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动物魏氏梭菌病的诊治
2017-04-17刘长浩张洪学
刘长浩 张洪学
(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100)
毛皮动物魏氏梭菌病的诊治
刘长浩 张洪学
(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100)
魏氏梭菌病又称产气荚膜杆菌病,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饲料、蔬菜、污水、粪便中,在某些应激因素诱导下引起动物发病并导致其死亡。该菌分A,B,C,D,E,F六个型,闫新华教授等分离于狐狸、貉、水貂、兔、犬的菌株鉴定后证明均为A型,该菌对经济动物威胁性较大,近几年,随着我国特种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有关魏氏梭菌侵害特种毛皮动物的报道逐年增多,本单位研究所今年6~9月份接到9个病例,其中狐狸4例,貉子3例,水貂2例,通过对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尸体剖检,实验诊断,确诊为魏氏梭菌感染,临床防治效果比较理想,现将具体情况介绍于后,供同行参考。
1 主要致病原因
(1)饲料、气候、环境等发生突然变化,长途运输,凋种,调群等应激条件,导致动物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失调,使得肠道内原有的魏氏梭菌大量繁殖,导致动物发病。(2)饲喂环境、饲料被魏氏梭菌污染,菌体或芽孢被动物吞食后,在动物肠道内大量增值,引起动物发病。如污染有魏氏梭菌的饲料熟制后未及时摊晾冷却,芽孢在厌氧环境下大量繁殖,饲喂后造成兽群发病。(3)细小病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球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造成肠道损伤,也容易导致毛皮动物感染魏氏梭菌。(4)长期添加广谱抑菌药物,如土霉素等四环素类药物,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或者二重感染,也是发病原因之一。
2 临床症状
本病初期为零星发生,一般无任何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其后3~5d大群出现死亡增多,食欲明显减退或废绝;初期粪便无异常,后排粪稀软,稍带血色,含有未消化的饲料,也有的病例大群粪便无异常,病兽死前排淡红色稀便;患病兽精神沉郁、步态蹒跚,个别有呕吐,消瘦,卧于笼之一角,眼球下陷,脱水明显;个别病兽用药后,病情有所缓解,但过几天又出现反复。 部分病例死亡后腹部膨胀。
3 剖检特征
主要病变在胃肠道,常见胃鼓气,胃内空虚,或有少量酱红色液体,胃黏膜脱落,部分胃壁有多个溃疡灶,个别溃疡严重而发生胃穿孔(多靠近幽门处);肠道外观似血肠样,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广泛出血,肠壁呈深红色、血管充盈呈红色树枝状,部分肠段臌气,肠内容物呈暗红色液状,肠系膜淋巴结鲜红色;其他病变可能有肝脏肿大,质脆;肺脏淤血;肾肿大,质地稍软,皮质和髓质出血;多数血凝不良,血液暗红色。
图1 肠道外观似血肠样
图2 肠系膜淋巴结淤血肿大、出血
图3 胃鼓气
图4 盲肠出血、溃疡
图5 肝脏肿大,脂肪变性
图6 肾肿大
4 实验室诊断
取肝、心血做组织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多量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无菌取肝组织小块、心等病料接种于厌气肉肝汤中,37℃培养4~6h,即在培养基上方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或者剪取一小段肠管,放入厌气肉肝汤中,80℃水浴30min,后放37℃恒温箱厌氧培养过夜,可见培养试管上部有多量气泡产生。肠毒素检查:取病变明显肠段的肠内容物2ml,加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振荡均匀后,3000转/min,离心20min,取上清0.5ml,给3只小鼠腹腔注射,2只注射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注射后实验小白鼠24h内死亡,对照健活。可确诊为魏氏梭菌感染。
5 防治
魏氏梭菌病主要通过魏氏梭菌分泌的毒素发生作并群饲养。(2)养殖场(户)的牲畜每年须做2次布病监测,检测出的阳性牲畜经试管凝集试验复核准确无误后立即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同群牲畜下达隔离通知书,限制其定点放牧,禁止买卖等流动。对同群及周边方圆3km内所有养殖户的牲畜进行了全面排查,将采集的血清经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后对疑似病例进行试管凝集试验复核确诊。发现新疫情,按照《国家布病疫点处置规范》处置。封锁疫点牲畜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暂停动物检疫申报点受理动物产地检疫申报工作。(3)污染的畜舍、运动场、饲槽及各种饲养用具等用10~20石灰乳或10~20漂白粉乳浸透垫草和地面。室内用1%~3%来苏溶液、1~3漂白粉上清液、0.3%新洁尔灭溶液等消毒液消毒;流产胎儿、胎衣做无害化处理。
7 小结
(1)加强对疫控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以保障动物疫病防疫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对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力度,控制传染源。(2)及时加强布鲁氏菌病高位从业者(养殖、屠宰等生产一线人员和从事防疫、检疫及实验室检测等兽医人员)个人防护技术规范宣传、培训和相关资料发放,引导重点职业人群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人畜传染事件发生。
S858.92
B
1007-1733(2017)03-0025-02
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