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2017-04-15常忠宝

奋斗 2017年14期
关键词:肉牛黑龙江省全省

王 福 常忠宝

大力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王 福 常忠宝

黑龙江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全省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增长,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可是粮食多了,农民收入却增长缓慢,这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现实问题。为寻求破题之策,2014年以来,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抓住“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机遇,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总要求,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和潜力,集中资金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走出了一条具有龙江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子。

一、依托大水利资源,大力推进水稻产业发展

水稻是黑龙江省一大优势特色产业,全省种植的水稻全部为粳稻,不仅产量高,而且营养丰富,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五常、庆安、延寿、方正、北林等地大米全国闻名。因此,水稻产区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一般旱田区。2014年,全省水稻播种面积6121.7万亩,为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第二位,总产量444.1亿斤,商品量高达70%,占全国水稻商品量的25%、粳稻商品量的60%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导型产业。

黑龙江省水利资源丰富,拥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四大水系,以及兴凯湖、镜泊湖等四个较大湖泊,大小河流1700多条,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8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97.44亿立方米,平均年降雨量为469.8毫米以上。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强大水利建设,特别是加大对“两江一湖”的开发力度,这是持续推进我省水稻产业发展的固本之策、强基之举。

对于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农业综合开发积极跟进,主动作为,自2013年以来,大力推进以“旱改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低纬度、水资源丰富地区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重点开发松花江及嫩江干流沿岸、东部三江平原的37个县,建设优质水稻产业带。要求项目区尽量使用江、河、湖、库等地表水,发展节水灌溉。同时,引进优良品种,建设育秧大棚和催芽车间,支持农民购买插秧机和收获机械,使田间工程实现高标准作业,水稻生产实现优质高效。大力扶持水稻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知名品牌,使水稻既“种得好”又“卖得好”。

三年来,我省农发项目区的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78万亩,占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的50%以上;扶持水稻加工重点龙头企业18个,建设水稻育秧大棚2.4万栋,建设水稻催芽车间12个,组建水稻农机合作社32个,有力助推了全省水稻产业的整体升级。

二、依托大畜草资源,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发展

畜牧产业是中轴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大力发展畜牧业,是我省充分利用草原资源的现实选择,也是粮食去库存实现过腹增值的有效途径。

我省发展养殖业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巨大的养殖空间,全省拥有草原面积3100多万亩,玉米播种面积1亿亩以上,优质饲草、饲料资源丰富,为发展草食畜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加之高寒地区优越的气候条件,更提升了养殖业产品的品质。

此外,我省发展畜牧业还具有扎实的产业基础。2014年全省奶牛存栏197.16万头,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荷斯坦奶牛总量居全国之首,生鲜乳总量556.6万吨,有乳品加工企业88家;肉牛存栏400万头,出栏303.7万头,有17个县被列入全国肉牛优势区域规划,肉牛出栏量居全国第五位,有大中型肉牛屠宰加工企业30余家,年总屠宰加工能力300万头以上;猪肉产量133.4万吨,有22个县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生猪存栏数量位居全国第六位,规模以上生猪屠宰加工企业140多家,屠宰能力超过2000万头。

2014年以来,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按照全省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全产业链扶持,大力推进畜牧业发展。围绕飞鹤、光明、贝因美、大庄园、宾西、恒阳等龙头企业,建设了一批现代畜牧养殖园区。扶持龙头加工企业26家,扶持现代奶牛养殖场34个,扶持肉牛标准化养殖场108个,建设优质饲料饲草基地67万亩。新增奶牛4.72万头、肉牛基础母牛2.58万头、肉牛存栏9.3万头,年可提供鲜奶37.6万吨,牛肉4.2万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助推粮食去库存,加快了粮变肉、草变乳过腹增值,使全省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高品质畜牧产品大省。

三、依托大森林资源,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达2080.3万公顷,居全国首位。大小兴安岭生态主体功能区是黑龙江第一个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规划项目,绿水青山已然成为金山银山。

林下经济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2014年我省出台了《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3-2020)》。围绕这一规划,省农发办组织力量对蓝莓、北药、食用菌等产业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大力发展林菌、林果、林药、林业养殖产业,并以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为重点,建设林下经济产业带,促进林区职工增收和重新上岗就业。三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先后扶持东宁、穆棱、尚志、汤原、桦南、鹤岗、伊春等地建设优质木耳生产基地;扶持海林、阳明、林口、双鸭山等地建设优质蘑菇生产基地;扶持尚志、勃利等地建设优质浆果生产基地;扶持伊春、大兴安岭、鸡西等地建设优质北药生产基地。在全省共扶持建设林菌基地5.2万亩,林果基地3.1万亩,林药基地6.3万亩,林业养殖基地18个,扶持林下产品加工企业12个。林下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运转,促进了生态建设,拉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林区职工和农民收入,为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借助大边贸资源,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

黑龙江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是全国受污染较轻的省份之一,具有种植蔬菜尤其是发展绿色蔬菜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近年来,黑龙江省蔬菜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400万亩,总产量920万吨,年蔬菜出口量26万吨,创汇额1.6亿美元。蔬菜产业已成为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

此外,黑龙江又是边贸大省,拥有边境线4300多公里,对俄贸易居全国首位。为此,省委、省政府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大力加强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北菜南运”平抑物价,打造对俄蔬菜基地等将起到特殊的作用。

2014年以来,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扶持蔬菜产业发展,坚持露地菜和棚室菜同步开发,实现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如以黑河、佳木斯、鹤岗、鸡西、牡丹江等地为重点,建立沿边出口蔬菜生产区;以哈尔滨、绥化、大庆等地为重点,建立夏秋菜南销生产区,既保证了本地“菜篮子”供应,又开拓了外埠市场。三年来,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共扶持建设蔬菜生产基地15.2万亩,蔬菜棚室8.6万栋,蔬菜批发市场43个,扶持蔬菜加工企业8个,有力推进了对俄蔬菜基地建设和全省蔬菜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作者王福系黑龙江省农发办副主任,常忠宝系黑龙江省农发办产业化项目处主任科员)

责任编辑/徐朝xuzhao@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肉牛黑龙江省全省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