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4-20李春芳
李春芳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知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参加相关学习,重视课堂实践。力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质疑法”进行学习,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我的方法就是:一、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敢问。二、质疑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现就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有关“质疑法”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质疑法;运用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质疑,能使学生摆脱书本的束缚,发现不足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人云亦云。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它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质疑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会了怎样学习,感受思考所带来的成功。让学生在“好学、会学、乐学”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更应该明白,语文课不单单是一堂课、一门学科,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丰富的文化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下面我就“质疑法”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课堂主张学生做到“三大”。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创设和蔼、活泼、轻松、愉悦及相对自由的学习氛围。当学生提出不同见解的时候应尊重学生,适当的时候充分肯定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并不是完全的填鸭式。恰当地开展“小组活动”,老师也可以加入小组讨论中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这样一来课堂气氛会变得活跃,学生也会觉得轻松、愉悦。在此基础上学生便会做到“三大”,即“大胆、大声、大方”。让那些敢问不会问,会问不敢问的同学没有了后顾之忧。
二、质疑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品读题目学会质疑
题目,往往暗含着文章的主旨。能围绕题目质疑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以及探究课文的主旨。例如《变色龙》中,学生围绕题目提出“变色龙是一种昆虫,而文章里却写的是人,为什么?”这自然便引出了他(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变”,围绕“变”学生就有了质疑“为什么变”(主问题)“怎样变的”(子问题),先解决“怎样变”学生读文章梳理情节,很容易便能解答。下一步我选择品析小说语言,从倒数第三段入手,通过师读、个别学生读、集体读,三次朗读中学生不断质疑,品析人物并深化人物形象。通过这一段的分析引出小说中其余的语言特点,通过语言的品析达到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最终理解小说的主旨。
又如《我的叔叔于勒》,围绕课题学生能提出多个问题“我的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而课文却写的是菲利普夫妇?”在认真读完课文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勾画于勒叔叔的相关描写最终归纳出人物形象。关于题目为什么是于勒,这个问题便引出文章“主人公”的探讨,通过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集思广“议”。顺着这条线探下去,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明白了人物之间的关系。最终学生得出“于勒为文章的线索人物,菲利普夫妇为文章的主人公”。原因是作者在文章中着力地刻画菲利普夫妇,从菲利普夫妇的身上反映出小说的主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如《女娲造人》学生围绕题目提出“女娲为什么造人?”“女娲用什么方法造人的?”“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当人类造出来之后,女娲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女娲让人类怎样繁衍的?”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通过思考、讨论、探究,最终一一解答,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女娲”的形象也跃然纸上。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完成对课文的分析。
贝弗里奇说过:“最大的报酬是发现带来的激动”。学生在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自我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特殊句子的质疑
“特殊句质疑”包括:细节描写的质疑,标点符号的质疑,重点词句的质疑,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质疑,人物事件的质疑,结束语的质疑,主题(主旨)的质疑,写作手法的质疑、对比质疑等等。学生应该学会质疑,适时地提出问题。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学生提出质疑“这里反复强调亲叔叔有什么作用?标点符号可以换成感叹号,或者是问号,可不可以?”当学生带着问题讨论之后得出“反复地强调饱含讽刺意味,写出了‘我对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与不满。至于标点符号采用逗号看起来是陈述句,其实体现出‘我的无奈”。学生找到“反常点”,进而对“反常点”进行质疑。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从这些琐碎的生活细节中你想到了什么?菲利普夫妇还是那样自私、冷酷、无情吗?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为小说的多主题探讨做铺垫。
我教《故乡》这一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提出质疑,有同学提出质疑:“动动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里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有什么深刻含义?“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里以对比的手法进行描写,它的作用是什么?“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这里对杨二嫂的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杨二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像这样细节描写都可以引发学生的质疑。
还有在《愚公移山》中,最终得到的主题为“赞美愚公坚持不懈、迎难而上、有毅力、为理想而献身的的精神。”但有学生就提出“愚公这样的精神我们不能完全学习,为了移山他所付出的代价太大!!”围绕这一话题,学生可以展开讨论,达到多角度理解主题的目的。这就是对课文主旨的质疑。
让学生在一些关键处提出疑问,经过思考解疑。从而达到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學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地挖掘出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也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
参考文献:
[1]张洪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2]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
[3]余映潮.《中学语文精品阅读课教学实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