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中学学生自主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17-04-19刘新

文教资料 2016年33期
关键词:职业中学自主管理问题及对策

刘新

摘 要: 在职业中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必要的。在中专校学校采用学生的自主管理,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关键词: 职业中学 自主管理 问题及对策

中专校学校的毕业生应成为具有从业能力,具备发展素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级管理人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培养下,无论在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方面,还是在专业理论、文化素质方面,毕业之后都具备获取知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此,作为中专校的班级管理,应从学生就业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创新班級管理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毕业生深受企业的欢迎,从而提高学校的美誉度,形成学校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在职业中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很必要。因此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唤醒学生的良知,促使学生由“被管”到“不用管”,由“被迫”到“自发”、“自愿”,从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这是职业中学班级管理应该努力实现的。当然,当前大多数班级的班主任都在不同程度地实施班级自主管理,得到一些成功的经验,也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常年担任中专校的班主任,班级管理一直采用学生自主管理的方式,现对管理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实施中等专业校学校学生自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等职业中学学生实施自主管理的动力问题。

首先,职业中学学生由于是中考的淘汰者,有的同学进校的目的并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此外,中专校学生职业理想模糊,个人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不明,认为现在学得将来不一定有用。有的学生认为进校只是为了文凭,或是由于他们年龄尚小,没有用工单位管要他们,不得已进了职校,这会导致学生在自我管理时的动力不足。

其次,中专校学生自我管理的动力主要来自就业和升学,受国家宏观经济的制约,中专校学校往往会出现就业难或就业不理想或高职院校减少招收人数等情况,一些学生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即出现自我管理动力不足的现象。即便是就业状况良好或高职院校扩招形势良好,但中专校学校学生在身心方面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如学习的挫败感或人际交往障碍等,也有可能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导致他们的学习动力不足和自我管理的动力不足。

再次,现在是个信息社会,学校不是处在真空中,各种社会思潮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到学校里来,而学生的识别选择能力较弱,极容易受到其影响。此外,电子游戏、网络游戏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良影响。

2.中专校学校实施学生自我管理后进生转化难度大的

问题。

在当今普高热的情况下,中等职业中学为了求生存,必须找足学生,因此招生时甚至带有盲目性,只要有学生愿意来就读,把入校的门槛放得低又低。虽然当今的教育提倡不能以分数来作为评价学生,但中考分数的确能看出学生的素质。再加上中专校学校的学生,学生构成比较复杂。据了解,中专校学校的后进生一般分为:一是“独生子女”+“单亲学生”的复合问题尤其突出;二是生源大多来自农村,且多数为“留守”的一族,长期在亲情缺失的环境中生活,会存在感情脆弱等心理障碍;三是由于某些家庭教育的不当,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任性性格,极易形成懦弱、孤僻的性格,有的做事缺乏恒心等。对于这样一群学生,要一下子自觉参与班级的自主管理,有一定的难度。

二、中专校学校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拟采取的对策

1.积极开发和利用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内驱力。

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特别是学力不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专校学生在智商方面并不差,之所以在初中阶段学习落后,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发展差或滞后。因此进入职校以后,积极开发和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实施学生的自主管理有很大的作用。

第一,要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产生学习的兴趣。中专校学生由于进校目的并不十分明确,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因此班主任要向学生传达进入职校应学好技术,学会做人,学习文化。同时改革课堂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适应学生的特点,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第二,逐渐纠正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习惯。不良行为习惯不是短时间一下子能改掉的,这就要求班主任正视这些实际问题,采取有步骤、有计划、切合实际的方法,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管理教育才行,不能急于求成,奢望一下子使学生全部转变过来,只有做到:勤观察、勤谈话、勤检查和勤管理,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问题激化。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行。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充满自信,给学生锻炼的机会,然后加以恰当的引导,做学生的引路人,在他们参与事务的过程中加以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悟出做好每一事务的所要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同时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真正体现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感到班主任老师是公平办事、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机会面前一律平等,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真正主人。

第四,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目标。中专校学校的班主任的重要职责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潜能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培养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职业生涯认知,包括对社会、对职业、对自身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的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如果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就会更强。

2.学校、家长、社会多方联合,形成职业教育合力。

中专校学校在实施学生的自主管理中,可利用多方联合,形成职业教育合力。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中,可联合学校内部的教育力量,协调好各任课教师的关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班主任要利用学校内部的教育合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内部的教育合力表现为学校教育部门的教育力量,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可利用学校的学生党校、团委、学生会等组织,让优秀学生参与这些组织的学习、活动甚至管理,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责任感,提高工作能力,从而形成班级自主管理的先锋队,带动全班学生自觉遵守班级各项制度,个个为班级工作献计献策。

其次,班主任要协调各任课老师的教育力量,使任课老师参与班级的管理。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都会有多位任何课老师,班主任要把各科教师“拧成一股绳”。在学生自主管理的事务中,学生对任课老师的戒备心理不强,表现比较自然,任课老师容易发现班级的问题,班主任协调好任课老师的教育力量,可以減轻工作压力。

再次,在实施学生的自主管理中,可借助家长的力量,作为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同时,及时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表现,特别是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中取得成绩,或学习中有了点滴进步,或做好人好事,或在管理班级中得到同学肯定等,及时向学生家长报喜,家长也会乐在心中,因为进入中专校学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很少得到老师的肯定,他们的家长很少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赞赏,由于老师一句赞赏的话语,家长会发自内心地鼓励孩子今后争取做得更好。学生得到肯定后,相信他们会更严格要求自己,自控能力也会增强。

最后,社会要转变对现代职校生的看法。近年来,中专校学校在加强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道德培养、人格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而且中专校学生定位比较明确,心态相对稳定,因而进入企业后能够安心现状。另外职校生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的职业技能,中专校毕业生涉世不深,敬业精神较强,能对所学专业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也大大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社会企业面对的是这样的一群社会就业者,社会企业应该改变对中专校学生的态度,相信他们能给社会、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总之,在中专校学校采用学生的自主管理,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变“他律”为“自律”,逐步养成自觉守纪的习惯,有良好的行为规范、职业规范,将来成为社会的合格劳动者。

参考文献:

[1]班华,刘明远,主编.职业学校班主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2]周晚田,主编.可持续发展与素质教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3]刘旭,主编.经营班级——中学班主任工作艺术[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4.

猜你喜欢

职业中学自主管理问题及对策
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