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职财务管理教学变革研究
2017-04-20杨琛
杨琛
【摘 要】“网络+教育”模式的提出冲击着传统教育模式,《财务管理》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这是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重的课程,然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过度偏向理论教育。如何利用“互联网+”,以就业为导向,重新设计高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是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互联网+”;《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互联网+”计划的提出对传统高职教育模式产生冲击,互联网加教育产生的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影响深远。尤其是翻转课堂和MOOC的出现使得国内学者开始思考教学模式的改革,国内的高职教育正面临着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根据企业需求,开设课程并直接向企业输送人才。
一、《财务管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1.局限于课堂教授方式。
在《財务管理》的课堂教学中,授课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主要讲授课本知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下讲述习题并布置习题以加深印象。这种教学方式相对枯燥,学生互动较少,参与度不高,无法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且教学效果不佳,同类型的题目学生对照例题往往能够解答,但是稍微转变形式,就无从入手。
2.理论教学脱离实践。
《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涉及大量数学模型和理论假设,在这特定的假设下,根据特定的程序和方法来研究资金的运动规律。但是大部分高校都只开设理论课程,很少有学校建立《财务管理》实验室,使得《财务管理》这门学科只能在教学上纸上谈兵。而少数建立了《财务管理》实验室的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往往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使之成为两门独立的课程。这导致理论教学过于枯燥,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而实践课程,缺乏良好理论基础来指导,使得学生在操作上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1、缺乏对高职学生的“因材施教”。
高职学生更注重的是技能培训,与全日制大学教育有本质差别。目前的教学内容,未能做出较好的学科定位,无法挖掘出高职学生的优势。
2、教学内容分布不科学。
教材的编订和内容的分布没有很好地适应高职学生需要,使得教师授课重点往往与教材不一致,比如,高职《财务管理》的教材选用与本科教材在内容上大体一致,本科学生的求职意向主要面对中大型企业,而高职学生的求职选择主要是中小企业。这导致授课的重点应与本科学校的教材有所区别。例如,在筹资活动的讲解中,课本的重点主要放在通过债券和股票筹资。中小企业的资金的主要来源投资者的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在这两块内容课本介绍篇幅相对短小。
(三)考核方式有待完善。
高职《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相对单一:考核方式主要是三七开,平时成绩占30%,卷面成绩占70%;而在考核内容方面,由于题型和考核内容的限制使得学生无需理解知识点仅凭考前突击背诵就可应付考试。
二、“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丰富教学方式
1.引入混合教学体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引入混合教学体系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很多学生在开始学习《财务管理》课程时抱有畏惧感,这使得即使只运用简单加减乘除的计算也能把学生吓退。面授灌输模式下的传统教育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不佳。混合教学体系在基本的面授教学过程中加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在线学习。从具体实例出发来介绍《财务管理》这门课程,让学生清楚这门课所学的知识在实务中如何运用,对以后的工作有何帮助,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其次,把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例如,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沙盘教学或者创业之星等软件平台。通过这些软件平台,在不同专业间自行找队友组队创建企业模拟实务环境,分工完成任务。学生自发思考,自行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例如,如何合理预测需筹集的资金量;怎么组合筹资方式来达到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财务目标等。
2.建设线上学习平台
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学校应提供学生线上学习的平台。该平台应包括教学视频,教学文件,反馈平台,监控系统等。老师可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寻求老师帮助。线上教学相对于传统授课的优势在于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对不懂的知识点重复学习,以及向老师咨询的问题解答都可以保存聊天记录。而传统教学,学生在听课环节遇到问题询问老师后,由于记忆等原因,下次遇到还是模糊不清的话,就不好意思继续询问老师,问题就一直存在。
(二)就业指导授课
教授重点与就业相结合。高职学生就业对象多为中小型企业,了解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来指导授课内容的重点项目。对中小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能力素养进行研究整理成课程标准;对业务按任务进行分类转化为授课内容。使得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务相匹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三)建立综合考核体系
构建多种多样的考核体系,从平时表现、课后作业、小组作业、小组展示、笔试等方式综合评价。小组作业和小组展示,既能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描述能力,还能锻炼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每个小组推举组长负责制,对于不同的案例小组成员轮流当组长,培养学生的领导组织能力以及责任感。这些能力都是学生入职后,职场所需求的必备技能。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的《财务管理》不再是单一知识点运用,而是全面预算和综合分析的结合。因此,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原有的考核系统上增加以就业为导向的综合能力考评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冠群.“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建设探索[J]. 商场现代化, 2015(19):236-237.
[2]朱宏涛.面向中小企业的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与创新——基于CDIO理念[J].商业会计,2016(18):125-127.
[3]张兴福. 基于B-Learning的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1(8):82-84.
[4]何少娟.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探析[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28(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