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绍性说明文本课型研究

2017-04-15魏勇儿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福建福安3550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维也纳莫高窟金字塔

魏勇儿(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福建福安355000)

介绍性说明文本课型研究

魏勇儿
(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福建福安355000)

在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中有这样一组特别的文本,《莫高窟》《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这四篇文章都是介绍性说明文本。介绍性说明文本的课型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介绍性说明文本的特点,二、介绍性说明文本的教学价值,三、介绍性说明文本的教学设计要领。

介绍性说明文本;文本特点;教学价值;设计要领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文章。根据说明的对象,有人曾把说明分为“介绍实体事物”的介绍性说明和“阐述事物道理”的阐释性说明。

在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中有这样一组特别的文本,第九册19课《莫高窟》,第十册14课《秦兵马俑》,15课《埃及的金字塔》,16课《音乐之都维也纳》这四篇文章有介绍风景名胜的,也有介绍城市风光的。它们同属于景点推介类型,笔者将其归为介绍性说明文本。

一、介绍性说明文本的特点

1.从写作目的看,介绍性说明文本旨在通过作者多角度的描述让读者对介绍的对象特征有个整体的了解,在读者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引起读者的关注。以上四篇文章同属于景点介绍。这类文章和游记散文不同,《九寨沟》《黄果树瀑布》《记金华的双龙洞》它们是游记散文,主要表达作者游览景点的所见、所闻、所感。

2.从内容看,介绍性说明文本都从不同的方面来介绍景物特征。如:《莫高窟》从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方面介绍莫高窟;《秦兵马俑》从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个方面来介绍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从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以及名字的由来,胡夫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以及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三个方面介绍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从“摇篮——城市的音乐历史”“装饰——历史的传承”“生活——对音乐的爱生生不息”“建筑——领军世界音乐潮流”四个方面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

3.从表达形式看,介绍性说明文本都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将景点特征说准确、说具体。如《莫高窟》《音乐之都维也纳》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主要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从语言风格看,介绍性说明文本多采用描述。描述是把综合的物体景观加以分解、特写。描述的特点是不用或少用浓烈的修饰性形容词,不加渲染烘托,只用质朴的文字,刻画出事物的特征,介绍、呈现、刻画眼睛所能看到的。

以上四篇文章都能比较客观地描述某个景点的特征。它不像《记金华的双龙洞》《九寨沟》等文学性散文叙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呈现的是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景、物,表达的情感是主观的、真实的、独特的。

二、介绍性说明文本的教学价值

介绍性说明文本条理清楚、语言简洁、表达精确。这类文本的教学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紧扣对象特征来说明

介绍性说明文本以某一处景点为说明对象,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加以介绍。几个说明要点一般之间不交叉,不融合。因此,这类文章的教学应该要搞清楚从哪些方面紧扣特征来说明,为什么要从这些方面说明事物特征。

2.了解基本说明方法

《新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抓住文章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这类文章为了使介绍的景点特征更加准确生动,更有说服力,往往会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写道:“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段文字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据的说明方法。《音乐之都维也纳》中写道:“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体味精准语言

介绍性说明文本是作者把观察到的景物定格、延长、分解加以特写。如《莫高窟》第二自然段: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勇猛强壮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长,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描述壁画内容丰富多彩:用“有……有……有……还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描述飞天的姿态连用五个“有的”和一个省略号。描述彩塑和壁画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准确简洁,生动形象。不像游记散文描写作者丰富细腻的感触和心绪,传达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说明文语言精准还表现在对不确定数字的运用上。如《秦兵马俑》中运用“近、左右、足有”等词。用上这些不确定的数字,让说明变得更准确、更科学。

三、介绍性说明文本的教学设计要领

“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介绍性说明文本可以“例”什么呢?根据文体特征以及对介绍性说明文本教学价值的分析,教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介绍性说明文本教学活动进行设计。

要领一:给课文编写段落提纲

“整体入手”有利于读者居高临下地俯视文章内容,顺利地实现知识结构的同化。给课文编写段落提纲,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一些策略。如1.关键词串联法。把段落中的关键词串联在一起,使语句简洁通顺。2.句子摘录法。摘录段落中的中心句、总起句、总述句或过渡句进行删减、增补、修改就可以概括段落内容。3.要素归纳法。写景类文章的概括要具备几个要素:景点、特点等。

如《莫高窟》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给课文编写段落提纲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介绍性说明文本的内在逻辑结构与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今后在介绍家乡或介绍一道美食或自我介绍的时候,他们会迁移这种方法,整体考虑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要领二:聚焦说明方法感受语言魅力

介绍性说明文本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样式,说明方法的巧妙运用能让说明对象更加准确、生动、形象、更有说服力。教学时可以采用类比、删比、联系实际、对比朗读、想象体验、练习运用等教学策略品悟说明方法的作用,鼓励他们运用说明方法言说自己所要表达的事物,在言语实践中提高表达力。在体会说明方法时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让学生在潜心会文中感受说明方法的恰当与准确。

如出示《莫高窟》的一组数据:①492个洞窟,②两千多尊彩塑,③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④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透过这样一组数据你读出了什么?比较用与不用说明方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体会作者如何让自己的介绍更加吸引人,除了运用说明方法之外,还在遣词造句上也颇有讲究。例如:《莫高窟》一课运用了很多四字词以及四字词的叠加运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要领三:角色体验创编文本

学习内化语言,就是为了更好地言说。设计当导游或解说员的情境。引导学生用课文或自己的语言解说,在语言重构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表达力。

如《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课文,维也纳那众多的与音乐有关的城市雕塑本身也是维也纳的标志之一,静止的雕塑如何唤起学生体验到维也纳人为之骄傲的音乐呢?只有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同身受,那么多余的话就不用说了。因此角色体验在此很关键。假如拟定几种角色,市长、市民、游客、导游等,从不同角色来体现维也纳社会各阶层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己城市的自豪感。学生借助角色的模拟增强角色的体验,自豪之感油然而生。同时,这种角色模拟,其实是对文本的一次再创造,是对学生一次理解与运用相结合的一种训练,同时赋予文本不同的情感色彩,使文本内涵更充实起来。

要领四:比较阅读习得阅读策略

这四篇文章不仅在主题上都是介绍风景名胜的,而且介绍每一处景点又各具特色。这四篇文章都是介绍性说明文本,可以凭借多文本的优势,进行比较阅读,教孩子们一些单篇阅读中很难练习到的阅读策略。如①求同:找出文本的共同点。②比异:找出文本的差异。③整合:同是介绍性说明文本,但是它们的说明角度略有不同,如何进行整合。让他们多了解、多练习。一旦他们掌握了多种阅读策略,思考复杂情境中的问题的能力就会提升。

[1]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4]朱华贤.说明文教学,目标怎么总是这两个[J].小学语文教师,2016(12).

[5]潘雅频.小学语文课本中文学性散文课型研究[J].小学语文教师,2015(7/8).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维也纳莫高窟金字塔
“金字塔”
解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A Study of the Pit-Aided Construction of Egyptian Pyramids
海上有座“金字塔”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神秘金字塔
畅游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维也纳
夏天探测器测试维也纳情感知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