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会的新环境、新阶段与新使命
2017-04-20邓国胜
中国基金会的新环境、新阶段与新使命
邓国胜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会以使命为先。组织使命关系到基金会存在的原因与价值,也是组织决策与项目活动的出发点。然而,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自身成长的需要,基金会的使命也可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中国的基金会行业而言,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基金会的蓬勃发展,一些具有前瞻性、先锋性的基金会正在开始积极调整组织的战略,承担历史赋予的新使命,在全球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国际治理体系中扮演新的角色。
一、基金会发展的新环境
基金会的发展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打开了企业、个人设立基金会的大门,自此,中国非公募基金会一路高歌猛进。2016年,《慈善法》的出台对中国基金会募款、公信力等方面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而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为中国基金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意见”明确指出要 “发挥社会组织在对外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环保等交流中的辅助配合作用,在民间对外交往中的重要平台作用”。
除政策环境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私人财富的急剧增加也为基金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而互联网的发展又为公民个人参与慈善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和技术支持,同时也增进了基金会对外交流的渠道,提升了中国基金会的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治理的可能性。
二、基金会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基金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第三阶段是1981年到1988年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基金会的筹款大多来自海外,而项目活动几乎都在境内;第二阶段是1988年到2004年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捐赠除来自海外,境内捐赠也快速增长。不过,此时基金会很少参与海外慈善活动;第三阶段是2004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基金会不仅数量增长快,而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基金会的筹款转而主要依赖境内捐赠。与此同时,一个新的动向就是极少数具有国际视野的基金会开始调整组织的使命与战略,将海外慈善作为机构的新使命。中国亦开始从主要依靠海外捐赠在境内做慈善,转而出现一批基金会依靠境内捐赠到海外做慈善。中国基金会走出去,除了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之外,也与组织自身发展规律有关。根据组织的生命周期理论,基金会通常会经历创立 、成长、成熟、消退、再发展等阶段。中国基金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少数基金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在慈善组织的成熟阶段,一些机构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组织自身的项目品牌、资源与能力,逐步调整组织的使命与战略,慈善活动从国内走向国际。例如,中国扶贫基金会在组织进入稳定发展的成熟阶段,率先提出将履行海外人道救援与国际慈善责任作为组织的重要战略目标与任务。
三、中国基金会海外慈善的展望
由于中国基金会海外慈善活动起步晚,基金会的海外慈善活动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根据基金会中心网的统计,2014年,中国基金会海外捐赠数量为1.09亿人民币。中国基金会海外捐赠的数量只是美国私人慈善海外捐赠的0.036%,是英国的0.323%,是印度的6.39%。不过,从发展速度看,中国基金会每年海外捐赠的数量增长非常快,2015年的海外捐赠数额是2014年的3.66倍,是2008年的1000多倍。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尼泊尔地震时,中国的慈善组织首次集体登上国际救灾的舞台。以2015年,爱德基金会在埃塞俄比亚设立办公室,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尼泊尔、缅甸设立办公室为标志,中国基金会结束了海外慈善的“无常驻机构、无常驻人员、无经常性项目、无稳定经费”的“四无”状态。可以预计,未来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基金会基于组织的价值理念与使命走出国门,必将在国际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