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生态考量

2017-04-15戎龚停

关键词:文化遗产传统生态

戎龚停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生态考量

戎龚停

(阜阳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通过对当下“非遗”事象的考察与分析,本文认为当下非遗工作亟需生态哲学理念上的观照和各族民众文化生活上的应用重构。构建多维体系化传承机制,巩固生态基础环境,拓展生态传承路径,培植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再辅以生态文明倾向的工作思路、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等,这将有利于非遗工作生态化重构,进而助推中国传统文化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上来。

非遗;生态哲学;价值观;应用重构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当下的人类文化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一度发展到主体文化散失、断根的境地,尤其是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非遗”保护文案以后,就意味着非遗保护时代的到来,因而在世界范围内所掀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事业顺势而生,非遗保护领域中的各项艺术事业参与到我们的文化生活中。由于各区域、各民族的非遗理念和工作思路各有特色,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主题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那么,生态文明也势必将成为一种价值观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非遗工作也不例外。

世界各国自然或不自然地将文化遗产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大领域,但因物质文化遗产呈现方式的可视性与可存性,人们很自然地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中来,从而凸显了该领域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那么,生态文明在文化遗产工作中成为最为紧要的功能倾向性也是自然和必然的。

一、非遗事业产生的时空语境

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产生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自身曾经创造过的文明进行反观式重构。自2006年以来,国务院已经公布了四批非遗名录,涉及民间文学、民俗、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戏剧、游艺等十大类别。

在许多地方,曾经与人类生活相生相伴的艺术,由于生活方式的革新,今天退出了生活的舞台。如劳动号子、民间小调等。昔日伴着川江号子狂野的声音,纤夫们与自然进行着惊涛骇浪的斗争,由此才洗礼出富有史诗性的艺术。而当下却走向了都市舞台和旅游展台,为人们保留了难得的历史记忆。其实,这不仅是艺术,更是生活技艺,是人类本性的归宿,无论在当下的语境中被定位为何等级别的非遗事象,实质上它依然是老百姓不可缺失的精神食粮,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各地的土花鼓在传统农业文明时期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娱乐功能,题材涉猎广泛,演艺灵活多样,风格雅俗结合,收放把握有度。以前的说书艺人游艺江湖,很注意说书氛围的控制。书帽短小精彩,用来招揽听众。大鼓书长篇大论,从精神层面教育、感化乡亲民众。在参与“苗湖书会”活动中发现,六月六那么热的天,还有那么多的中老年和少年儿童观众。这说明地方曲艺艺术依然有血有肉,人民依然离不开它。而当下说书人群体渐渐萎缩,该艺术仅仅作为一类民间曲艺以舞台演出的形式出现在都市或农村。

与世界各国相比,尽管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但中国具备其它国家所不可拥有的历史传统优势。作为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是失去历史传统最少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具有独特性,尊老爱幼、亲孝相融,长辈善于积累丰厚的财富为后代享用,而后代则赡养长辈、继承父业,从而大展宏图、继往开来。当然,文化遗产隶属其中,从而表现为中国文明的承继性。

当人类失去时代赋予我们的所有便利条件之时,我们依然需要我们的双手和智慧而让我们有保障地生活下去。遗产遗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具象的技艺,更重要的是那勤劳而朴素的智慧与理念。

二、非遗精神理念的生态化倾向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应从时空生态环境中寻求理念认知,非遗中任何一个文化品种,都有其产生、传承历程和发展新阶段的历史脉络。黑格尔曾讲过,传统是一条河流,离开它的源头越远,它就膨胀得越大。继承其样态也好,发展其传统也罢,非遗的实质就是传统,它不需要“吹气球”样式的发展,而更需要树木、树人理念,从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应和实体化发展。

(一)巩固生态基础环境

对于非遗工作来说,巩固其生态基础环境可谓是首要任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基础环境才能得以优化。生态文明不是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的复兴,而是人类社会对生产、生活以及文化行为的自省与自觉。

在自然、人、社会等多重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都应该尊从自然。文化的发展自然也是以自然为根本的,文化的生态文明属性自然是属于第一位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传统生态哲学思想值得我们全方位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作为文化发展的时代表现,自然更应该依照生态文明的原则与规律来展开工作。如中医中的导引术“五禽戏”重在养生,而非表演或展示,我们应尊重本体的生活功能本性。

尽管当下的文化遗产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但诸多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以物质为保证,俗话讲:“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因此,非遗本体事象的环境生态化非常关键。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直接影响到了非遗事象的物质载体及其材料的质量。以淮河流域“柳编”为例,传统时期,淮河流域生态自然化呈现,淮河两岸滩涂之野遍布生长着大量的柳树、荆条、芦苇,淮河上的渔民与两岸乡民自然而然地就地取材,生活用具自然而然地用上了柳编,如席子、馍篓、鱼篓、菜筐、藤椅、篮子、筛子等等。然而,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人定胜天”思维的影响,淮河两岸防洪堤工程颇为壮观,既有的柳编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现代文明也一度视柳编生活用品为落后苦难的生活,柳编也自然而然地被人们弃用,淮河两岸曾经的生机盎然、天人合一、有苦有乐、生死与共的生态语境逐渐被白色垃圾、水泥工程、沉积污染等环境所替代。让人庆幸的是,21世纪以来的非遗浪潮也再次涌进淮河两岸,在有关文化群体和民众群体的运作下,柳编作为工艺品重新回到了民众的生活中,并且成立了柳编公司,吸收了当地闲散劳动力,聘请了老工艺师,传承开发柳编工艺,风格多样、千姿百态的柳编工艺品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走向了海外,并创收了可观的外汇收入。目前,阜南县黄冈柳编企业已达43家,其中22家享有自主出口权。但是,淮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再也很难回到以前的生态面貌了,相当多的材料要靠人工种植或远赴他乡寻求原材料。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兴起了返乡创业的热潮,农业文明、农民思想、农村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动态重构阶段,我们应把握好时代给予的机遇,为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付出有效的行动。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事象,综合体现着中国内在的文化内涵和生活理念,通过历时化积淀,形成了难以言尽的科学内核。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从“神”和“形”各个层面均渗透着生态哲学之思维。

(二)拓展生态传承思路

关于非遗的生态化传承,需要考量传统遗产如何走入现代生活并融入到时代群体的血脉里。中国传统戏剧生发于民间的文化生活,及时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默契的生态色彩。我们保护和传承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事象,不是停留在保留某种样态上,而是推动其走入到一个动态的发展轨道上去。博物馆式的原样陈列与展演固然有其历史标本的重要性,但我们的目的是生活化和应用化,从而激活其生命,助推其历史重构及时绽放出时代的风采。东北人都熟知二人转是生活的乐子,早期的蹦蹦戏依存于早期的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变革,从而在各地逐渐发展为拉场戏、吉剧和龙江剧,这是再也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尽管当下有人已经对大巴车上媚俗的二人转传媒样态嗤之以鼻,但二人转综合艺术在东北大地演绎出相当多的经典作品依然让人难以忘怀,依然把它揣在心窝里。中国各地的木偶戏、皮影戏对于中国传统时期的代代青少年情商与智商教育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皮影戏就是早期的动画片,发挥了更强大的教育教化功能。

安徽淮河流域的传统音乐文化精品目前大多是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花鼓灯、花鼓戏、淮词、琴书、渔鼓、泗州戏等。安徽黄梅戏、徽剧以及皖北花鼓灯是安徽较有影响的三大文化品牌。相比较而言,这三项文化传承工作也较有影响。但这依然是局部状况,其他音乐戏剧、曲艺缺少科技支持和社会支持。应该为城乡剧院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便利条件。城乡一些相对优秀的剧团、班社以及表演艺术家和文艺作家应得到大力支持,尤其是曾经受到文化团体整改后的优秀文艺团体,应提供资金重启他们的文化工作。还应该结合时代的特点,加强其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其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我们应重视地方戏剧的地方主体开发,提升戏剧的质量和地方文化价值。民间文学是剧本创作的优良土壤,地方戏剧的现代化创作、改编以及后期制作亟待加强,多创作一些反映当下群众现实生活的作品和反映生态文明色彩的音乐、戏剧作品,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一步助推安徽戏剧现代化、生活化和国际化的立体发展路径。

因此,融入生活、跨越时代,促进传统文化生态圈的创建重构很有必要,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现代化环境伦理并形成以相关地方民族文化生态为背景的音乐舞蹈、曲艺戏剧的文化艺术品牌将是创新发展的优先选择。

三、非遗传承工作的多维体系化路径

在文化资源传承和保护方面,必须认真整理和分析其声音、形体和技艺的存在方式,应结合地方传统音乐舞蹈、曲艺戏剧等艺术为母体的创新发展需求,确定两条发展路径和创新方式,即学校传承路径(幼儿教育阶段、中学少年阶段、大学青年阶段)和社会传承路径(山村社区基层、乡镇文化站网点、县市文化局部门),尤其是发挥高校的文化艺术社会传播传承的历史功能,有机生态体系化带动艺术家、艺术团、艺术学校等部门的联动创演。通过主体群落化,我们的非遗传承工作才能更加有效地拓展。

(一)高校传承群落化

在当下的非遗传承工作中,高校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最具有潜力和活力的场域之一。首先,不拘一格用人才非常关键。近日,在中外音乐教育论坛群里看到一则消息,说孔子在今天晋升职称的十条要求中一条也不符合,组织不予通过。说起来是诙谐的笑料,但讽刺意味并不是那么唐突,在当下的教育界已经反映出面上的问题。

高校师资评聘制度中,学历和学位一直是硬条件,但是民间社会中具备高水准的传统艺术传承人往往缺乏学历和学位,因此而常常被高校拒之门外;而高校的高学历高学位人才只是学校教育的产物,重理论而轻实践,实际水准往往距离标准刻度甚远,可他们又偏偏身居讲坛高谈阔论、纸上谈兵,长此以往,则误了身体力行、体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强化文化软实力乃国之大事也!那么,重新配置师资团队尤为必要,专业编制教师与外聘兼职教师(根据实际能力和实践水平考核)兼顾聘用、相得益彰,外聘数量可与在编专业教师数量上相当。其次,实施课堂科学类型化改革,课堂教学与课余实践、集体授课与个体传授、教室琴房与群众舞台相互联动,教学场所配置应视教学目标与任务而定。教学内容有机化传承,有效调动传统文化各个元素综合作用于传承这一环节。不论是传统文化艺术的任何学科,文化的自主性、文化的自信心理应受到优先的培育,这是守护文化身份的天然壁垒。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基因不同,没有可比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么,世界文化本身就是靠民族性来体现的。媒介曾将淮河花鼓灯比作东方芭蕾、将中国名丑牛得草比作东方卓别林,诸如此类的崇外说法希望不会再继续下去。国内外教学内容比重、本土与外围内容比例应协调接通,联动传承。

(二)文化工作综合化

在非遗艺术的传承方式中,口传身授是核心,心领神会是重心,学习表达沟通与传统音乐传习演艺相互接通。中国传统文化的即兴性是灵魂之体现,民间艺术家的艺术风采往往也是通过他的即兴性创演而体现出来的,因此也更受群众的爱戴。民间的歌师、鼓师就是通过在民俗生活各个场合的即兴性表演而彰显出了精湛的综合技艺。

文化工作人员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应重视传统文化传承进程中的内在精髓,树立服务意识,尊重传统礼节,语言语气亲和谦恭,善于应用地方方言进行交流,从根本上虚心向民间艺术家学习,全力维护他们的核心传承地位。在田野考察中获悉,很多民间音乐教徒传艺有一个潜在的规定,师承沿袭三代才能收徒传艺。由此可以看出民间艺术家对传承事业的自律和民间艺术在历时传承中所彰显出来的稳定性。那么,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家等都是民众群体中的专家,是引领群众艺术的智者和长者,理应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尊重和爱戴,文化工作者千万不能为了自身名利而随意删改他们的作品。同时,民间艺术家也应树立维权意识,如遇到侵权或利益受到侵害之时,可通过媒体渠道和信访渠道切实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在为传统文化保驾护航。

不可以行政权垄断文化工作中的话语权,应与文化学者和艺术家保持沟通,听取他们多方意见,共同推动其工作。在资金管理和应用方面,专项资金应直接到位,尽量做到高效无“截流”。民间皮影戏艺人一旦进入演出状态就精神焕发,非常自信;而一旦回到生活中,而又显得那样地无助与疲惫,非遗资金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民间的手工作坊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培养起在新环境下的造血功能。如蒙城县的制笙作坊,传统社会时期很有影响。当下在乐器厂的影响下,日渐萎缩。但从工艺质量和音响效果来说,手工技艺依然优于工厂制成品。因此,它依然有其市场的优越性。那么,涉及到民间演艺群体的方方面面,应支持他们创作、演出、生产和销售,达到以“艺”养“艺”。文化部门引导其群体重回主流文化圈中,加大宣传,广收门徒。

由此可见,当下的非遗传承工作的生态化倾向已是历史的必然,其显性的路径主要表现为:其一,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课程设置以及专业实践中将逐渐渗透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培养;其二,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系列传承经费正在常规化支持着非遗项目的运行与发展;其三,民间集体或个人的自发传承依然存现,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培训班和培养机制隐约再现;其四,国家艺术基金大力推出,其中传承培养项目最具有积极意义。申报成功的培养单位将拥有资金面向全国具备条件的学院来开展培训、传承,并做结业验收。

四、非遗传承的文化自觉与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有赖于传承主体的文化自觉与社会群体的制度保障,这两种措施将有效调整物质利益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矛盾关系。在双重措施能够发挥效能的情况下,物质利益需求与精神需求在生态学的视野中将重新整合,即引导传承主体不仅追求生产生活方面的生存,更会追求精神文化意义上的生存和身份价值的社会认同。

(一)自省自觉

文化自觉当是当下非遗传承主体艺术观念的必然选择。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这样论述:“文化自觉只是在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势,不带任何文化‘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

当下的现实恰似燃烧正旺的火炉,理想的明天抑或是冰凉的河水,文化生命体的意志就在那现实与理想的进程中得以淬炼。面对先辈遗留下来的文化财富,自觉地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并有所创新当是走向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在传承人群体开展传承活动以及培养后继人才的义务行为中,自觉地进行发展性传承也是活态性之体现。如漆画的表现范围的拓展与依附载体的拓展均升华了传承主体的自发激情,是走向文化自觉的自主性尝试。

为什么青年人对戏曲不感兴趣,就是因为他们所接触到的演艺群体是老年人,而青年新秀相对缺乏,如果让他们多多观摩优秀青年艺术家高水平表演的话,估计观念会有所转变。我们应有意识地推动民间艺术的生态多样化发展,乡村草台抑或是都市舞台,民间艺术的多种存在方式也凸显了其生态活性。

传承群体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承自主多样性彰显了文化整体上的生态意义。生态哲学将会启发我们对非遗的概念解释、术语定名及分类标准多方面产生着解构的动力,这将会在我们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推动其重构。

(二)法制规约

但是,一旦回到我们的非遗工作现实中来,发现存在着一系列的违规盲目行为。为了规范非遗工作顺利进行,亟需建立符合国情民情、因地制宜的评选机制和行为规范。

1.评选机制

在当下语境中,对于非常活跃的艺术事象或非常有建树的传承人,我们不应该重点支持,而对那些濒临灭绝而又非常有艺术价值和深远意义的事象,应予以重点支持,而非常优秀造诣深厚而生活窘迫的人,应予以重点支持。传承好了就少批,传承得不好就应该多批。评选机制应建立在其生态语境中,而不应按其“名声”而定。然而,当下的基层文化部门则误解国际、国家文化遗产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出现了唯利是图、视遗产为创收的可怕倾向。

非遗工作的路径与目的应是非“遗”,不要让其一直以“遗产”的面孔延续下去,应解放其活力,助推其重构走入民众的文化生活中去。如肉夹馍与大鼓书、唢呐班与戏班子,肉夹馍是人们饮食中不可缺少的,唢呐班也是各地民众婚丧嫁娶不可缺少的礼乐所需,而大鼓书和戏班子渐渐远离人们的民俗生活,因此,我们应重点给予关注,将其拉回到民俗生活中去。如中医中的膏药针灸等。

2.行为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有其内在的机制,需要显性制度与隐形规约来约束。但当下的非遗工作形式胜于内容,主要原因就是疏于相关的法规建设,明确的法规对调节非遗传承各个层面之间的矛盾,以及维护基层传承群体的切身利益和传承工作的各项秩序发挥着保障性作用。对传承人与保护单位的义务规制监管尚不到位,非遗的动态化有效管理很有必要。

有些文化职能部门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搞特殊化,垄断非遗中的“名”与“利”。如自我定位为非遗传承人,将传承资金归为己有,败坏基层传承艺术家群体的声誉。我们应严格依照非物质文化遗产规约以及相关文化法规制度,组建文化稽查专项工作队伍,深入全国各地一线文化岗位进行督察与监督,不受金钱、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干扰,发现问题应予以立即处理,该给予撤销和清退的应立刻执行,上项目和撤项目应统一动态化执行。

总之,以生态文明价值观来引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各项工作是关乎中华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大事。在“十三五”文化科技发展政策导引下,应全面解读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与其他各项社会工作协调起来,“行于中”而“发于外”,推动非遗文化有机体的动态化历时重构,从非遗的各项工作中采取多元化路径保障、改善并助推传统文化的民生工程,从而助推可持续性的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建设。

[1]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95.

Ecological Considerations of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ork

RONG Gong-Ting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41, Anhui)

Based on the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intangible”, we think that the present “intangible” work needs to be looked at from ecological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with the reconstruction of mass culture of all nationalities. To set up systematic multidimensional inheritance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basic environment, develop ecological inheritance path, cultivate people’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long wit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oriented concept,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behavior, etc., will be conducive to “intangible”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work, thus boos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benign track.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cological philosophy; values; application of reconstruction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7.04.24

G262.8

A

1004-4310(2017)04-0126-05

2017-05-24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招标项目“国家非遗传承人口述史——以皖北‘苗湖书会’为研究个案”(SK2017A0304);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农村小学艺术教育资源整合研究”(SK2016A071);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16年招标项目“皖北传统音乐的民俗生态研究”(安徽省高校智库项目)。

戎龚停(1977- ),男,河南尉氏县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民族音乐作曲。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传统生态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