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精准脱贫 建设山水彝乡秀美马边

2017-04-17沙万强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旅游建设

沙万强

(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四川 马边 614600)

加快推进精准脱贫 建设山水彝乡秀美马边

沙万强

(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四川 马边 614600)

马边彝族自治县在精准脱贫工作中,要围绕“工业强县、农业富民、旅游兴业”总体思路,紧扣“脱贫奔康、跨越发展”主题,以建成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示范县和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交通先行、资源开发、全域旅游、教育奠基、依法治县六大行动战略,全力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马边,确保实现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脱贫;彝区;跨越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马边经济格局调整的深化期、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更是马边跨越发展、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以精准脱贫为总揽,围绕“工业强县、农业富民、旅游兴业”总体思路,紧扣“脱贫奔康、跨越发展”主题,以建成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示范县和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大力实施脱贫攻坚、交通先行、资源开发、全域旅游、教育奠基、依法治县六大行动战略,全力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马边,确保实现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坚持问题导向,走出一条可示范可推广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

(一)基础是精准滴灌,做实“两不愁”“三保障”

紧盯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面化”目标,加大资金整合投入力度,按每村不低于500万元标准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实施“五个一批”,到2019年实现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10元以上,消除绝对贫困。坚持扶贫扶智、教育先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面完成村级幼儿园和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抓好“十五年”免费教育、“9+3”职业教育,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99%、90%以上,职高毕业生有效就业率达97%。大力实施健康扶贫攻坚,加快推进“一村一卫”、落实“十免四补助”等政策,将扶贫对象全部纳入大病医疗救助范围,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到2018年实现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合规住院费用自付比例不超过5%,到2020年实现零支付。整合各类扶贫项目资金,每年解决25个以上贫困村的“三房户”和危房户,实施彝家新寨64个村4200户。大力推进农村廉租房项目试点,兜底解决农村五保等特殊困难户住房难题。

(二)关键是挪出穷窝,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牢牢锁定“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点对地质灾害隐患区、资源极度匮乏区、设施配套艰难区、重大工程移民区、重点水源保护区“五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投入资金12亿元完成搬迁5200余户近2万人,全面解决农村住房问题。同步按照“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工作思路,结合现代文明生活、民族特色、生产生活需要等因素,整合财政扶贫和支农资金,统筹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传统彝家山寨向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转变,确保实现“四通四有一无一低于”目标,完成5万人饮水提质增效,通村公路全面覆盖行政村,户通电率达到100%,宽带普及率达到65%以上,“两馆一站”实现全覆盖,建成幸福美丽新村95个,聚力打造一批特色小镇、特色街区、特色村落、特色产业,示范带动城乡建设发展。

(三)根本是造血活血,培育形成富民支柱产业

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培育壮大“一村一品”支柱产业,形成县有主要品牌、乡有规模基地、村有支柱产业的扶贫机制,以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奔康。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行动,加快贫困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一批富民产业基地,新建商品林、茶园等12.55万亩,新增畜禽养殖12万只。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按每个计划退出贫困村不少于20万元投入帮扶资金,培育集体经济和支持产业发展,到2019年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扶贫资金资产股权量化、土地分红、资金入股等产业扶贫新模式,到2019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00元以上。推广“互联网+农业”模式,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拓宽农产品销路。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全力争创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县,创建烟峰村、会步村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建成乡村旅游景区10个,省级农家乐(乡村酒店)达到5个以上。

(四)核心是依靠主体,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要求,聚焦“四个好”,逐户制定短、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输血”与“造血”同步、扶贫与扶智并举、感化与感恩融合。每年安排贫困群众技能培训资金50万元,组织致富带头人和有脱贫意愿的贫困群众开展“技能+劳务”双技能和“汉语+彝语”双语培训,培训农民工0.8万人以上。推进“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达5万人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试点推广“有责任扶贫”,推行“先建后补”机制,引导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参与道路硬化、住房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贫困群众主动发展产业,激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坚持超前谋划,统筹脱贫摘帽和全面小康,抢先突破经济发展中可能面临的瓶颈制约

(一)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促进工业持续发展

按照“资源持续化、布局园区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协调化”的发展思路,进一步策划、生成和实施优质矿泉水生产、有机绿色食品加工等一批绿色环保的重点项目,建设绿色磷都。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战略重点,引导传统磷化工行业加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力度,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最大限度提高磷矿资源永续利用能力。加快构建由资源开发、磷产品精细化高端化加工、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以及物流仓储、营销、融资、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型磷化工产业链。到2020年,全县磷矿年采选能力达到1000万吨以上,磷酸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吨以上,黄磷、甲酸、甲酸钠年生产能力达40万吨以上。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搬迁劳动工业园区,建成民主临港工业园区,推动产业集中集约发展,培育发展循环经济,力争到“十三五”末,临港园区工业集中度达到70%以上,园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以上。

(二)以品牌建设为载体,提升农业规模档次

推进农产品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加强品牌整合,探索实施“抱团”发展。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积极申报有机农产品和地域品牌认证。鼓励和支持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扩大本土品牌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留住资源溢价,着力打造50万亩绿色产业生产基地和山区特色生态养殖基地,建成达到有机食品标准的原料基地15万亩以上,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分别达到5个和10个。同时,实施重大农业产业链项目,着力打造茶叶、竹笋、青梅三大优势资源,加大绿色生态食品和纪念品开发,延伸产品价值链,建设马边茶文化观光体验博览园、青梅产业园。启动金银河流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扶持和引进一批生产、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推动林茶畜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建成成都经济圈和川南经济区高端消费市场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重点基地,力争茶、林、畜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生产规模和商品率位居全省前列。

(三)以全域旅游为突破,引领产业结构优化

积极融入乐峨马沐旅游环线和成自泸宜内—赤水—遵义旅游经济带,推进“文旅一体、农旅融合”。坚持“造点成珠、串珠成链,全域旅游、全面开花”,大力实施《马边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茶文化体验区、林竹康养旅游区、彝族文化旅游区、高山探险旅游区“四区布局”,优先发展乡村旅游、民俗风情游等休闲度假业态,有序开放打造建设—民主—坝旅游环廊、大王山森林康养基地、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等特色景区,积极争创坝国家丹霞地质公园,推动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和彝家新寨项目,加大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力度,加快建设“大明月照”永乐光辉特色小镇、“烟雨高峰”特色小镇,规划打造“世外梅林、云上苗岭”等主题乡村旅游。深入挖掘提炼地域民族特色文化,加大文物古迹的保护和重塑力度,推动民族工艺品和文化体验项目设计与开发,做大“小凉山火把节”旅游品牌,建设中国·彝族脱贫奔康历史文化博览园,加快文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力争接待国内外游客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0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年均增长20%,旅游综合收入对GDP贡献率达15%。同步扶持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休闲康养等新兴服务行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激发发展持续动力

以市场为导向,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国有企业、旅游综合、投融资等重点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5000家以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争创市级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县,建成“双创”载体2个,发展科技型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力争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实现专利转化产值2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动对接乐山“一总部、三基地”战略布局,发展“飞地经济”,深化多层次区域合作,加强对外经贸交流,选择性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全县进出口总额累计比“十二五”增长50%,实际利用资金年均增长15%以上。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实施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和三年攻坚,力争“十三五”期间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

三、坚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让人民群众有参与感、融入感、获得感

(一)突出交通先行,构建互联互通路网

按照“打破外瓶颈、畅通内循环、构筑产业路、完善连接点”思路,围绕“四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投资152亿元,打造大小凉山和乌蒙山结合带区域交通枢纽,着力构建“两高四干七通衢”的1小时交通网络,实现路网四通八达、畅行无阻。加快建成仁沐新高速马边支线和乐西高速马边段,推进干线公路提档升级,达标建设340公里县乡道、615公里通村公路、424公里通村公路延伸线,通村通畅率达到100%,有条件的建制村实现农村客运。实施大风顶旅游公路314公里,老河坝矿区等矿产资源开发公路142公里。加快养护和应急保通中心、超限超载检测站以及客运站建设,完善道路管理、养护、运营设施。

(二)突出品质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城市

围绕“山水彝乡、秀美马边”定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突出建设新区,注重疏解旧城,同步实施“三边三化”秀美工程,基本完成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城乡规划,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推动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向重点乡镇延伸拓展,按照“一体两翼、一河七溪、一城十景、六大组团”布局,构建完善“一带、一核、五支点”的城镇空间格局,促进农业人口就地城镇化,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推进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依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继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

(三)突出绿色发展,共建生态美丽家园

坚持绿色打底,主动对接乐山“三区四带”发展格局,编制全县生态功能区规划,分类明确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全面实施生态经济发展“四化”战略,加快生态经济强县建设,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等工程建设,不断巩固提升工程成果。加快推进大风顶、大王山、黄莲山、马儿山等国家、省级森林公园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严守生态和耕地红线,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及修改完善工作,推进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利用试点,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达到22.5万亩以上。严格环保执法,实施环境质量、排放总量“双控”,积极争取全市“三百”水利项目,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快高石头水源保护地建设,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国家约束性指标要求,空气质量、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引导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县城和主要乡镇燃气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四)突出民生保障,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始终心系群众,为民办实事。持之以恒实施好民生工程,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保持在65%以上。积极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孵化园建设,鼓励自主创业和自主择业,城镇新增就业达到0.5万人。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办好马边中学、民建小学网校班,到2019年建成全县中小学智慧校园网络系统。全面完成马边第一初级中学、下溪镇中小学迁建等项目建设,逐步实行集中办学。建立健全教育激励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用好对口支教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完成县人民医院改扩建,确保到2019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人、注册护士数达到2.8人。继续强化人口计生服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加快建设少数民族文化强县,全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面实现“书报全民读、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放”。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责任编辑:秦利民

F217

:B

10.3969/j.issn.1009-6922.2017.02.06

1009-6922(2017)02-28-03

2017-01-15

沙万强,男,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副书记、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

猜你喜欢

旅游建设
我们一起“云旅游”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小A去旅游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