康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能使游戏教学法最大化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

一、游戏活动强化教学内容

游戏活动充满了趣味性,能够在课堂上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较强的阶段,但是注意力又很容易被分散,所以游戏环节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其真正参与其中,成为课堂的主体而非旁观者。以译林小学英语教材第三册上的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结合教材编写对话,自由分配角色并扮演。

二、竞猜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即使是小学生,对于输赢名次都有着不同的需求,而教师正是利用学生对竞赛的态度及渴望获取胜利的欲望而展开的一种教学形式。竞猜活动包括了你画我猜、猜谜题、单词对对碰等活动,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单词对对碰,以小学生三年级课本教材中Unit 5 Where is my car?为例,老师可以将“bag”“hat”“book”等单词对应的物品图片放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学生进行分辨记忆。老师可以向学生询问:“Where is my hat?”参加游戏的学生迅速将对应的帽子图片找到递交给老师并说:“It is here,here you are.”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观察哪个小组正确率最高,速度最快,以此排出名次。这样进行单词与物品“对对碰”竞猜比赛,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水平,又刺激了学生的挑战欲,继而积极参与其中。

三、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原则

英语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应用的游戏教学方式多种多样,甚至可以在原有游戏竞赛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带领学生进行一系列记忆单词、对话的猜字谜、口令兵、包中猜物、单词接龙等游戏,然而不论教师用什么游戏活动方式来进行授课,都必须注意几项原则,首先要对游戏环节进行精心设置,使其确实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而不是纯粹带着学生做游戏,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其次对学生的反映要有预测,以在课堂出现秩序混乱时可以及时有效地维护。最后,游戏必须能够促使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而不是只针对几位学生的游戏,且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导致其游离课堂。

“游戏教学可以缓解小学生初学英语的紧张感,提供相应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乐学、易学。”只有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法,才能将英語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对英语不再排斥恐惧,继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韦唯.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2.

[2]秦敏.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09-112.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