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

2017-04-18张丽倩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思维导图思维能力

张丽倩

[摘 要]思维导图是基于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通过一幅幅形象的“图”使大脑的思维可视化,把传统的单向思维变成多维发散的思维。思维导图可运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词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断、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英语教学 思维能力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36

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策略五级目标为:学生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能积极思考,善于记要点,善于利用图片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对所学内容能加以整理和归纳。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组长王蔷教授介绍,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且最难落实的是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过去很多教师的教学都聚焦在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江苏版牛津初中英语新版教材每册书共八个单元,比旧版增加了两个单元,信息量更大,词汇量更多,教学进度也更为紧张,以致部分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与信心,虽然花在英语学科上的时间较多,但是事倍功半,效率不高。尽管教师想尽了办法,但是学生对于教学材料仍然只有模糊的印象,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面对这些教学困境,笔者研究并尝试了思维导图教学法,将思维导图与初中英语教学相融合,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由来及概念

思维导图(Mind Map)是由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是基于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通过一幅幅形象的“图”直观呈现人类大脑的放射性思维过程,使大脑的思维可视化。思维导图在直观呈现大脑思维过程的同时,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挖掘了负责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行为的右脑潜在机能,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在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之间建立记忆链接,充分利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实现左右脑的协调发展,把传统的单向思维变成多维发散的思维,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1.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重模仿记忆和语言点讲解,忽视内容和文章结构的训练,造成学生过多关注语言知识,而忽视对文章整体意义的深入理解。如果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就可以使阅读教学化繁为简,把语篇信息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块”,帮助学生更加有条理地思考文本信息,提高语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推断、概括等思维能力。

牛津英语七上Unit 5 Lets celebrate的单元话题是节日庆祝,其中Reading “Halloween”为一封Millie的笔友 Wendy写给她的信。信中,Wendy介绍了她自己最喜欢的美国节日万圣节和人们庆祝万圣节的方式。课堂上,教师紧紧抓住万圣节这条主线,通过“信来自谁?信中主要介绍了什么节日?”等问题,让学生对语篇进行整体感知。再通过“什么时候是万圣节?万圣节的主要庆祝活动有哪些?”等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清文本脉络,关注文本细节,构建文本框架,并结合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话题内容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思维导图还可在阅读教学课后使用。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进行课文的背诵,根据图中的关键词复现课文的全貌,当闭上眼睛时脑海中能比较清晰地浮现出这幅图像时,记忆图就完成了,这个过程就是在训练右脑。经过多次复述课文,对思维导图比较熟悉后,记忆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2.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通常情况下,學生看到作文题目往往不知道应该写什么,没有章法,不会搭建文章的框架,思路也难以拓展开。而思维导图则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线路图”,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搭建框架,起到一个“支架”的作用。

例如,牛津英语七上Unit 5 Lets celebrate的写作课,要求以“My Favourite Festival”为题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节日。课上教师先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例,展示如何从Spring Festival这个中心为出发点,逐步发散思维,介绍春节的庆祝时间、庆祝人物、庆祝方式以及常用句型等。然后学生开始绘制有关自己最喜爱节日的思维导图。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创造性地发挥,不局限于教师的模板。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生成一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的作文自然是水到渠成。

3.思维导图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把思维导图与词汇教学结合起来,能突破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归纳信息的能力,构建词汇学习网络。学生不再是机械地记忆单词,而是积极地对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使繁杂、零散的单词在人脑中更直观化、逻辑化和网络化。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独有的认知模式和认知结构,而且经过自己发现而组织起来的信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往往是最易检索的,也是记忆最深刻的。同时,思维导图的色彩与图形的刺激,使乏味的词汇学习转变为生动、有趣的绘画过程。这样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单词,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牛津英语七下Unit 1 Dream Homes的主题是谈论理想的家,学生需掌握家中各房型和相应物品的词汇。笔者尝试利用思维导图构建话题词汇,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现有基础和学习潜能,通过以旧带新、思维扩散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相关词汇网络。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注意事项

1.提纲挈领,抓大放小。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必展示所有的细节,而是针对重点进行关联。在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注意标题、开头、结尾和段落中心句,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和段落的中心词、整个语篇的结构以及各事件之间的关系,并将它们呈现在思维导图上。

2.先重“中用”,再思“中看”。图的形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思路和结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思维导图更多地变成一种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而并非只是画在纸上让别人看的图。如果思维混乱、浮于表面,再漂亮的图也没有用。学生要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再考虑进一步美化思维导图。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传授学生知识,并不是要他记住结果,而是要让他参与知识建立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思维导图是大脑思维的真实体现,能够最大限度释放学生的大脑潜能,使复杂的内容得以系统地凸显出来,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元解读的开放空间,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记忆文本内容,提升学习效率,是学生提高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有效工具。

[ 参 考 文 献 ]

付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1).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思维导图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