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的通识教育及其通识课程的设置探究
2017-04-17杨丽
杨丽
【摘要】通识教育对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人才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通识教育,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才能够获得健全的人格与体魄,拥有一个灵活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高职护理专业中融入通识教育的意义,并进一步分析了护理专业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
【关键词】通识教育 高职院校 护理专业 意义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32-02
一、在高职护理专业中融入通识教育的意义
通识教育诞生于高等教育领域,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利用通识教育理念去审视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对于提升护理专业的人才质量也有着重要意义。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交流、有效思考、做出切实判断、甄别价值的能力。通识教育强调掌握基本的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对社会以及环境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现代护理专业培养人才,应该注重和谐发展以及人格完整,最后的落脚点才是专业教育。但是当下的教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强调学生在认知和适应专业知识的能力,教师渴望去教学生学会专业知识,教学内容也大多都集中在基本理论和技能的纯学科知识上,忽略了学生学这个科目的根本意义。学生不会很好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也不能有选择地培养自己的能力,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这就导致很多教学停留在实用与功利上,对于当下的护理专业教育是不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通过护理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积极顺应现代高校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提升高职护理专业的质量大有裨益。
二、护理专业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的课程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最基本还应围绕在核心课程上。例如国外的哈佛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就包括了外国文化、文学与艺术、科学与社会以及历史研究等内容。加强人文教育,形成一个文理兼容的模式,实现科学和人文的结合,这是高等教学必然的趋势。在有关的课程设置上,出了要与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相融合,还应该积极联系文学、哲学、历史、法律以及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增强学生政治、历史、人文、艺术、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主动地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的思想和模式引入教学。
理念作为实践的先导,在对高职院校生护理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时,我们要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通识教育的宣传和引导,使广大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重要性更加深入。只有教师们拥有了这样的意识和思想观念,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体系才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改革。
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上,很多学校采用的学分制,即允许学生跨专业多辅修,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質。这有利于学生从单一的发展发展模式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更能够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优秀的人才有更多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还要正确处理好新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以及学业压力之间的关系。
在保证学生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我们需要融入一些人文社会的学科来丰富学生的基本能力。通识也应该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数量。不仅要开设国家教育部门主管要求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识,在必修、选修的课程当中,也应开设这样的课程,例如高职院校国文教育,中国文史教育以及法律课程等等,在选修课程中,设置政治、历史以及文学等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必要的选修。学校应该加强通识教育的融入力度,要求学生必须修满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并且客观、公正地评价学习效果。为了更好地契合通识护理专业的教学需求,高校教师在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上,要一改以往灌输式的护理专业教学方式,采用一些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更加轻松和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护理专业。在通识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育不应该具有功利性,所以,结合这样的思想,教师要设计好自身的教学目标,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既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也能够让学生愿意参与课堂当中,这对于教育有着非凡的意义。
结语:
当下护理专业的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劳动和教育结合的产物,同样的,这也是为学生增强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从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入手,提升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规划和引导,将通识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更能够进一步提升社会人才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颖,任文轩.在具有护理专业的综合类大学中开展护理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J].浙江医学教育,2013,(03):4-6.
[2]廖晓琴.护理本科生通识教育知晓率及需求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教育, 2013, 10(12): 56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