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载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2017-04-18张建彬

价值工程 2017年9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影响因素

张建彬

摘要:精细化管理在机载设备维修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机载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然后梳理了影响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因素,最后从人员、设施设备、方法、环境和财务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提升机载设备维修的提升精细化管理策略。

Abstract: Fine manage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airborne equipment maintenanc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goals of fine management on airborne equipment maintenance, then summarize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ine management,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strategy of airborne equipment maintenance of fine management which includes manpower, machinery, method, milieu and financial etc.

关键词:机载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影响因素

Key words: airborne equipment maintenance;fine management;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V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9-0227-03

0 引言

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的有效工具,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精益生产管理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管理工具日趋成熟。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已无法适应新的需求,精细化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机载设备结构复杂、种类繁多、价值昂贵,维修技术专业化强,精细化管理在设备维修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机载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标

机载设备的正常运行是飞机和机组人员安全飞行的基本保障,设备的检测和维护保养直接关系着设备的正常运转。设备维修的精细化管理就是通过细化、量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方法,对维修的任务、资源、流程、制度、方式、方法持续改进,提升维修质量,节省维修时间,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1.1 细化维修任务

细化机载设备的维修任务是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实现核心目标的首要步骤。繁重的飞行任务和日常训练造成机载设备不同程度的磨损和损坏,这是维修任务的主要来源之一;另外,为延长机载设备的使用寿命,对其维护保养也是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横向细化、纵向细化和交叉细化方法,细致分解维修任务,重组维修模块,协调维修工作,这些决定了后续步骤的成败。

1.2 量化维修资源

机载设备维修资源主要包括维修设施设备、维修人员、维修经费、设备零配件等。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量化维修资源,全面掌握维修设备的可用性,统筹安排维修人员时间和工作任务,保障维修经费的合理使用,确保维修零配件的数量和质量,以便统筹各类资源,提高维修资源利用率,顺利完成机载设备的维修任务。

1.3 程序化维修流程

程序化维修流程就是保证精细化管理的逻辑性。其本质就是将细化为业务单元的维修任务,以某种逻辑顺序串、并联起来,改进流程缺陷,增强工序流畅性,减少人财物浪费,提高维修工作效率。

1.4 標准化维修方法

标准化维修方式、方法是精细化管理的直接表现。将维修活动按照标准规格、标准质量、标准数量、标准进度、标准流程、标准方式方法等实施,确保每一项维修流程都符合标准化要求,保证维修任务的精准完成。

2 机载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机载设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维修工作的系统性,我们要系统分析影响机载设备维修质量的诸多因素,以提高维修效率和效果。

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和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机载设备的维修特点,应用5M因素法(人manpower、机machinery、料material、法method、环milieu)对机载设备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归纳。其中,“机”在本研究中是指维修所用到的设施设备,包括各种监测仪器、检修工具等,除此之外,五因素中的“料”,因其与维修的设施设备配合使用,因此将该因素归入“机”中。除此之外,考虑到财务因素对其他因素重要的支撑作用,本研究将其纳入其中。归纳以上分析,影响机载设备维修的精细化管理因素主要有:人员、设施设备和零配件、方法、财务和环境。我们应用鱼刺图的管理工具,将以上五大因素用图1表示。

在人员因素中,维修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条件;定期、不定期对一线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可以提升其技能和思想认识。另外,维修部门的绩效考核政策对激发和维持该人员的积极性意义重大。

在设施设备和零配件方面,主要有两大因素,分别是软件和硬件。硬件主要包括维修工具、维修主料、维修辅料、检测检验试剂、溶剂、仪器等。软件主要包括对设施设备以及零配件精细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和协同管理系统。

在方法因素中,如何预测维修任务,如何对任务进行分解,如何将任务单元高效重组是本因素的重要内容。另外,精细化管理的制度规范也属于该因素重点考虑内容。

环境因素间接影响机载设备维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机载设备种类多样,按照不同的功能对维修空间进行划分,有助于分工和协作;维修车间和现场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控制也直接影响维修进度和质量;另外,维修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稍有不慎,会让精细化管理工作功亏一篑。

财务因素直接关系机载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效益。有两大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资产清单,即为关键设备、核心设备和高价值设备建立详细的资产清单;为间接投入设备、次要设备和低价值设备建立次一级资产清单。层次清晰的资产清单能够保证维修工作的精细化和科学化。另外,维修预算工作也直接关系维修的成本与效益。

3 机载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的提升策略

要将机载设备维修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需要紧紧抓住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目标,综合应用细化、量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方法,围绕人、机、法、环、财五大因素,统筹安排,联合治理。

3.1 维修人员的精细化管理

3.1.1 细化对维修人员的知识、能力和岗位要求

设备维修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维修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对维修人员的知识、能力做出要求。根据亲身实践和访谈,认为机载设备维修人员必须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电子技术知识;具备熟练动手操作能力、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吃苦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在机载设备维修的不同岗位上,还需要有专业技能和爱岗敬业精神。

3.1.2 强化人员培训

培训的目的是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从培训主体来说,企业可以自己组织专业培训,也可以由设备生产厂家进行培训,还可以到大专院校进行培训。从培训时间来说,可以采取定期和非定期相结合。要注重培训过程管理和培训后的考核与反馈。

3.1.3 量化績效考评

首先,要根据统一规范,具体量化的原则制定考评政策;其次,根据维修需求任务或岗位职责要求,细分员工队伍,采取不同的考核措施。再次,确定并量化维修任务总目标、分目标和个人目标,进行目标激励。最后,应用考评结果及时奖惩,规范员工行为,改进精细化管理工作。

3.2 维修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对现有的检测检验设备进行细化分类管理,建立资产档案,规范使用;其次,引进先进的设施设备,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再次,开发并应用维修信息管理系统,对检修的设施设备和零配件实行动态管理和即时监控。

3.3 维修方法的精细化管理

3.3.1 运行流程精细化

归纳、总结机载设备故障类别;分解、提炼故障维修方式方法;细化、量化、标准化维修质量准则、操作步骤和工作程序,明确维修责任,形成精细化维修作业流程。首先,要精细化管理待修设备的交接手续,主要包括故障设备、技术资料、安装说明书、固定资产卡片、附属设备及其工具等。其次,精细化管理修维修作业,包括规范维修流程和步骤、填写维修检测表单、按时按要求维修故障机器、明确各参与人职责等。最后,详细进行维修后交接手续,包括设备交接、配套物资交接、资料交接和档案交接等。

3.3.2 规范制度精细化

首先,细化机载设备维修需求任务。根据设备保养计划,依据设备故障发生概率和实际发生数,明确各岗位、各人员的维修任务。其次,确定维修业务标准,细化到每项作业、每个动作、每个进度,建立科学的维修执行和评价标准。再次,分解维修过程,每个过程规范工作流程、技术要求、业务标准和注意事项,条件允许,可以编撰维修操作手册。最后明确维修责任,并做好协调和统筹工作。

3.4 维修环境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根据机载设备维修工艺流程(见图2所示)对维修车间进行功能分区,大体共分为4个区,分别为检测区、拆卸清洁区、维修区和调试保养区。每个区域既相互独立,体现专业分工,又协同协作,提高整体效率。其次,改善维修的现场环境,主要包括作业环境符合维修质量要求;维修一线场所温度、湿度适宜,粉尘、灰尘得到有效控制,确保检测精度;作业场所路面平整、清洁,排水通畅,进风排风通畅;维修检修车间门窗严密,锁具牢固,防火设备器具有效。最后,注重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加强安全教育,规范操作流程。添置安全设备,检查安全装置,保障人、财、物的安全。

3.5 维修财务的精细化管理

首先,按照机载设备维修费用的具体用途,将维修费用划分为养护费、维修费、零配件费和机动费用等四类。养护费主要包括机载设备的日常检修检测、除尘、保洁、润滑等保养工作所花的人工费、材料费和设备使用费;维修费是指设备损坏后的修缮、修理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等;零配件费是指用于购买机载设备易损备品备件的费用;机动费主要包括突发事故产生的额外费用、维修研发费以及不可预测的费用。其次,依据公司维修任务的时间序列数据,结合本年度维修实际,预测不同类别维修费用的预算额度。再次,针对维修费用的不同类别,制定不同的支付方式。对于养护费用,根据设备类别和数量,测算月度费用总额,完成任务后,签字确认领取。对于维修费用,应将受损设备情况报批,净批准后才能维修,要设定各类设备的维修人工费、统计所领零配件费,相关人员按照维修项目汇总签字后进行支付。对于零配件费,要核算最低库存量,做好入库、出库管理手续,要加强物品排放管理,减少库损,并定期上报购置票据,经审批后支付。机动费用按照实际情况,经审批后支付。最后,明确维修费用支付标准,为保障机载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维修质量,必须明确设备维修费用支付的最低标准,如机载通风设备可用率≥98%等。

机载设备维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员管理、资金投入、作业流程、设施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等,我们必须在工作中统筹考虑,综合评判,突出重点,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彦明,张锐丽,滕曰.航空维修保障推行精细化管理探讨[J].价值工程,2017(5):230-232.

[2]张雪胭,徐鹏飞,杨超.装备维修精细化管理与实现路径[J].装备学院学报,2016,27(2):38-41.

[3]刘鹏辉.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6(12):229-231.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影响因素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