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电力行业的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建设研究

2017-04-18王祯倩

价值工程 2017年9期
关键词:系统建设电力行业智能化

王祯倩

摘要: 建立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整体系统分析和辅助决策能力,拓展业务应用深度,推动综合化管理。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力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现状,其次分析了建设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具体展开论述了该系统的业务架构、应用框架、数据架构和技术框架,最后通过对该系统的具体应用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系统的建设成功,不仅形成了各业务系统间数据联动机制,而且实现了跨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可有效提升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望促进企业智能化综合管控的进一步发展。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intelligent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i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system analysis and decision making 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to expand the depth of business applic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power industry, and then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and then discusses the business architecture, application framework, data structure and technical framework of the system, finally verifies the valid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system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The suc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not only forms data linkage mechanism of each business system, and realizes the inter business data sharing and business integr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intelligent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關键词: 电力行业;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建设

Key words: power industry;intelligence;integrated control;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9-0069-04

0 引言

在我国,电力系统是一个机构庞大、业务繁多、涉及面较广的大型行业,加上其分层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给行业内所有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3]。目前大多数企业除了在相应管理岗位上配置相应的人员外,还根据业务的需要,建设了相应的管理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间接赢利,但由于各业务系统的建设时期、建设主体均有不同,再加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使得某些业务数据在各系统间不能有效利用,这给跨部门的业务协调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决策层、领导层在展开工作时偶尔出现数据重复记录且不一致的情况,给工作带来了麻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4-5]。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综合管理,尤其在财务管控、分析决策等方面,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横跨各业务系统、既不影响目前使用又能在各系统中抽取有效数据满足相关人员需要的系统的出现[6-7]。

1 综合管控的必要性

1.1 综合管控现状

电力行业内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其独特的特点。一体化信息平台主要包括ERP系统、财务管控系统、培训管理系统、经法系统等[8]。

按照电力行业管理的总体规划,ERP系统通常覆盖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和工程管理,分别应用于资产管理、收入成本管理、物资采购等业务。财务管控模块覆盖预算管理、核算管理、资金管理、产权管理、税务管理等业务。

在新机制下运行的各电力企业,大事多、任务重、挑战大,经过认真分析发现,仍存在发展能力不足、基础管理不强、服务标准不高、干部员工的争先意识薄弱、机制建设不完善等问题[9-11]。

1.2 综合管控的必要性

目前电力企业某些管理环节的日常报表还是以手工整理为主,由各归口处室分别上报,其中部分跨部门关联数据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校核,涉及储多跨部门沟通协调事宜,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报表的源数据基本来源于ERP系统、财务管控模块及培训管理等系统,其中,除了ERP系统与财务管控形成凭证同步机制外,其他模块均未实现信息的集成交互,且部分报表的关联数据在各系统间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从管理角度而言,企业的整体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尚无法通过上述系统进行智能化统一分析展现[12]。

因此,随着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企业在保持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行之外,还应在基础管理方面加强管理,重点完善各部门职责分工,优化工作流程,尤其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建设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打破信息孤岛,形成系统间的数据联动和自动校核机制,实现跨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向企业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展示各专业的综合运营数据,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13]。

2 智能化综合管控建设

2.1 建设目标

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遵循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架构,整合现有ERP、财务管控模块、经法系统等数据源信息,梳理并设计业务分析体系,通過进一步规范后勤、财务等业务,全面建成企业的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通过智能化分析算法为企业领导及各处室管理人员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支持,有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2.2 系统架构

2.2.1 业务架构

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分为经济活动全方位管理、后勤资源全面管理、采购全过程管理、综合计划执行情况管理等主题,通过智能化算法设计,进行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综合展示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其业务架构如图1所示。

①经济活动全方位管理。

经济活动分析:通过综合展示企业原始数据,如经营收入、公司总部拨款、损益性支出、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净利润等预算数、实际数等,设计趋势、同比、环比等分析方法,智能展现企业总体经济活动及财务运营状况。

成本费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按照处室、费用类型等维度,对企业成本费用预算、实际数据进行同比、环比及趋势分析,并据此形成未来成本预测基数。

资产管理情况分析:按期间、处室、使用保管人等维度,展现资产使用管理情况,包括状态、增加方式、原值、累计折旧、净值等信息,综合分析资产价值变动情况及管理绩效。

低值易耗品管理情况分析:按期间、处室、使用保管人等维度,展现低值易耗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包括采购、库存、领用、原值、摊销、净值等信息,及后续对低值易耗品实物的调拨、报废、转让等使用情况,综合分析低值易耗品全过程管理状况。

②后勤资源全面管理。

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有效管理是为企业提升效益的间接手段之一,设备、设施的健全是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利保障,否则就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尤其对后勤资源的全面管理、资源采购全过程管理是本期建设的重中之重。

客房使用效率分析及预测:根据客房使用情况、成本耗用情况,计算空置率、平均房价等,客房使用情况的环比、同比数据,并结合培训项目收入预测,搭建智能化客房使用情况预测模型,预测客房未来承载能力。

教室使用效率分析及预测:根据教室使用情况、成本耗用情况、空置率等,结合培训项目及教室使用情况的环比、同比数据,制定智能化预测模型,预测教室使用情况。

食品库龄及使用情况分析:按物料类型、仓库、保质期等维度,结合食品库的库龄、收发存情况,智能化分析食品库的库存,做到人性化的提醒。

后勤资源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客房、教室、餐厅等后勤资源使用情况,汇总分析成本收入,为管理人员提供辅助决策参考。

③采购全过程管理。

采购计划预测与分析:按照月度、季度、物料类型、供应商等多个维度,分析物资需求、结合物资采购计划,进行年度同比、环比等趋势分析,建立与采购合同的穿透查询关系,为物资需求预测提供基础数据,便于及时调整采购计划。

采购合同查询:供应商、物料类型等维度展现采购合同台账信息,包含合同条款、付款条件、签订日期、金额、状态、付款计划等信息,并可穿透查询采购合同文本文件。

库存成本分析:按物料类型、供应商等维度展现库存数量和平均库存价格,并与该类型本年平均采购单价、上年采购单价和本期库存耗用预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库存明细的收发存、部门领用情况及采购单价对比,建立与食品库龄及领用分析、商品质量分析、食品耗用情况预测的关系,提高对库存的管理能力,及时调整采购策略,降低库存成本压力。

采购执行分析:按月度、季度、供应商类别、采购类型等多维度展现采购总额、已下达未收货金额、已收货未结算金额及已结算金额的实际执行数、预测数和上年同期数,建立库存成本分析、食品库龄及信用分析、食品耗用情况预测、商品质量分析及付款计划与流动性管理,不断修正付款计划,可有效降低财务风险,提高对供应商的管理能力。

供应商及物资质量分析:根据供应商供货质量、供货及时性、服务质量等维度,分析展示供应商及物资总体质量,作为供应商及物资筛选评价的基础。

采购指标统计:综合展示物资采购相关指标,包含:采购计划完成率、到货完成率、合同签订及时率、合同结算完成率、库存物资周转率、发票校验及时性等。

④综合计划执行情况管理。

综合计划进度执行监控分析:按项目类型、项目主体等维度,综合展示项目的计划和执行情况相关指标,计算计划完成比例、实际完成比例,并制定智能化分析模型分析其原因,供管理人员参考。

综合计划成本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分析:按项目类型、项目主体等维度,综合展示项目的成本预算情况、项目成本执行情况,根据计划进度完成情况联同成本预算的完成比例制定分析模型,整体把控项目成本的执行情况。

综合计划付款计划与执行情况分析:按项目类型、项目主体等维度,综合展示项目的付款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根据进度完成情况、成本预算的完成情况、合同付款的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综合掌握项目的付款执行情况,并制定应收款项人性化提醒,促进付款进度,降低项目的执行风险。

2.2.2 应用架构

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主要以ERP、财务管控、经法系统为支撑,其应用架构如图2所示。

ERP系统主要覆盖财务总账管理、资产管理、物资管理等业务领域。财务管控模块主要覆盖预算管理、核算管理、资金管理、产权管控、税收管理等业务领域。经法系统主要覆盖合同台账、合同履约等业务领域。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通过抽取ERP、财务管控、经法系统等相关业务数据,全面支撑业务主体的分析应用与多维展现。

2.2.3 数据架构

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数据架构:基于统一数据架构的设计原则,建立统一和共享的数据视图,满足企业各层级对数据统一性、标准性和扩展性的需求。从整体业务统一对业务数据进行组织与规划,提高跨系统间业务数据存贮与共享集成的效率。从企业数据资产管理的角度,制定整个数据生命周期中数据的采集、存储、移动和访问环节中的策略、模型、流程。数据架构如图3所示。

同时,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数据主题域及子主题域,根据业务性质区分,可以细分为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客房及教室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8个主题域及55个子主题域。

2.2.4 技术架构

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包括ERP系统、财务管控模块、经济法律系统,以及门户网站等多个业务应用系统。不产生新的独立系统,各系统不改变原有技术架构,通过使用数据抽取至数据仓库层(DW)及数据集市层(DM)实现纵向数据贯通,通过一体化平台实现各系统间横向业务集成及报表展示。如图4所示。

通過ETL架构,将数据从ERP系统等四个基本系统中抽取,进行过滤、排序、筛选,然后进行转换,多维度整理,将需要的数据经过异步传输的方式传输到综合管控系统的数据仓库中进行存储,供应用层调用和输出。在应用层,根据业务需要设计多个智能化分析算法并将结果输出供管理人员随时调用。在这里,集成一些开发工具、即时报表设计器、报表组件、报表服务器接口等,经过报表引擎、缓存,提供报表的管理和输出,最终展示到客户端。

2.3 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应用

目前,综合管控系统已经开发完成并上线试运行,一经上线便得到了整个系统的各级领导及决策分拆人员的广泛应用,尤其在资产管理、物资采购、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项目管理、资源管理、客房管理等模块应用更加频繁。自2016年7月在某些企业中试运行以来,高级分析人员使用8935人次,主要用于分析物资采购、资金管理、客房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数据;业务分析人员使用2572人次,主要用于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管理决策人员使用684人次,主要用于资产管理、成本管理等。

以上应用数据表明,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顺应了电力行业各企业管理的需要,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决策分析人员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工具,尤其是相关智能化辅助决策分析的应用解决了分析人员的痛点,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有望在电力行业以及相关领域得到深度推广。

3 结束语

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完善的面向电力行业的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因此,本文以电力行业资源智能化管理开发及实施项目为基础,给出了智能化综合管控系统应用于电力行业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并通过部分企业各级分析师及管理决策人员的具体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该系统通过智能化算法设计,进行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事后分析,打破了信息孤岛,形成了系统间的数据联动、数据自动核校机制,实现了跨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向企业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展示了各部门、各专业综合运营数据,为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提供了信息化支撑与保障。该研究成果对电力行业以及相关领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覃云,程华福,熊力.特大异型企业ERP系统集中部署可行性研究[J].中国电力,2013,11(4):5-8.

[2]王德文,宋亚奇,朱永利.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信息平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22):7-12.

[3]张明.目前我国兆瓦级新型电力半导体器件[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2(1):1-8.

[4]赖玉洪.分销网络管理的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D].厦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2002.

[5]崔凤云.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推进电力企业实现财务管控与业务前端协同一体化[J].财经界,2014(3):50-51.

[6]朱秀丽.大型企业集团进行物资集中统一管控的前提条件分析[J].石油化工建设,2011,(6):30-32.

[7]施绮,费斌.移动信息化在电网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华东电力,2010(5):776-777.

[8]张博,王速.基于四层评估法的移动培训测评系统研究[J].价值工程,2015(29):58-60.

[9]孔祥瑞.电力企业工程全过程财务管控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12(1):132-137.

[10]杨映.浅谈非利息收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J].经营管理者,2014(10):10-11.

[11]商远生.电网企业综合管控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20):237-239.

[12]张东霞,苗新,刘丽平,等.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发展研究 [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1):2-12.

[13]张文亮,刘壮志,王明俊,等.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09,33(13):1-11.

猜你喜欢

系统建设电力行业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浅谈电力行业知识管理的集成信息化
浅谈高校经管类实践综合平台建设创新
浅谈我校教学质量标准系统建设
电力行业项目费用归集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