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思想分析
2017-04-19李嘉程
摘 要:中国人讲究“福祸相依”的辩证哲学。在《活着》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冷漠、有些令人绝望,甚至偏激的暴力叙述冲击着大众习以为常的表达形式。主人公福贵由富入贫,由奢入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家里十二口人的死亡,仅剩自己一人,与一头老牛为伴,活着在这个世界,好像很孤独,也好像很平静。
关键词:生死 思想 苦难 福贵
历史上从事写作的人很多,但大多数籍籍无名,一辈子书写最后还是落寞在泥土里,还有一些人则靠着著作等身,留名青史。余华属于后者,他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当代作家之一。《活着》则是余华先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一.《活着》与余华
尽管余华早在1995年,就已经发表了《活着》和《许三多卖血记》,但直到1998年他才凭借《活着》获得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得以享誉世界,进而受到国内文坛的瞩目。目前对外发行的《活着》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中篇小说《活着》,发表于《收获》的1992年第6期,全篇近7万字,1994年,电影导演张艺谋看中了这版《活着》,并邀请余华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余华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写了近5万字,使之成为12万字的长篇小说,即《活着》的第二个版本,这是最为广大读者所了解的版本,也是我要说的《活着》。
《活着》并不像很多长篇以厚重磅礴见长,余华的叙事单纯,语言朴实,几乎以一种冷静的笔调完成了整个小说。这正是他贯穿诸多作品的一家风格——偏执的暴力,冷峻的执刀。不知为何,人对于苦难为主题的一切艺术创作都格外倾心,正如叔本华所说的“我们对于痛苦何其敏感,对快乐却相当麻木”,痛苦使人既不忍直视,却又无法回避,每个人对它都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活着》通过反复渲染铺垫福贵的命运多舛,来吐露底层人物的悲苦辛酸:福贵,作为地主家的阔少爷,自幼顽劣,无德无信,父亲恨他“不可救药”,私塾先生断言他“朽木不可雕也”,长大了准能当个“二流子”。长大后的他也的确如父亲老师所说,成了一个败家子,整日沉溺于嫖娼与恶赌之间,最终将组长留下的家业输得干干净净,父亲被他气死。从此,他痛改前非,兢兢业业,但苦难与厄运从此刻才开始紧紧纠缠他:先是他去城里为生病的母亲请郎中,不幸被国民党的军队抓去当壮丁,跟着部队一走就是两年。直至侥幸当了解放军的俘虏,才从战场捡回了一条命;但他回家后才得知,母亲在他离家俩月后就死了。后来女儿凤霞也因生病成了哑巴。接着是儿子有庆被医院抽血过多而死,妻子家珍病死,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致死,女婿二喜遇难横死,小外孙苦根吃豆子被撑死。一连串的家庭悲剧从1940年延伸到1980年,读完不禁令人感慨,苦海真的无涯吗?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悲剧便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活着》作为余华转变对世界、人生态度的标志性小说,“一部形而下的平面叙述和形而上的人生思考并存的小说。”作者这样描述他的创作本意:“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活着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并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我听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先后离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的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二.作品的理解与“福贵为何不死”
一部作品从诞生之日起,他就不再只是作家脑海中的文学,经典之所以常读常新,就是因为总有一批独具慧眼的读者,能够从中读出自己的新见解。而作品的内涵,也是因为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丰富。作者其实更像一位读者,他所把握的也很主观,甚至有失偏颇。
《活着》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个赌徒的坎坷人生”。福贵的一生,始终处于一种以生命作赌注与命运赌博的处境,他由开始的一个富家子弟,到输得一无所有,再到承受失去一切亲人的地狱般的经历,其实是每个人必经的生与死,天堂与地狱。主人公承受了太多苦难与享乐,我们可以称之为戏剧性的两种极致人生。但余华越是将福贵经历的苦难铺陈得淋漓尽致,他寄寓其中的人生态度就越是朦胧,所以很多人提出了疑问“福贵为何不死?”
我们常常对经历挫折与苦难的人笑谈乐观,却难以在置身其中时保持一份淡然。所以,面对福贵那样的人生经历,读者撕心裂肺的同情,但当事人却平静的出乎意料,人们难免会不适。如果他道了一声苦,流下一滴泪,我们便可以理所当然地去表现我们身上的温暖,力量,安慰。偏偏面对的是无言的承受。是事与愿违,只留下记忆把痛苦刻至骨髓。不由的让人质疑甚至愤怒。是什么使得人物能够“从精神上自行阉割其自身对苦难的‘痛感神经”,麻痹的像块石头?这种鲁迅口中的“僵尸的乐观”“温情的受难”,让人很容易产生一种哀其不幸,同其不争的情绪。
其实,悲剧并非都是声嘶力竭的控诉与呼天抢地的哀号,大众的眼光虽然是创作必需的参考,但好的文章还是需要作者独到的见解,最好的文章,往往是“出其意料却得乎情理”。余华以其冰冷的笔,在纸张上涂鸦出一幅鲜血淋漓的底层人物受难图,软弱,愚昧,落后,消极受难,屈命而活。我们的不适应,我们的疑惑,不正是从反面表达了作者于苦难叙述,虚构表达上的造诣之深?优秀的作品不同于世,但一样深谙人心。
三.作品中的戏剧性和对待世界的态度
有人说,余华的思想和普通人不一样,他的笔和一般的作家不一样。该关心的地方偏偏漠不关心,该愤慨的地方他偏偏无动于衷;该起波澜的地方他偏偏平静如水。《活着》中,劫后余生的外孫子苦根在长久的饥饿之后,用“撑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看似荒诞,但不禁悲从中来。还有许多类似的荒诞剧情,“大炼钢”时期,一村子人听了小孩子的观点,竟然置铁于水中煮,结果却又阴差阳错的由于夜晚睡着疏于看管,而炼钢成功……
我们平时对生死的话题总是避讳。借由小说《活着》的主题,牵扯出很多人对于命运,人生的思考。该怎么活,才能活下去,活得好,活出人样来。人总是想着自己要做什么,想太久,就容易顿足不前,原地踏步。然后习惯性的使自己置身于一种漫无目的的忙碌状态,怀着一种事事与我无关的超脱通达,然后留下一堆遗憾,惊醒的回头,才发现偏离了人生的轨道。于一种茫然中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栖身之处——家庭,一个自己逃离不了的地方。也许这也是整个人类的命运,反反复复的孕育,抚养,孕育,抚养……直到死去,但停止的只是部分,整个铁定的规律不会止步。
“负下未易居”。生命的诚诚可贵,生活的岌岌相迫,两者的冲突下奏响的就是余华所表达出来的“活着”。
参考文献:
[1]张清华. 文学的减法——论余华[J]. 南方文坛. 2002(04)
[2]余华 虚伪的作品[M]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9
[3]郜元宝 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J] 文学评论 1994(05)
[4]洪治纲 悲悯的力量[J] 当代作家评论 2004(11)
[5]夏中义 富华 苦难中地温情与温情地受难[J] 南方文坛 2001
[6]余华 我为何写作[J] 文苑 2009(05)
作者简介:
姓名:李嘉程,出生年月:1994.07.1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山西省晋中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单位所在地(精确到市):湖北省武汉市,单位所在地邮编: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