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城市外交与相关研究(2012-2016)综述

2017-04-17高常凯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外交研究发展

闻 竞 高常凯

(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中国城市外交与相关研究(2012-2016)综述

闻 竞 高常凯

(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随着全球化和世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外交在当今各国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城市外交研究也开始逐渐升温。通过对有关城市外交的文献研究,从开展城市外交的意义、推进城市外交发展的困难、学界对于研究城市外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有关城市外交的主要观点。

城市外交;公共外交;次国家行为体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城市外交的发展,大力开展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工作,促进中外城市政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共赢。”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充分证明,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央对地方政府公共外交的支持,对于推动城市外交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价值。

一、城市外交的涵义与意义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真正意义的城市外交,学术界逐步开始研究中国的城市外交。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政策支持与全球化对城市需求的拉力共同作用下,中国学界在城市外交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真正地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

(一)城市外交的含义

对于城市外交的含义,不同的学者认知不尽相同。祝鸣将城市外事和城市外交等同,提出地方外事的行为主体包括各类的地方政府。于宏源和周亦奇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城市外交进行了界定,提出广义的城市外交就是类似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往;狭义的是指作为一国对外交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国家外交的补充,城市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参与到国家对外的政治经济活动之中。杨毅对城市外交概念加以丰富,提出“城市外交是国家外交的组成部分,配合国家总体的外交,参与到全球治理,促进城市发展,其功能是实现不同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往来,相互借鉴建设和发展的经验,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教育、环保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综上所述,城市外交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在国家外交的框架下,通过和其他国家城市交往,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民生事业的发展。

(二)城市外交的意义

城市外交可以推进国家外交的发展。随着城市外交角色的扩展,城市外交与传统的国家外交拥有了十分复杂的互动关系。城市外交使得城市逐渐突破了原有的发展空间,使得地方的治理系统和战略发生变化。城市外交在与总体外交相配合下,不仅推动了国家外交的发展,也为一些无法通过国家外交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城市外交作为一种半官方外交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配合总体外交,参与全球的治理,促进地方的发展。在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地方城市的作用,推动中国城市外交的发展,通过中国各地方城市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风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次国家政府为国家的传统外交提供微观层面的实践与支撑,可以作为一国对外关系的有效主体,同时亦担任着先锋或者弥补者的角色在国家间发挥重要作用。

城市外交为地方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央权利的逐步下放,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外交的发展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血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对城市居住水平、整体面貌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体现在了城市的软实力上,比如城市居民的思维方式。因此,城市的发展水平与城市对外交往活动密切相关。例如,部分城市通过与东南亚开展城市外交,取长补短,引进东南亚先进技术来学习城市建设经验,可以为解决中国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供思路和方向,并将带来宝贵的投资机会。城市外交是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一环,它配合和补充着国家的总体外交,对一国事务乃至全球问题的讨论都是不可或缺的参与因素,也为友好城市关系的建立,彼此间科、教、文、卫等多方面的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双方之间流动,最终促进双方的经济繁荣和社会永续发展。

二、研究文献分析

中国城市外交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中国城市外交历史;第二,中国城市外交的起源和快速发展的原因;第三,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外交的发展;第四,对中国城市外交未来发展的展望。通过查询CNKI论文数据库2012年至2016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主题是城市外交的论著一共有36篇,其中核心期刊有10篇,非核心期刊有26篇,硕博论文一共125篇,主题为城市外交的会议有25个,报纸报道城市外交15篇。从年份来看,在近5年,论著发表最为活跃的年份是2013年和2015年,均分别占32%,在核心期刊中2015年发表论文数量达到60%;2013年紧随其后,占到20%;2012年和2014年都占10%,2016年是0%。

对于城市外交研究的活跃,主要原因是中央积极为城市外交搭建平台,以及地方对于城市外交逐渐重视,积极参与到城市外交的主体活动中。具体而言:

首先,中央积极为地方开展城市外交搭建平台。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美国期间,出席了在洛杉矶举行的中美省州长见面会,并发表讲话。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发表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丝绸之路”的倡议,同时促进中哈之间政策的沟通,道路、贸易、货币等多方面的发展。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上表达了中国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望,希望推进双方海洋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2015年全国两会上正式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这些都为中国的城市外交开辟了新的思路。2014年5月在上海召开亚信峰会,11月在北京召开APEC峰会都强有力的推进了中国城市外交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的城市外交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截止2015年12月16日,中国的449个城市先后同全球133个国家中的485个省、州、县建立了城市友好关系,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城市外交的发展。

其次,以次国家行为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逐步增加。2014年5月,原茵发表《地方外交兴起的动因分析——以河南为例》,针对河南省的情况进行分析。2013年10月,汤丽霞发表《国家化发展与城市外交》,论文以深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的城市外交。2016年1月11日,杭州公共外交国际交流中心投入使用,为杭州的城市外交注入了新的血液。

最后,高校城市外交研究中心成立,关于城市外交的会议、论坛召开。2014年1月11日,由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同济大学、新洲国际集团合作创办的“同济大学上海国际高级培训学院(筹)”在同济大学逸夫楼揭牌,与此同时,三方共同主办的“2014助力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新年高峰论坛”也如期举行。2016年1月9、10两日,武汉大学成功举办中国经济外交年会。2012年8月18、19两日,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在河北张家口成功举办。随着中国软实力增强,中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以及各种年会、论坛和国际会议在中国举办,这些都为中国的城市外交提供了有力资源,也必将促进中国的城市外交的研究更加蓬勃发展。

三、中国开展城市外交的主要困难

中国城市外交已经取得可喜的成果,加上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融入世界的脚步不断加快,学界对于中国的城市外交保持乐观的心态。但是,由于中国的相关理论不健全,相关研究发展较晚等因素,中国的城市外交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研究方法单一。就外交实践而言,主要困难有:

(一)中国城市外交发展不平衡

中国城市外交存在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都不平衡两大问题,为中国城市外交进一步发展提出挑战。中国城市外交东西差距较大,外交实践主要是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西部城市外交发展缓慢。一、二、三线城市发展不均衡,中国的城市外交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经济发达的城市,三线城市发展缓慢。于宏源和周亦奇在构建城市外交活力指数基础上,将中国一、二、三线城市外交活力作对比,发现中国一线城市和二线经济发达城市的外交活力明显高于二线经济落后和三线城市的外交活力。与中国城市建立友好关系的国外城市分布在不同的大洲和国家,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亚、非、拉地区相对较少。

(二)城市外交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

赵可金和陈维共同指出:中国城市外交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关键是自身,而不是中央是否承认地方的城市外交活动。因此,要想促进中国城市外交的发展,需要更多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增强政府驾驭城市外交的能力。杨毅指出:中国虽然拥有城市外交的相关机制,但是存在各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责范围不确定等问题。孙莹指出:除财政方面,在国际交往的合法性问题,政策与协定的制定范围及实施方面都存在相对模糊的理论及实践层面的不明界定。中国城市外交制度能否科学设计是建立成熟的城市外交制度和影响城市外交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三)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城市外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政策支持

认识作为客观实践活动的主观反应,对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活动的进行和发展,反之则会促进。由于部分城市对于城市外交问题缺乏研究,对城市外交的认识不足,甚至出现极端的认识,将城市外交简单的等同为经济效益。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盲目建立友好城市和建立友好城市后不去经营等问题,给中国城市外交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学界对于城市外交的改进建议与未来研究关注点

(一)对于城市外交中的社会组织研究不到位

截止2016年一季度,全国范围内在民政部门经合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已到达66.48万个,其中,社会性团体32.9万个、各类基金会4841个。但是,近5年来,学界针对社会组织、社会团体进行的相关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社会团体、组织在21世纪城市外交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如何在城市外交中发挥作用、促进城市外交的发展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单一

近5年来,对于城市外交的研究论文一共有36篇(部),大部分论文中主要是采用的是定性分析方法。通过中外之间的比较,在案例比较的基础上,以中国某一省或者某一市的基本情况为基础分析城市外交,只有一篇论文采用了定量的分析方法。

(三)对于在全球化如何开展城市外交没有详细论述

对于城市外交的研究主要是对中国文化在城市外交中的角色定位,而21世纪的经济发展也是影响城市外交的重要因素。虽然近5年对于城市外交的研究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对于中国在开展城市外交时如何开展经济层面的交往,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四)学界更多地关注城市外交的积极方面,对于城市外交的消极方面则研究较少

对于如何把握城市外交的适宜度,如何在21世纪全球化的背景下降低城市外交的消极影响,如何促进中国城市外交均衡发展,如何促进西部城市外交发展,在城市交往过程中如何学习对方的优点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汤丽霞.国际化发展与城市外交[J].当代世界,2013(10).

[2]祝鸣.中外城市外事的历史、发展及其展望[J].中国名城,2013(02).

[3]于宏源,周亦奇.城市对外交往活力指数的初步构建[J].国际观察,2015(05).

[4]杨毅.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外交[J].理论视野,2015(08).

[5]赵可金.中国城市外交的若干理论问题[J].国际展望,2016(01).

[6]查雯.争论中的城市外交与东南亚国家的经验[J].北京社会科学,2015(09).

[7]孙莹.次国家政府的外交地位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5(02).

责任编辑:杨 静

D82

:A

10.3969/j.issn.1009-6922.2017.02.24

1009-6922(2017)02-95-03

2017-03-01

闻竞(1982—),男,湖北武汉人,硕士,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高常凯(1993—),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在校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关系。

2015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SQ151202)和2015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502026)。

猜你喜欢

外交研究发展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