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公共性思想视野下党的廉政建设
2017-04-17臧净
臧净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马克思人的公共性思想视野下党的廉政建设
臧净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直以来,学界对公共性的研究很少从哲学领域去探索,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公共性问题”为主题的研讨会召开,学者们开始了对马克思哲学的公共性思想的探索。虽然马克思哲学中并没有对公共性概念进行论述,但是马克思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公共性思想。腐败是对公共性的颠覆,廉政是对公共性的复归。人的公共性是一个社会范畴,要求严守党依法执政的纪律,严守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坚守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底线。
马克思哲学;人的公共性思想;共产党;廉政建设
公共性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如果不考虑哲学领域中公共性概念的使用,那么公共性就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话题。当公共性涉及到哲学领域时,就成为了哲学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的视野。翻阅马克思卷帙浩繁的文本,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把握,能够解读出丰富的公共性思想。对公共性思想的挖掘和解读,不仅有利于马克思理论复归公共生活世界,而且为新时期党的廉政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一、马克思哲学中人的公共性思想内涵
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尽管没有直接对公共性概念进行论述,但是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的思想中存在公共性思想。在解读文本时,我们能够看到以“公共”为词缀的“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共同体”等等,这些都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所涉及的核心概念。2009年6月20日,以“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公共性问题”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召开,与会学者们对公共性的概念进行了探讨,着重探讨了唯物史观中是否存在公共性。一些学者对唯物史观中存在公共性提出了质疑,例如段忠桥认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并没有明确把“公共性”作为一个专门独立的哲学概念范畴进行论述,他认为:“公共性是不是属于唯物史观的一个范畴?如果是,文本依据是什么?”学者们对这一质疑进行了讨论,很大一部分学者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解读,佐证了马克思的思想中存在公共性思想。我们可以将马克思人的公共性思想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的公共性是一个社会范畴
公共性是人类的一种存在状态,根植于人的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人一旦“入世”,就不可能处于孤立的状态,就必须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且只要“在世”,社会关系便贯穿始终。马克思强调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离开了社会而存在的只是人的自我抽象,现实的人只有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正因为人处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人的公共性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人在社会生存和发展,这是人的公共性问题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指出:“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人在社会中生存,人的公共性就必须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不仅受到物质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还受到非物质生产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人的公共性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一致的,有了社会的存在,人的公共性才有了根源;否则,人的公共性就成了无本之源。
(二)人的公共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人的公共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历史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能为个人所私有的。并且,人的公共性的历史形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是相一致的。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阶段”“物的依赖阶段”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阶段。人的公共性的历史形态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要经历的这三个阶段具有一致性。“正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人的公共性才得以呈现,并因此而得以延续。”在人的依赖阶段,由于受到地缘、血缘等条件的限制,人的公共性的发展是不完善的。在这一发展阶段,人的发展为单向度的发展,人的公共性是一种消极的公共性。物的依赖阶段是基于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来分析人的公共性的存在和发展。马克思认为,“货币本身就是共同体,它不能容忍任何其他共同体凌驾于它之上。”在这个阶段,谁拥有了物,谁拥有了货币,谁就能获得与他人进行交换的权力,谁就能拥有社会财富。这就催生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的扭曲意识的发展。人们为了私人利益,都把他人当作为自己追逐和实现自己利益的手段。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只剩下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正是物的依赖关系下的人的关系的真实写照。在这里,人的公共性是物化的公共性,直接体现出来的就是对私人利益的超越。正是为了实现私人利益,人们才发展出公共性,但是人的公共性的实现程度又受到私人利益的限制和影响。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阶段,人们摆脱了传统的血缘、地缘等关系的限制,摆脱异化条件下物的统治,只受人自身发展的限制。人的公共领域范围得以拓展,公共领域成为人彰显生命力的不可或缺的社会舞台。人们在公共领域内参与丰富的公共生活,人成为真正的公共人,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三)人的公共性是一个利益范畴
我们在查阅马克思的文本中,注意到“财产”、“利益”等词汇,利益是马克思人的公共性思想核心的内容。自从人类社会分化成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以来,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就应运而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的公共性是一个利益范畴,为了生存就必须追逐和实现私人利益。正是私人利益促使着个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联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也促进了人的公共性的发展。公共利益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交往,更是对私人利益的超越,是对私人利益的一般化,能够弥补私人利益的缺陷。但是,在阶级社会,私人利益的实现只是实现少数人的利益,个人为了追逐和实现私人利益,肯定会与其他人的私人利益相冲突、相矛盾,进而威胁社会的稳定,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公共利益需要一定的人类共同体代表来实现。虽说是由国家共同体代表实现,但是,阶级社会的国家共同体所代表的公共利益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无法达成一致,人类公共性呈虚幻状态。”因此,公共利益具有虚假性。只有在自由、自觉的共同体中,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才能达成一致,公共利益才能摆脱虚假性,实现真实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被人们所共享,人的公共性才能得到发展和完善。一直以来,共享利益成为人类的一个共同愿景和期许,这也需要人类不懈的努力和共同奋斗。
二、马克思人的公共性思想对党的廉政建设的启示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公共性还不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条件下的公共性,因此,人的公共性的发展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之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的公共性问题,人的公共性出现了危机,尤其作为执政党,党内出现了腐败问题,严重威胁了党的执政地位。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顺利进行,党的执政地位能够稳固,这一危机必须要化解。马克思哲学中蕴含哲学公共性思想,要以马克思人的公共性思想为理论指导,从而加强党的廉政建设。
(一)人的公共性是一个社会范畴,要求严守党依法执政的纪律
人是社会中的人,离开社会生活就成了无水之鱼,无本之木。马克思人的公共性思想为我们党依法执政提供了理论指导方针,发展和完善人的公共性,要严守依法执政的底线不动摇,让人民参与丰富的公共生活。作为执政党依法执政是首要前提,而依法执政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完善公共权力监督,让公共权力由人民群众监督。公共权力从字面字义上看就是公共的权力、公众的权力。这也就表明了公共权力的本质是非国家和非私人的,公共权力仅仅属于全体社会公民的,也是社会公众所共享的权力,具有公共性和共享性。让公民监督公共权力,就必须让民众参与公共政治生活,让公民参与到政治共同体中,学会参与、管理、监督,学会尊重民主程序、民主决策,学会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一句话,就是要求执政党发展和培养出一定的民主精神、公共精神,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执政。回顾历史,在古代中国曾推崇学而优则仕的选拔官员的制度,也就是鼓励知识分子参与国家政治活动。但是,由于封建等级制度的根深蒂固,封建帝王更多地采取“愚民政策”。他们进行封建专制统治,帝王的旨意就是圣旨,不可违背,为了维护自己的皇位,封建帝王进行独裁。古代的统治者不是担心人民参与公共政治生活不够,而是担忧参与得过多会威胁到自身的统治地位。目前,我们党内的一些干部受这些传统弊端的影响,也一度出现了不让人民参与政治生活,不听人民的谏言,自己独揽权力,无视法律,把人民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视为非法行为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的关系,必须严肃查处,要让权力回归法律的轨道。
(二)人的公共性是一个历史范畴,要求坚守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自诞生以来肩负解放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肩负着迈进共产主义的重任,任重而道远。多元化社会思潮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国内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依然存在,不断地变换着手段以图颠覆我国的政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始终坚守执政地位不动摇,关键在于能否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自身当成人民的公仆,而不是当人民的官老爷,对人民作威作福。比如现实社会中老百姓“办事难”等问题,本来作为党员干部为百姓办事是天经地义,但是,一些党员干部却认为老百姓求着他们办事是理所当然的。老百姓找他们办事,推脱再三,完全忘记了作为人民公仆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九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上作的重要讲话,强调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忘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初心。忘了这个初心,就必定会失去人民群众这个根基,党的执政根基就会不稳固。因此,我们党不忘宗旨,坚守宗旨,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要为人民群众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条件。只有这样,人民群众的公共性才能得到发展和完善,才能朝着自由而全面的方向发展。
(三)人的公共性是一个利益范畴,要求坚守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底线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一个公而忘私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是人民利益最忠实的代表者。人一出生就伴随着对利益的追逐和实现,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过度地追求物质财富,对财富的极度追崇,胜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良社会生态是党员干部的腐蚀剂。在这个大环境下,一些共产党员迷失了自己,忘记了作为一个人民公仆应有的初衷。他们经受不住敌对势力糖衣炮弹的进攻,为了私人利益,他们不顾损害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致使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目前,腐败问题已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加大反腐力度,对于危害人民群众公共利益的党员干部要严惩不怠,极大地推动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风气的树立。马克思曾指出:“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作为共产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清正廉洁,不能抛弃其存在的公共性存在,让公共利益真真切切的存在。马克思人的公共性思想为固守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底线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只有固守这个底线,才能真正共享公共利益,才能使人民群众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公共意识,打造廉洁的社会政治生态。
三、结语
党的廉政建设是当前党的重要历史使命,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党能否长期执政,甚至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加强党的廉政建设是当务之急,同时也必须要用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人的公共性思想理论为党的廉政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使党的廉政建设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曹延莉.“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公共性问题”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莫春菊.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J].学海,2015(04).
[4]郭湛,社会公共性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康 璇
A8
:A
10.3969/j.issn.1009-6922.2017.02.14
1009-6922(2017)02-60-03
2017-02-20
臧净(1988—),女,河南上蔡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