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初中数学趣味性教学
2017-04-17曲静
曲静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一定要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愿意学、主动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趣味性 专业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42-02
数学的学习的本来是非常有趣的,在寻找发现和验证数与数、数与事物、以及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很有意义,也很有成就感的过程。但在数学的学习中因为简单的教学条件、单一的教学模式和繁琐的计算,让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抵触,甚至产生了厌恶的情绪。从而陷入没有兴趣→不想学习→数学基础差→上课听不懂→又没了学习的兴趣的恶性循环中。然而学习兴趣的产生与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在教师使学习活动有兴趣,其方法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但要求老师要有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人曾形象地说,教师自己拥有一桶水,给予学生的那一杯水才会有分量和质量。所以,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等;关心时事学习,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在教学中,既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由于数学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问题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生活热点、焦点问题,如果老师能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理解这些生活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相反,如果老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一问三不知,或者采取回避、敷衍的方法,这个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也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兴趣了。学生在学习中最反感的简单说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知识的单薄和陈旧。
二、重视课堂的导入环节
课堂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进行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景的教学方法。即指在新的教学内容的讲授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无论是开始新的学科、新的教学单元,还是一节新课,乃至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都应当发挥良好的导入技巧。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给整个教学过程一个良好的开端,导入环节犹如整台戏的“序幕”,优美乐章的“序曲”,跳高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 仿佛是演讲的“开场白”,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
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重视初中生的个性发展
新教材选择的数学学习内容不仅有现实意义也富有挑战性,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许多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为学生充分发挥内在潜能创造了条件,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课标》要求,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允许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索不同的算法,相互交流、比较,创造新的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新课程实施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如,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一节教学中,让学生找出图中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类似的物体,有的学生就指出了毛笔的笔尖也可以看作圆锥。
再如,用4x+2y表述生活中的问题,有的同学举出的例子出人意料,这些都表明新课程在促进想象力方面的作用。
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上表现出较强的探索、创新意识,能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性的组合信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四、教师发挥指导,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紧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个主题,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针对以往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着教师的解说往往多于学生的表述,机械的计算往往多于理解的学习,教师引导探索往往多于学生的自主探索等情况,可尝试实施以下几点策略加以改变,以适应新的数学课堂教育的要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第一点,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数学化程度逐步加深,对人们的综合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长期以来,不少学生片面地认为阅读与文科学习有關与数学学习无关,学习数学时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因此每每遇到说理和综合应用题,便显得困难重重。
第二点,培养合作交流讨论的习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从单一的接受型走向合作互动型,并且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还强调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现行的初中数学教材贴近生活,在充分体现数学的有趣、有用的同时,创设了丰富的数学情境。其中,就有许多既动手又动脑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并通过讨论加以升华、总结,以探索出未知的数学规律,让他们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数学过程。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的相互作用通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并因为它发展的过程与结果的难以把握,不但未被重视,甚至还被视为是一种学习的消极因素。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中,想方设法打造趣味十足的课堂,设计层次分明的环节,营造秩序井然的课堂。只有将数学课堂的有序性和趣味性有机协调,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告别以往的枯燥乏味,让数学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潘方.浅谈如何打造初中数学趣味性教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5,3.
[2]张海丰.对提高初中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