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手足部创面的疗效

2017-04-15王占林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手背评分标准清创

王占林

内蒙古包钢医院急诊医学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手足部创伤,尤其是高能量创伤,极其容易致使患者皮肤软组织遭到破坏从而发生缺损或撕脱情形,严重性创伤甚至可能会发生肌腱及骨关节外露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诊治的困难度及术后瘢痕产生的可能性,同时对患肢各项基础功能的实现造成一定阻碍作用[1]。该文对手足部创面情形实施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方式开展修复工作的临床治疗结果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手足显微外科接收诊治的手足部皮肤受损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男女比例为44:16,年龄在39~74岁区间,平均为(65.45±4.27)岁,患病时间为 1 h~10 d 内,平均为4 d。从受损因素方面来观察,机器绞伤、挤压伤、重物砸伤、车祸伤及爆炸伤病例人数分别为13、12、8、10、2 例。 手部受损与足部受损比例为 19:41,手部皮肤受损包含手背9例,手背及虎口6例,手背及腕掌侧4例,足部皮肤受损包含足背21例,足踝部11例,足跟部9例。其中合并糖尿病11例,高血压7例,下肢动脉硬化8例。创面范围满足区间[5.0 cm×4.0 cm,9.0 cm×10.0 cm],则选用大小位于区间[6.0 cm×6.0 cm,10.0 cm×12.0 cm]的腓动脉远端穿支接力皮瓣修复,并提供大小位于区间[8.0 cm×6.0 cm,14.0 cm×12.0 cm]的腓动脉近端穿支接力皮瓣修复。

1.2 护理方法

患者应处于仰卧体位,且术前借助于血流探测仪器对腓动脉远端穿支部位实现定位,开展皮瓣切取过程时应以皮瓣大小及穿支区域直径作为依据,同时尽量保证穿支血管为最粗情形、与操作区域间距最短,以便提升皮瓣的成活率。切取面积需超出患者创面面积至少10%,但不要超出20%。在对腓动脉穿支游离皮瓣实施切取时,需尽可能对穿支血管蒂口径高于0.5 mm的情形展开处理。开展手部游离皮瓣切取时,应基于手部创面实际情况给予同侧或对侧腓动脉穿支皮瓣处理;切取足部带蒂皮瓣时,应基于足部创面实际情况给予腓动脉远端穿支皮瓣处理。将适当的修复处理手段应用于患者皮瓣供区,且术后需加强患肢保暖,给予患者相应抗凝、抗感染及抗痉挛药物,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两周后实施拆线。需对患者血压及血糖给予对应的控制处理。

1.3 观察指标

收集临床治疗相关资料并对其开展回顾性总结、分析。对患者开展术后随访操作,依据腕关节相关评分标准及足部相关评分标准对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方式的治疗结果展开评断。

2 结果

研究发现,全体患者均实现术后随访,无失访情况,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为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中仅存1例皮瓣远端坏死,皮瓣远端坏死诱发因素为患者足踝部位皮瓣发生静脉淤血致使回流过程受阻。对其实施换药、二次清创操作后成功完成植皮,其余患者均为一期愈合,皮瓣一期愈合率为98.43%。愈合皮瓣耐磨能力强、质地柔软、具备极好的弹性,且皮瓣两点辨别觉满足8~10 mm要求,不过皮瓣颜色较深,纹理不够紧致。手、足部均可实现自由、灵活运动,患者腕关节及足踝关节小幅度活动后并未产生疼痛感。依据腕关节相关评分标准及足部相关评分标准,可知优秀47例,良好13例,优良率为100%。

3 讨论

如今临床上通常采取交腿皮瓣、游离皮瓣、局部皮瓣、肌皮瓣等结合游离皮片移植实现对创面的修复处理,不过以上手段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对患者展开多次手术操作,患者在院治疗时间较长且体位舒适度较低,对创面的修复范围有一定局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高且功能实现结果不佳,植皮坏死率较高,而腓动脉穿支皮瓣手段则有效避免以上弊端,逐渐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2]。

在该次研究中首先给予患者一期急诊,对创面实施清创处理,给予患者肌腱部位适当的修复手段,给予骨折部位复位加固处理。实施清创处理后,若创面未发生严重性污染,则直接采用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手段实现创面修复治疗;若发现创面存在严重性感染或发生严重性合并复合病症,则必须开展一期清创处理,并对闭合伤口实施缝合,或者直接采取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展开处理。待患者皮肤坏死界限符合手术标准、患者无其他并发炎症产生、创面污染状况得以有效控制、创面肉芽组织正常增殖后,才可以开展皮瓣手术,术前需对创面实施多次清创操作以确保创面无污染,同时需要密切注意患者血糖及血压的波动情况,给予适当的控制手段。

研究发现,手足部皮肤受损因素包含机器绞伤、挤压伤、重物砸伤、车祸伤及爆炸伤,手部皮肤受损包含手背、手背及虎口、手背及腕掌侧,足部皮肤受损包含足背、足踝部及足跟部。对创面范围满足区间标准的情形,给予腓动脉远端穿支接力皮瓣处理及腓动脉近端穿支接力皮瓣处理。

综上所述,对手足部创面情形实施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方式开展修复工作,临床治疗结果显著,术后患者手足部相应功能的康复结果良好,对主干血管功能的顺利实现不具有阻碍作用,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有效提升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

[1]吕荼,李子华,黄若强,等.腓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手足部创面的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0):1859-1863.

[2]周晓,薛明宇,芮永军,等.以小腿后侧穿支蒂接力皮瓣修复小儿跟后区皮肤软组织缺损[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7):544-546.

猜你喜欢

手背评分标准清创
骨间背侧动脉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背创面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洗手歌……
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的清创进展
永远的格纹
手脚冰凉按阳池穴
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超声清创联合负压吸引治疗的效果
初高中英语作文评分标准初探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海峡两岸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