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平面图形的教学
2017-04-17陈德胜
陈德胜
摘 要:“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它们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在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空间与图形”学习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课堂中开展好有关平面图形的教学活动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平面图形;课堂教学
一、平面图形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同时又是服务于生活的。教材中平面图形的教学都十分注重学习内容与现实原型之间的联系,小学生生活中对相关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宝贵资源,学生平面图形的学习应当以此为前提条件。
如认识圆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风扇转动、画投掷圈等入手,引导学生展开对圆特征的认识。在了解圆的特征后,可以围绕生活中圆形物品来展开讨论,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圆的相关特征,并把平面图形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明确平面图形来源于生活,又同时服务于生活。
二、平面图形的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图形观察方法
小学平面图形的教学在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去认识图形的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观察平面图形的正确方法。
小学阶段所需要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扇形等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所围成的图形,因此在教学中要从用什么线围、怎么围这两点上去展开观察,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观察方法。
在《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面积》的教学中,教材安排了学生对于线段和角的认识,这样的安排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明确长方形是用什么线围、怎么围的。在教学活动时,首先,通过观察、对比等活动帮助学生明确长方形是由四条对边相等的线段围成的(用什么线围的),这些线段围成的角都是直角(怎么围的)。其次,在总结阶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长方形的特征。最后,在正方形的特征学习时,就可以让学生借助长方形学习时的观察经验来进行主动的观察分析,并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的异同。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逐步形成观察平面图形的正确方法,为后续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打下基础。
三、平面图形的教学要让操作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搭一搭、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做一做等操作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往往被忽略,而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操作活动在帮助学生建构平面图形认知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让操作活动贯穿于学生课堂的学习与练习之中,对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是十分有用的。
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让学生课前准备若干不同的小棒,教学时:
(1)让学生任选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指名说说你选了哪几根。
(2)让学生试试哪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然后指名说说哪几根不能围。
(3)重点围绕着为什么这些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去思考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在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后让学生举一些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例子。
在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之后,对于三条边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判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如果只凭空洞的语言——三角形的任意二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去让这部分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练习的设计时要围绕着学生手中的几种小棒去设计,让这部分学生在思考遇到困难时可以借助手上的小棒去操作,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自然会越来越清楚地理解两条短边之和没有大于长边之时三角形是围不起来的。
四、平面图形的教学要让画图和描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比较清晰的平面图形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除了要让学生通过画图来掌握特征,還应让画图与语言描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对于图形的各个特征、图形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有更清晰的认识。
在《圆的认识》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在认识了圆的基本特征之后,在学生画圆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把各部分的名称标出来并说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后续的练习当中,出示一个圆先要让学生说清圆心、半径、直径等的关系,再让学生用圆规画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通过画图与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圆的半径、直径、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圆的大小等特征及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统一的认识。
在平面图形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去思考和研究,只有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敢于思考、敢于实践,才能够帮助学生学得越来越有趣,越来越轻松。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东坝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