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2017-04-18秦亮

学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

秦亮

摘 要:幼儿教师每天重复着简单平凡的工作,但是其中包含着重大而无可取代的意义,要为教育大厦打好坚实的基础,需要教师不断总结好方法,幼儿教师要全心全意投身于岗位,坦然面对各具特色的幼儿;保持良好心态慢下来做教育;分解教学目标多给幼儿机会;主动与家长牵手共同爱幼儿,品味平凡工作中的幸福。

关键词:品味幸福;坦然面对;分解目标;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2-02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129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教育对于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而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基础,犹如大厦之地基,大厦能否历经风雨而依然不倒,就取决于地基是否打得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是否收到良好的幼儿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为教育大厦打好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需要有良好的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正所谓“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优秀经验,积累优质办法,运用在保教过程中,以为保教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一、经常品味平凡工作中的幸福

教育,是一项用爱浇灌的事业,爱,是教育中最美的语言。如果教师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是無法成功的。即便工作几十年,也要保持那颗爱幼儿、爱奉献的赤诚之心。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具有这种神圣的爱。普普通通一名教师,不是人人都有张丽莉老师那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展现爱的力量,也不一定非要用自己的身躯支撑出一个空间,保护地震中幼小的生命。更多的教师要学会在平凡中体会幸福,在回味中发现最纯粹的爱。

早晨,推开教室的门,花花绿绿的装饰映入眼帘,每个角落都有和幼儿在一起的印记。打开窗户通风换气时,会想起曾经因开窗时不小心伤到手,幼儿关切地问“老师您疼么?我给您吹吹!”幼儿教师每天都经历这些小事,每天都被幼儿浓浓的爱意包围,每每回味起来都会觉得幸福,爱是相互的,教师流露给幼儿的爱也要源源不断的。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我们要让自己的爱保鲜。

二、坦然面对各具特色的幼儿

幼儿园里每位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完整的世界。教师应该走进幼儿的世界了解他们,支持他们,陪伴他们。而不能把幼儿当作一个任由摆布没有思想的木偶,把他们当作是一张随便着色的白纸。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组织活动考虑幼儿的需求。理解他们对突然飞进教室的蝴蝶感兴趣而暂时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组织的活动上;尊重幼儿的个性,包容活泼好动的“小淘气”。 当教师不能看懂幼儿的绘画作品时,别轻易批评否定他,因为那是他发自内心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将来可能成为有成就的画家。别忽视幼儿在绘本故事中增加的一个角色,此时幼儿正在积极参与故事学习,也是想象力、创造力的体现。有些教师,为了班级秩序好,采用军事化管理模式,不允许幼儿说话,不许告状,不允许幼儿离开座位,不允许幼儿自主挑选玩具,一切都听教师的安排。总用“一刀砍”的模式去教育幼儿,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幼儿,这样的教育是不会成功的,即便所谓的“成功”也只是带班教师心里控制欲暂时得到满足,幼儿成为不敢表达愿望、收敛个性、控制情绪的乖小孩。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成人都会感到压抑,幼儿身心怎会健康。长此以往,就像生产线上下来的标准件,培养出一批这样的人来又有什么用呢?教师不要牢牢驾驭幼儿的思想,应该在教法学法方面加强研修,探索出适合每个幼儿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

三、保持良好心态慢下来做教育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近年来,有很多教育家提出“教育是一门慢艺术”。生命成长的规律不能被随意打乱,正如拔苗不能助长一样。幼儿的成长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样幼儿教育需要“慢”的艺术。教师的教育行为该慢时就得慢下来,心急不得。心急了,会使教育流于形式;心急了,会误导家长对幼儿正确客观的认识。教师每天都按照计划匆忙地完成保教任务,从早晨入园到平安离园,上课、吃饭、上操、午睡、游戏、喝水、如厕每个环节里都有幼儿需要教师的帮助指导,每当幼儿求助时,每当幼儿达不到教师要求的标准时,教师要把心态放平和,不该忙着包办代替或因噎废食,而是耐心地教一教,以欣赏的眼光看着幼儿笨拙的小手越来越灵巧,体验陪幼儿慢慢长大的快乐。

四、主动与家长牵手共同爱幼儿

为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要靠家园相互配合方能奏效。然而,有些家长将幼儿送到幼儿园图自己省心,并不关心幼儿在园的具体情况;有些家长认为,自己上班挣钱交学费,幼儿就该归教师管,教育应该是教师的事,家长只要按时接送,为幼儿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就可以了;还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中小班也不学知识,就是玩,等上大班好好学习,顺利升入一年级就万事ok了。由于家长有着种种错误认识,教师在实施教育时没有获得家园合力的支持,导致教育质量提升缓慢。

幼儿园里,教师要求幼儿把垃圾扔进垃圾桶,保持环境卫生。出了幼儿园大门,这项要求就被家长忽视了,曾经有个小朋友捡起路边一块大的废纸,反被讲卫生的家长训斥一顿:“捡它干吗?多脏呀!”幼儿园里,教师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每次入园离园时都能见到有家长又背书包又抱幼儿的现象。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经常给幼儿上折纸、手工制作活动,家长却觉得几天就得买一包彩纸,幼儿用彩纸太浪费,嘴里还说:“这有什么用呀?” 从家长的各种表现可见,教师缺乏与家长沟通,没有做好宣传工作。做家长工作时,要不怕麻烦,投入较大力度。教育不是幼儿园单独胜任的,教师在教育方面做的努力要让家长了解,明白,并给予支持。好习惯受益终生,幼儿各项能力的增强,首先受益的是家长。不是每天把幼儿平安地迎来送去,不是听不到家长的批评就代表教师的家长工作做到位了。教师要先通晓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家长的认识水平,以妥善的表达方式积极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宣传先进的育儿观念 。与那些在教子方面有高见的家长商讨共育对策,把家园共育工作落到实处,增强实效,这样既减轻了家长和教师的负担,又达到了家园合力共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芳.新时期如何做好幼儿教育工作[J].新课程(小学),2015(4):220.

[2] 刘云艳.幼儿园教学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
幼儿园家园共育各阶段内容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以晨间接待为平台实现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中的加减乘除
家园合力,共建“亲子阅读”桥梁
浅论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