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捐”背后的探讨
2017-04-20
“误捐”背后的探讨
2016年8月底,民政部公布了首批13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其中腾讯公益、轻松筹等大平台救助融资额度增长迅猛。然而2017年3月初,据《天天315》报道,有网民通过轻松筹向“白血病妈妈”项目捐款10元,点击支付后发现被扣20元,“白血病妈妈”项目也只收到10元。《天天315》提出质疑:捐款10元被扣20元,是网民操作太粗心,还是平台服务不细致?一时间,轻松筹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轻松筹迅速对此做出了回应,轻松筹联合创始人、副总裁于亮通过媒体解释称,是因为网民误操作点击了大病互助行动从而导致了另外10元的捐赠。记者亲自测试了一下捐赠过程,认为“大病互助行动”页面弹出来还是比较醒目的,并且还需要去点击“同意”才能进行下一步购买。
至此,一场误会就此得以澄清。然而围绕“误捐”所引发的探讨并未就此结束。经济之声围绕这一话题,采访了公益业内人士陈子墨和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胡钢律师。
经济之声:现在蓬勃发展的公益慈善事业,什么是底线?陈子墨认为,大众对公益行业的看法是,希望大家的钱能够一分一厘地用到实处,而不是被滥用。要说底线的话,至少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这三条。人和人之间的信赖是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起来的,而不是外在的眼泪指数、图片等让大家看到对方很困难才去帮助。用感性的思路去做公益永远是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从理性角度去看待公益问题,通过公益项目去解决社会问题。而胡钢则从法律方面进行了讲解,他认为,从慈善的角度来说,更多的是要遵循2016年9月1日施行的《慈善法》,同时《慈善法》规范的慈善组织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包括本案涉及到的个人求助行为,更多的还要适用我们的《合同法》、相关的《民法通则》等。
经济之声:对于像慈善公益活动基金会从业人员的信任,这对慈善行业的发展有多重要?陈子墨认为,信任是做公益项目的基石,没有信任一切都是空谈。公益项目就像产品一样,对于产品质量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公益机构和此次事件中的轻松筹都要从中吸取一定经验。同时,这是一项长远的计划和工作。现在很多机构每年都会在网上定期公布财报,每一项支出都会有所披露,这也是信任建立的方式之一,让资金走向更加透明化,也增加了大众的信任感。
经济之声:若有人用慈善行骗或干一些违法勾当,将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胡钢认为,这应该是所谓的“诈捐”,用一种虚构的、虚假的、冒充的身份或者事件来获取公众的钱财。这种情况很明确是涉嫌诈骗罪。《慈善法》规定,个人或者组织如果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今年6月1日网络安全法将施行,网上信息安全责任将进一步加大,相关的网络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风险防控的机制。
经济之声:在大家参与资助的时候,您认为哪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陈子墨认为,首先,建议大家要注意这家机构或组织的资质问题,比如说相关平台是否在民政部门发布的清单之列;其次,要注意这些机构有没有不良信息;再次,看这个项目本身,若符合捐赠人的初衷和意向,先和机构初步接洽和了解,然后再做一个理性的整合。这是比较稳妥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