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培养院校立体化德育研究
2017-04-17李艳李远洲
李艳+李远洲
摘 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是当前包括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在内的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平面化德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学生的特点与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探索立体化的德育新途径,推动院校德育工作开展,成为许多德育工作者苦心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教师教育培养院校;立体化;德育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等院校育人工作,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居于首位。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教师教育培养院校的德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德育的开展开拓了新的局面。同时,德育工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出现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教师教育培养院校面临着德育工作的新变化,正努力实现其德育工作从平面化向立体化的转变。
一、立体化德育概念
“立体”一词主要是相对于“平面”来说的,而立体化德育是指由单调、枯燥、简单的平面化德育变为较生动、形象、具体、全方位的德育。它突破了時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是多维度、多渠道、多因素、全方位的立体化德育。简而言之,它是一种追求真情实感的德育。
二、教师教育培养院校立体化德育的特殊性
教师教育培养院校与非师范院校相比,更注重对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以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敬业、专业的教师为目标。如果说在普通高校、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是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公民与优秀的人才,那么在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开展德育工作便是重中之重。教师教育培养院校的学生将来大多从事教育工作,其德育效果在他们身上具有一种传递性,德育效果不仅将影响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学生的个人成长,还会影响这些学生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面对的学生,这种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教师教育培养院校不能推卸其德育的责任,更不能把学生的个人发展当儿戏,而是要积极探索德育的立体化途径,提高德育效果,最终实现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德育的目标。
三、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实施立体化德育的途径
(1)要努力创造育人环境。当前,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实施德育主要受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学校和网络环境,为立体化德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家庭环境方面,既要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也要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审美观念。学校环境方面,主要是从校园硬件环境、校园制度环境、校园软件环境入手,做好立体化德育工作重点,更好地为教师教育培养院校服务。社会环境方面,由于立体化德育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积极创造综合环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育人效果。
(2)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作用。教师教育培养院校立体化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家庭的共同配合。一方面,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应该主动积极地建立与家庭的互动机制,主动、积极与家长联系与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综合表现情况。一旦学生出现重大问题,更应该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共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统筹各种社会资源,创造社会育人的良好氛围。
(3)要积极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立体化德育强调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的育人,争取使教师教育培养院校的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德育的效果。具体而言,要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将教书与育人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与修养;发挥管理育人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和深化立体化德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挥服务育人的作用,通过后勤管理和各种服务,为学生排忧解难,感化、影响学生;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内化道德意识。
(4)以信息技术与现代传媒辅助立体化德育工作。信息技术与现代传媒的发展为实施立体化德育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如电视媒介、网络载体、短信平台等都是重要的技术载体,能够有效促进立体化德育的转变。
学高即可为师,但唯有德高才能为典范。这就要求不断探索多样化的立体化德育途径,提高教师教育培养院校整体德育质量与效果,实现其德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崔时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知性德育研究述评[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谢春苑.对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几点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2(4).
(作者单位: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