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探析

2017-04-15叶焕勤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自然界马克思主义文明

叶焕勤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探析

叶焕勤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蕴含着很多内容,其中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界不可分割、辩证统一的关系、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桥梁以及人创造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当前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生态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对于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政治、生态经济以及构建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由此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为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有助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从而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人与自然和谐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强调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人与自然和谐为人与社会和谐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基础,而人与社会的和谐又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与自然关系最好的境界,对于建设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其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与自然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人类,人类与自然界不可分割,必须要依靠自然界而生活。一方面,人与自然具有紧密的联系,互相依存,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自然界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人类与自然界又是对立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马克思认为:“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2]自然界是人类存在的基础,这并不意味着自然脱离人类就不能独立存在,而是人类的存在丰富发展了自然界。

(二)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桥梁

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这表明了劳动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联系人与自然的桥梁,人与人之间关系交换的中介。在社会劳动实践过程中,人类在自然界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然后通过人类的加工,把产生的物质最终回归于自然,从而完成了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过程。

(三)人创造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

马克思认为人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人通过自身的劳动可以不断改变生产和生活环境。人在改变环境的同时,环境对人也有反作用。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自然界限内活动,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政治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仍处于一个重要的阶段,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具体的现实情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我国的表现越来越突出,生态问题解决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在生态问题治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要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变,积极贯彻生态和谐的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建立健全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法律制度,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等等。

(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经济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指导我们必须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固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次,要建立绿色经济体系,不断推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努力做到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条件下谋求又快又好的发展。最后,要依靠生态科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加强生态技术的研发,发展绿色科技,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三)构建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人类从古至今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高级形式的体现,是从人类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建设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文化,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启示我们,要根据我国具体的现实情况,构建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文化。因此,在建设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要培养绿色消费理念,加强向民众的环保宣传力度;普及全民的环保的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1]胡锦涛.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202

叶焕勤(1992-),女,汉族,河南信阳人,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自然界马克思主义文明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请文明演绎
自然界的一秒钟
漫说文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例说“自然界的水”
对不文明说“不”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