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探究

2017-04-18徐超

学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联系生活化

徐超

摘 要:地理涵盖内容广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不能用专业的地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自然现象。目前,我国正在对新课程进行改革,地理教学也在不断变化,倡导初中地理教学走进生活,贴近生活,是现在地理教学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2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148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步伐依旧在前进。地理学科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学习地理知识可以了解山势地貌、自然景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进步。但是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致力于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延伸课外知识,没有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使得学生一知半解,死记硬背,也不知道如何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师要联系生活,进行生活化教学。

一、初中地理教学为什么要生活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的是灌输式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敷衍了事,被迫的学习地理知识,并不能理解是怎么一回事,更加不会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迫切地希望解决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适当地把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不再局限于知识点内。第二初中地理教学多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第三学生学习知识后,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在没有完全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仅仅是掌握地理知识,缺乏了实践技能。因此,只有实现了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率。

二、如何做到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

(一)将生活引入课堂

地理知识抽象且难懂,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讲的内容,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以具体的实例解决抽象的知识点,一方面学生能很快的接受;另一方面也教会了学生用知识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感受到地理在生活中的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互动,引导着学生发现身边的地理现象。地理学科是经过一系列的探究得出来的结论,有据可循,学生应以求知的欲望去探索地理知识的世界。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多举一些案例,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知识,在知识中联想到案例,运用到生活,激发更多的热情去学习地理知识。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实例的由来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之时,收集生活资料或是老师的教学经验,尽可能地准备一些与生活贴切的实例,用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兴趣,引出教学的内容。例如,为什么一天是24个小时,一年是365天?教师就可以引出要讲解的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内容。有了问题就要思考,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督促学生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当知道答案之后,对知识就加深了印象,同时发现地理知识的神奇之处,体会了地理知识的魅力,激发了探索地理的兴趣,自然而然的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了。

(二)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发现地理

在课堂上,有老师的举例引导,问题探索。在生活中,便要有一双探知的眼睛,学习地理的求知心。初中生可以在寒暑假,或者一些课余零碎的时间多出去走走,探索地理的奥秘。知识记在自己的脑中才是真正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亲身经历,获得更多地理常识,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既然说生活中存在很多地理知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种种现象就要问问自己能否用地理的知识解释。例如,建造小区房时,怎么样控制楼面的朝阳;每天的天气预报是如何检测的等现象,都能够用地理知识来解释。

学生们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探索了自然的奥秘,将自己日常见到的地理现象用学习的知识来解释。还可以通过书籍和网络查找,寻找感兴趣的自然现象,积累课外知识。作为一名初中生,应对世界保持好奇心,保持想要探索世界自然奥秘的心,碰见问题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培养求知精神,开阔眼界,及时和老师、同学交流,共同学习。

(三)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号召学生积极参加,鼓励学生以课本知识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索寻找答案,并记录过程、所学到的知识以及找到答案的感想,同其他人分享。这样的活动,有利于锻炼自身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素养,养成一个在生活中学习的习惯。但是,参加活动讲解内容的学生要逐个进行,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扩大参与面,不仅锻炼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随着生活中地理知识的积累,可以适当增加学习的难度,探索更深处的地理秘密。同时,也要多鼓励学生把生活遇到的地理问题讲出来,无论大小,都是一种财富,值得共勉。如此一来,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有动力去学习,有兴趣去发现生活中隐藏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生活化

传统教学模式多注重试卷评分,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由于试卷版面有限,所以试卷题目有限,这就造成了出题不够全面,涵盖范围不够,而学生参加考试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不能凭借一次的成绩就断定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学习不好。二是考试试卷是表面的,仅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是否掌握得牢靠,不能反映出学生是否能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所以,要加强初中地理教学评教的生活化,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生活实践性类作业,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发现相应的地理问题并加以分析解决,写一篇文章报告给老师。通过生活实践性作业,地理教学评价生活化,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动手能力,养成了善于观察生活,知识回归于生活的习惯。

三、结语

生活处处皆地理,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在地理教学中联系生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要更好地运用于生活现象中去,将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财富,为以后的生活指引方向。要使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师应当变换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让地理和生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体会学习地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包顺喜.贴近生活,促进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导学,2014(14):23.

[2] 冯利奎.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0):81.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教学联系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
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兴趣教学的探讨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