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后的麻醉管理
2017-04-17张永杰耿英豪王建树
张永杰,耿英豪,王建树
(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麻醉科,河南 洛阳471000;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部,河南 洛阳471000)
乳腺癌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后的麻醉管理
张永杰1,耿英豪2,王建树2
(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麻醉科,河南 洛阳471000;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部,河南 洛阳471000)
目的探析乳腺癌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后的麻醉管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行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监测)及观察组(多重监测)各40例,比较两组麻醉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VAS评分、CAM-CR评分短于或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监测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后的麻醉管理,可作为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乳腺癌;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麻醉管理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全身所有恶性肿瘤的7%~10%且仍然处于上升态势[1]。由于乳腺癌早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表现,使得该病症容易被患者所忽视,当被明确诊断后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成为当前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改善患者身心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成为,降低手术伤害性刺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成为当务之急[2]。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乳腺癌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后的麻醉管理展开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行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42岁~60岁,平均年龄(50.50±1.50)岁;病程时间6个月~2.5年,平均病程(1.00±0.20)年;病理分型:浸润性导管癌33例、导管原位癌5例、黏液腺癌2例;国际抗癌联盟乳腺癌分期:Ⅰ期25例、ⅡA期10例、ⅡB期3例、ⅢA期2例;症状表现:乳房肿块22例、胸部疼痛12例、乳头溢液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级24例、Ⅱ级16例。观察组年龄40岁~60岁,平均年龄(50.25±1.75)岁;病程时间5个月~2.5年,平均病程(0.95±0.25)年;病理分型:浸润性导管癌32例、导管原位癌6例、黏液腺癌2例;国际抗癌联盟乳腺癌分期:Ⅰ期24例、ⅡA期11例、ⅡB期4例、ⅢA期1例;症状表现:乳房肿块23例、胸部疼痛12例、乳头溢液5例;ASA分级:Ⅰ级25例、Ⅱ级15例。纳入标准:(1)无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禁忌者;(2)无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2)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进行分组比对。
1.2 方 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监测麻醉管理,乳腺癌患者被推入手术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路以及连接心电监护设备,对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有创动脉压等指标进行监测
观察组接受多重监测麻醉管理,除常规监测指标外另外对其麻醉深度指数、麻醉深度级别、局部脑氧饱和度、四个成串刺激进行检测,使用的仪器为深圳市杰纳瑞医疗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G9L麻醉深度多参数监护仪。
两组患者均实施静脉全麻,以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37)0.05mg/kg、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 药 准字H20010368)0.5mg/kg~1mg/kg、维库溴铵(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411)0.1mg/kg、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3μg/kg作为麻醉诱导方案[3]。麻醉维持方案为丙泊酚8mg/ kg·h、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4μg/kg·min、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9)0.2μg/kg·min,间断追加芬太尼,术中对照组麻醉医师凭经验调整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观察组医师根据多重监测指标动态调整用药剂量。
1.3 观察指标
选取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VAS评分、CAM-CR评分、MMSE评分作为观察指标,其中VAS评分、CAM-CR评分、MMSE评分分别采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谵妄量表分析系统中文修订版(The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hinese reversion,CAMCR)、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评定[4]。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VAS评分、CAM-CR评分短于或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计量指标比较(±s )
表1 两组计量指标比较(±s )
组别 苏醒时间(min) 定向力恢复时间(min) VAS评分(分)CAM-CR评分(分) MMSE评分(分)对照组(n=40)16.50±1.5027.55±1.353.35±0.253.23±0.1723.38±1.12观察组(n=40)26.33±1.07t 8.510 8.532 8.410 8.422 8.437 P 0.013 0.007 0.034 0.028 0.02510.00±1.0017.85±1.201.88±0.221.14±0.20
3 讨 论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除了希望能够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外,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5]。基于此,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发布了《2015促进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明确提出麻醉管理成为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保障[6]。既往乳腺癌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实施过程中多采取常规监测,麻醉医师凭借所得监测指标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来调整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虽然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但由于麻醉剂量无法做到精确调控,使得术后谵妄、躁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手术治疗效果[7]。所以实施更加积极和行之有效的麻醉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多重监测麻醉管理,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VAS评分、CAM-CR评分短于或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相较于常规监测麻醉管理,后者取得的麻醉管理效果更佳,更能够满足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实施需求。其原因在于多重监测麻醉管理下除了对常规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有创动脉压等指标进行检测外,还利用现代化监护仪器对本组患者的麻醉深度指数、麻醉深度级别、局部脑氧饱和度、四个成串刺激予以监测,使得麻醉医师通过分析上述监测指标即能够明确麻醉药物取得的麻醉效果并据此动态调整药物输注剂量及速度,最大程度上将输注的麻醉药物药效发挥出来,大幅降低了麻醉药物残留给术后机体恢复带来的不利影响[8]。因此,在今后包括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在内的其他手术实施过程中多重监测麻醉管理符合《2015促进术后康复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内容,无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整个麻醉管理需要良好的团队配合,所以如何提高整个手术团队配合默契程度将成为多重监测麻醉管理推广使用首要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多重监测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后的麻醉管理,可作为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1]楼菲菲,徐亚军,黄乃思,等.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显微外科乳房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16,24(02):172-175.
[2]曹咏雁.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对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10(06):171-172.
[3]乐呈进.不同麻醉管理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S100-β蛋白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4(06):912-915.
[4]孔令杰.浅谈老年患者围术期的麻醉管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9(03):21-23.
[5]陈香芹.手术麻醉管理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1(19):8-10.
[6]叶芳,黄文起.加速康复外科发展与完善麻醉管理[J].广东医学,2016,14(18):2692-2695.
[7]张永洪,夏氢,黄雪梅,等.围麻醉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对麻醉复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0(02):123-124.
[8]杨春艳,杨瑞,宋宇龙,等.麻醉管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策略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14(05):468-471.
Anesthesia management of breast cancer free fl ap after breast reconstruction
ZHANG Yong-jie1,GENG Ying-hao2,WANG Jian-shu2
(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The First Af fi 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nan Province 471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surgery, the First Af fi 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nan Province 4710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nesthesia management on breast cancer free fl ap after breast reconstruction.Methods8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ho underwent breast reconstruction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routine monitor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multiple monitoring). Group anesthesia management effect.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MMSE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 fi cant (P <0.05).Conclusion: Multiple monitoring can improve the anesthesia management of breast cancer free fl ap after breast reconstruction, and can be used as a preferred scheme.
Breast cancer; Free fl ap; Breast reconstruction; Anesthesia management
张永杰,(1983-)男, 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