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时俱进 回归生活 教学相长

2017-04-19吴小娟

文教资料 2016年33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

吴小娟

摘 要: 高中政治课植根于社会生活且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双强”的一门基础学科,不可疏离或者摆脱生活元素的涵养和滋润。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它的生命之树才会常青,本文分析了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应用。

关键词: 高中政治 生活化教学 知信行合一

德国大诗人歌德在著名长诗剧《浮士德》中提出:“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它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一信条式教育命题的形象性再版,意在启示我们——只有把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学用结合和知行统一中取得“1+1>2”的双赢实效。在学校教育中,如果把政治课比做“一棵树”,社会生活则是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有机“土壤和水分”,而脱离社会生活的政治课理论教学必然是空洞且苍白无力的。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积极开展以生活化为主的开放性教学活动,既是高中政治课程的应有之义,又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更有利于激发课程学趣,有利于拓展学习视野,有利于丰富课程内涵,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

什么是生活化教学呢?它究竟有什么价值意义呢?如何开展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呢?本文不揣简单与浅陋,试简要阐述之。

一、简析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意义

生活化教学属于开放性教学的范畴,具有“丰富多元”“兼容并蓄”、“收放自如”等特征,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式。其基本内涵在于——坚持以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生活认知为基础,把课程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让课程教学成为学生积极参与、乐学好思、快乐体验的一种活动过程。其外延主要在于——“教学目标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开展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如下几点:(1)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是社会核心生产力的储备型人才。而未来社会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发展与创新交相辉映的元素,这正是生活化教学对青少年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指向。(2)是契合新课程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发展目标。普高政治新课标在各方面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显著特征,生活化教学非常契合这一价值取向。(3)是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实际需要。由于应试教学及其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高中政治课存在抽象化和程式化等现象,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课程学趣,提升教学效率,实现学科价值。

二、对高中政治课开放性教学策略的简要建构

1.立足基础教材内容,努力创设体验性生活教学情境。生活经验和积累不仅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种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更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有效出发点。尤其对于高中政治课而言,由于理论性、抽象性和思辨性等显著特征,如果缺乏生活经验的积极渗透和有效融入,就无法建构知识与生活的有机联系,那么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教学障碍现象。与之相应的是,教师若是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把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有机地链接起来,为学生创设体验性教学情境,既可有效地激发学趣,又可帮助学生不断地拓展感性认识,从中达到不容忽视的“情绪智力”效益。比如,关于《经济生活》模块中的“股票、债券、保险”内容,教师可提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途径、请教他人或者到本区域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等处,多方收集有关资料,自我丰富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让他们通过观察与采访,切实体会这些投资品种的基本特点,同时也初步意识到金融投资市场中存在的种种风险。到了课堂教学环节,再让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和自身情感体验积极地参与学习讨论活动,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2.展现生活原型情境,努力强化课内外互通教学联系。“过去教科书是课程学习的全部内容,如今社会生活则是课程学习的教科书”。令人感同身受的是,高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学识和生活经验,但是由于生活阅历、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性,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和感悟尚需得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与积极有效的启发,否则,他们还不能主动地把书本所学与生活认知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就是说,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小课堂”与“大社会”内外链接起来,通过再现或者创设丰富多元的生活情境,寓生活原型于学科教学之中,努力建立一种内外互通的开放性教学方式,为促进他们更好地学用结合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如教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内容时,有教师设计问题如下:“众所周知,人民币是由国家统一发行的。有人说,国家为什么不多发行一些人民币,让人民群众手中的钱能够更多一点,以此来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准呢?”这是一个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性问题,学生时常议论过,却谁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所以它一经提出,犹如“一石激浪”,立即引发学生的情趣思维和热烈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出相关知識,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不断调整融合过程,努力实现共荣性生活教学效益。“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就高中政治课而言,生活化教学并非偶尔地发放“福利”,而是把之落实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以此不断促进课程教学与生活链接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在紧密结合和深度融合中逐步地实现“共荣”并获得“双赢”。首先,师生双方都要牢固确立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分则互损、合则共荣,尤其调动学生生活化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其次,要积极倡导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一方面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生活化学习的内容与方式、途径与手段,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努力从单向度自我中解放出来,不断地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再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计划性和随机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过程的灵活性。最后,要特别关注过程的整体性,即“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在回归生活”。如教学“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后,让学生自主拟定一个以“消费者权利意识”为主题的学习课题,引导并激励他们在分工负责、展开调查和专题研究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促进学生在学用结合中取得长久效益。

4.注重凸显学科特征,努力促进生活化教学深入人心。普高政治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更要“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在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突出:(1)“时效性”原则。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用陈旧的知识来教育现代学生,即使“无错”也显得不合时宜。(2)“近距性”原则。思想政治教材中所列举的事例往往过于成人化和模范化,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作为对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教师要善于选用“近距性”人物事例,这样的结合度就会很高。(3)“现实性”原则。如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先作“生日与消费问卷调查”,在统计分析后带入课堂,让学生尽情讨论与交流,最后加以正确的引导与总结提炼。再如社会生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同样也会引发高中生的极大兴致。(4)“针对性”原则。如教学“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时,可通过“车子被偷没人管”、“路灯坏了不见修”、“隔壁邻居日夜装修没人问”等问题,帮助学生消除生活思想上的矛盾与困惑。如此而为,非常有利于在“立足与引领”生活中更好地赢得的学生认可。

总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只要善于从“生活体验情境创设”、“生活原型情境再现”、“生活教学高度融合”、“学科主要特征显现”等方面入手,定能取得令人期待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庄洪海.寓教于生活依生活而教——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尝试[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1).

[2]卢惠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4).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