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语文课堂良好气氛的营造方法

2017-04-18曹玲改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主导作用主体作用课堂气氛

曹玲改

摘 要: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一方面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学中重注重教态,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要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课堂良好气氛的建立。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79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关系着课堂教学能否顺利地进行。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增强小学生对课堂以及教师的接受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巩固师生之间的关系。

小学语文是一门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富有生活情趣,它应该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学科之一,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气氛缺乏生机和活力。而充满和洋溢着欢乐和笑声的课堂才能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有很多种,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是课堂气氛的营造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达到教师在台上讲课妙趣横生,博古通今,台下学生,聚精会神,津津有味的效果,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方能在课堂上收放自如,灵活地解决在课堂上遇到的生成问题,使学生心悦诚服。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授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和主动学习的良好品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这样更有利于取得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教态

教态——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动作等,与课堂教学气氛与教学效果关系很大。

1.教师要面带微笑走进课堂,把快乐传递给每一位学生。教师上课时面容和蔼可亲,具有亲和力,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友善和友好,能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可以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接受心境,课堂气氛就会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相反,一位表情严肃、不苟言笑的教师,会让学生望而生畏,不敢接近教师,课堂氛围会比较沉闷,缺乏活力。

2.教师的动作对课堂气氛的营造也有很大影响。培根讲过:“美的精华在于文雅的动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借助动作语言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易懂。比如,在讲声调时,我把它转化到用身体来表达:利用双臂将四声改编成形体造型。双臂平伸为第一声,左低右高为第二声,双臂上举为第三声,左高右低为第四声。这样既形象,又有利于小学生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合理的动作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三)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学习的热爱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果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互相理解和配合,就容易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就会产生愉快的教学气氛,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了就乐于学习,愿意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热爱学生,教师只有真正热爱学生,才能包容学生的过错,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不断进步,学生才能更加信任教师,才会在充分展示自己的同时接纳教师的全部。学生才会积极地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形成团结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班级风貌。

(四)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人唱独角戏且教学方式单一,多是靠一支粉笔和一个黑板,课堂气氛难免沉闷、无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将声音、形体、色彩等融为一体,有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理清学习思路,与作者进入同样的境界,从而领会课文主旨。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课堂知识的接收者,又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要想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在充分提升和完善自身素质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個人成功的关键因素。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多赏识和鼓励学生。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及时鼓励学生,学生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肯定,有利于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学生保持充沛的学习动力。

2.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在语文学习中,有些学生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并不是学生智力水平低,而是没有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1)指导学生掌握好预习、听课的环节。首先是预习。预习对每一科目的学习来说都很重要,要想取得好的预习效果,要告诉学生预习的意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其次是听课。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课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使学生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课,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取得好的成绩,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让学生懂得依靠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学习中不要依赖教师和家长的督促,要自觉完成作业,自觉巩固旧知识并预习新知。

(二)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提问

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学生敢于提问和质疑说明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并且希望有进一步的学习。语文教师应引以为荣,并尊重和鼓励提问的学生,并且和学生一块探讨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也会受到很大的鼓舞,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思考,发现问题,语文课堂中有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主动质疑和提问,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精彩,课堂气氛才能紧张而活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充分地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

参考文献:

[1] 叶晶.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J].考试周刊,2016(11):37.

[2] 郑连峰,韩广霞.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41.

猜你喜欢

主导作用主体作用课堂气氛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人大主导立法六人谈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谈谈生物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法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