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域产业的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产教深度融合研究

2017-04-18王丽

价值工程 2017年9期
关键词:专业设置产教融合

王丽

摘要:产教深度融合有利于将职业院校和企业研发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型,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因此,必须把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into productivity, promote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and better serv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erefore, we must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關键词: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设置;区域产业;产教融合

Key words: physical testing and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y;profession settings;reginal induestry;combin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9-0241-02

0 引言

技术技能人才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就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如何才能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周期,使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成为了高职教育专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也成功形成了适合本国的行之有效的不同特色的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尤以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攻读交替”、日本的“产学合作”、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美国的“CBE”模式、俄罗斯的“学院-基地企业制度”模式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等硕果累累,为世人所称道。这些都是我们今天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校企合作模式时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20多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在规模上取得了空前发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在社会创新系统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2年11月17日,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将重点推进“深度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八项工作之一,“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深度融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校企合作被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成为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

2 产教融合面临的现实困难

培养技能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的宗旨,企业是职业院校办学的服务对象,企业应参与到院校的教学、实训等方面;学校给企业的员工培训、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提供了支持和有利帮助,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能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产教融合对于职业院校和企业而言都是一拍即合的事情,于双方有利,但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当前的产教融合还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当前“学校热情、企业冷淡”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益较难保障,付出多、回报少且存在学生实训安全等方面的潜在风险。

其次,产教融合的环境不佳。部分地方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够、支持不足,地方教育等部门没有很好地发挥协调、指导、规范的作用,使职业院校难以充分利用政策、信息等资源,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产教融合滞后于产业发展与转型,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比如,各地、各院校建了许多高水平实训基地或校级实训基地,但由于与产业贴合度不够,滞后于企业技术革新,“设备买回来就落后”的现象经常出现。

3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理化测试与质检专业产教融合的创新

针对现有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对接不够准确,人才培养模式陈旧、机制落后等问题,依托区域产业行业企业,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着力研究、探索高职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强调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注重学校与企业间的广泛合作,突出一线岗位实际职业活动能力的培养,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先进性。

中山市港口镇是我国游乐设施产业基地,其游戏游艺产品占全国七成左右市场份额,国内游艺机生产龙头企业——金龙游乐设备有限公司,以及大型游乐设施生产企业如金马娱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世宇科技、金狮游艺等企业联合准备创建国家级游戏游艺产业基地。同时,2011年2月,在国家特种设备局与中山市政府的共同扶持和帮助下,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山市游戏游艺协会达成合作意向,由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中山市游乐设施无损检测中心挂牌成立,并于2014年5月获取国家无损检测机构磁粉C级资质,这是国家质监总局第一次将检测机构放到高职院校。该中心既是对外检测、培训的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又是该院检测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校中厂”,为该院培养无损检测人员和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搭起了一座桥梁。

此外,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山市游乐设施无损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既是对外检测、培训的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又是我院检测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校中厂”,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的老师同时也是中山市游乐设施无损检测中心的兼职人员,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对外检测和培训业务,不断拓宽知识面、提升专业技能;同时还有中山市特种设备局、中山市金马娱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中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专业、技术骨干担任学科带头人人和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强化实践教学效果,为学生从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模式。

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是职业教育承担的重要职责,也是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如何更加主动、贴切地融入并服务于中山乃至珠三角地区的游乐设施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①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健全课程设置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优化课程设置,重点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

③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按照生产工作逻辑重新编排设计课程序列,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

④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双证融通”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纳入课程体系,使职业院校合格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4 结论

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与游乐设施产业的深度融合,将为检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及产学研服务提供支承,并进一步拓宽“政、校、企”合作的深度与范围,为本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联合办学等积累经验和方法。

参考文献:

[1]Perspectives into learning at the workplace[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008 (2).

[2]于海侠.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高职专业建设探索——以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4(7):11-13.

[3]闾志俊.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链的对接策略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8):5-8.

[4]万伟平,李森,王贵兰.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衔接与融合[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09(1):61-64.

[5]李玉春.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探究[J].职业,2011 (15):122-123.

猜你喜欢

专业设置产教融合
高校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