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伤术后下肢肿胀的临床治疗观察
2017-04-15尚林强
尚林强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海吉亚医院,山东菏泽 274300
骨科创伤手术是治疗下肢骨折常用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治疗过程中损坏骨折软组织,将产生反应性水肿,诱发下肢肿胀,促使患者产生不适感及疼痛感,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将造成伤口感染与筋膜间室综合征、脊髓炎,甚至需行截肢手术+。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下肢骨科创伤术后下肢肿胀患者进行治疗,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此,该研究于2016年3月—2017年4月对该院78例骨科创伤术后下肢肿胀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骨科创伤术后下肢肿胀的临床治疗效果。现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该院就诊的骨折创伤术后下肢肿胀患者78例纳入研究,且均经B超检查显示有关节积液存在,并排除严重内分泌疾病、肾脏功能障碍、下肢静脉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39例。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6.78±2.87)岁;体重40~80 kg,平均(54.67±7.68)kg;右下肢肿胀20例,左下肢肿胀19例。观察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6.82±2.91)岁;体重40~79 kg,平均(54.65±7.67)kg;右下肢肿胀19例,左下肢肿胀20例。分析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该研究已获得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两组患者早期均行局部肢体冷敷,并使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面10~30°,在布朗式架中放置,并静脉滴注250 mL20%甘露醇,若有需要可行抗生素治疗;指导患者循序渐进行早期肌肉和关节主动运动,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对照组行中药橘术四物汤治疗,组方为当归20 g,木瓜、牛夕、白芍、独活、陈皮、羌活、白术、生地、桂枝、川穹各10 g,桃仁、红花各8 g,甘草3 g。温水煎服,取汁液400 mL,1剂/d,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循环驱动仪治疗:采用微循环驱动仪,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选用间歇性气动装置,将患肢放于气室压力气套中,使用气泵向脐带中充气,起到压迫肌肉及血管的效果,并设定压力大小及时间,30 min/次,2次/d。两组均行2周治疗。
1.3 评价指标
①疗效标准[3]:治疗2周后患者患肢肿胀消退,膝关节活动不受限制,且活动程度≥120°为显效;患肢肿胀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有轻微痛感,活动程度在90~119°范围内为好转;患肢肿胀无明显变化,膝关节屈膝程度<89°,无法伸直,且有活动功能障碍出现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39×100.00%。②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结束时使用量角器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并记录;③不良反应:统计治疗2周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显效26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87%(37/39);对照组显效15例,好转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79%(28/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7,P<0.05)
2.2 膝关节活动度
治疗前,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27.89±4.78)°,与对照组(27.83±4.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6,(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120.34±9.87)°明显高于对照组(110.67±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9,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条索状红肿,且注射部位有硬结及肿痛出现,但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下肢肿胀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术后反应性病症,下肢血液循环障碍、细菌炎症反应及局部创伤性出血是
发生的主要原因,将严重限制患者活动能力,造成皮下淤血,并产生明显疼痛,使患者无法正常进行康复运动,进而影响患肢恢复。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药橘术四物汤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中药橘术四物汤中当归具有补血活血之效;牛膝有活血通经、补肝肾之效;白芍有平肝止痛之效;独活有通痹止痛之效;羌活有利关节、止痛之功,诸药联合使用具有较为显著的抗炎抗渗出作用,可促进患肢静脉张力增加,进而患肢静脉回流,实现消肿抗瘀和预防下肢肿胀的作用[4]。循环驱动仪可对患肢肿胀部位行针对性预防,加速静脉血管微循环,促进回流加速,有效防止组织纤维化,促进水肿部位附近组织通透性改善,进而有效减轻局部肿胀,促进手术部位组织愈合,进而加快患者康复[5-6]。联合内部调理可促进血液黏稠度缓解,避免血流流速造成血栓,缓解炎症反应,进一步改善患者水肿情况[7]。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中药橘术四物汤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恢复患者关节功能。中药橘术四物汤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水肿情况,减轻疼痛程度,有助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进而有效提高关节活动度[8]。该研究中,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条索状红肿,但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在骨科创伤后下肢肿胀患者治疗中行中药橘术四物汤联合循环驱动仪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促进治疗效果提高。
[1]陈昌博,朱胜文.益气活血通脉汤对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7,45
(1):123-124.
[2]徐莹,李伟明.护理措施对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防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92-94.
[3]邵正海,张玉发,陈亚冠,等.中医补肾益气活血法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7):765-767.
[4]周丽俊,顾频颉,凌燕,等.断骨丹外敷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的活血通络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8):917-920.
[5]赵英,徐喜燕,王娟.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z2):169-170.
[6]鲁昕,钱军,杨波.膝关节镜术后下肢症状性静脉血栓治疗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1):26-28.
[7]刘亚魁,牟作峰,陈艳,等.吴茱萸末贴敷双侧涌泉穴对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效果观察[J].河北中医,2017,39(3):428-431.
[8]刘生发,张锋.肌内效贴结合淋巴引流手法治疗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肿胀[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11):1647-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