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

2017-04-18黄全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设疑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黄全胜

【摘要】由于一些现实中的因素,中职课堂教学面临着一定的困境,致使教学效率低下,如何走出这个困境,中职教育者们一直在寻求突破.“设疑”为中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论述了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设疑

目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基本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跳离,进入了具有时代性、创新性、民主性的新模式,因材施教,教学方式更加具体化、多样化,“设疑”是其中的一种,也是笔者重点探讨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就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加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设疑的一般过程为设疑—释疑—再设疑—再释疑,在这循环往复的渐进过程中,把数学理念输送给中职学生,使学生对枯燥难懂的数学产生兴趣,自主思考,发散思维,从而真正掌握数学这门课程.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遵循的原则为目的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即设疑必须要根据数学的教学目的,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度性原则,就是指中职数学教师在设疑时,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疑,难度要适中,既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亦能够通过思考寻求到答案,在成就感的驱使下产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性原则,就是指设疑需要有启发性,在中職数学教师的启发下,能够为学生带来思考的空间与思考价值,掌握数学理念,能够有举一反三的效果.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循序渐进式、适时引导式、以疑释疑式.这些方式,根据字面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如果要熟练掌握,则需要中职数学教师经常运用,总结经验,多方尝试,达到设疑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目的.

二、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

(一)为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设疑

中职学生基础比较差,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比较难以掌握,然而,教材中的重点往往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数学概念,如果不吃透弄懂,对于中职数学的学习就非常困难.因此,教师应当针对这一现象,改变教学模式,通过设疑的方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对于一次函数y=kx+b,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抓住一次函数的特点,通过图像解析,使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设疑,让学生找出正比例函数y=kx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然后,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图像的异同.在设疑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实际情况,与学生产生互动,在学生原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添加新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在疑问中寻求答案,以此来满足求知欲望,对所学知识产生探索思维的兴趣,从而掌握教学内容.

(二)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模糊点设疑

中职学生由于入学的基础不同,接受知识点的程度也不同,尤其是教学内容中一些似是而非的内容,中职学生有时候不能清晰地表述出来,容易产生思维障碍,反映到实际中,就显出学生在某一方面知识的欠缺,导致成绩不理想.针对这种认知理解有偏差的问题,教师应当适时设疑,让学生在释疑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比如,绝对值的求法,|a|的解法有三种,一般学生很容易漏解,教师适时设疑.

|a-1|=a-1是否正确,说出理由,若不正确,则正解是什么?通过设疑,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找绝对值的概念出来,然后通过理解,明白这道题的解析.

当a>1时,|a-1|=a-1;

当a=1时,|a-1|=0;

当a<1时,|a-1|=1-a.

这样的设疑和释疑,使学生在针对绝对值的模糊点时,从概念到要领,再从要领到深化掌握,最终达到模糊点清晰化的结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使得设疑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发挥作用.

首先,要选择一定的时机.所谓的时机,就是指设疑时,一定要选择学生希望得到解答或者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当学生遇到重点、难点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引导,使他们勇于面对难题,产生超越障碍的心理,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此时在课堂中运用设疑,能够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其次,巧择学生答疑.在设疑时,应当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进行答疑,不能只让基础好,或者接受能力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来答疑,选择答疑的学生应当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并且能够代表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难度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设疑、释疑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果难度太高,容易使学生产生气馁的心理,失去释疑的兴趣;如果太低,又达不到设疑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设疑中,教师一定要用心设计,让学生在释疑的过程中,加强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创新思维,从掌握的基本知识出发,深入理解数学内涵,从而达到提高思考能力、掌握数学难点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设疑,必须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设疑,使设疑具有艺术性和次序性,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从而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华镇.浅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J].数学教学通讯,2013(6):39-40.

[2]詹宗山.浅议如何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J].科技信息,2013(9):282.

猜你喜欢

设疑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