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画创新与发展

2017-04-15郑嘉钦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李可染黄宾虹齐白石

郑嘉钦

(厦门大学 福建 厦门 361000)

浅谈国画创新与发展

郑嘉钦

(厦门大学 福建 厦门 361000)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发展和永葆生机的灵魂,任何一个在艺术上有非凡成就的艺术家都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愿望和重大贡献的。我国国画发展至今,呈现出了多元化格局的发展。今天的传统是前人的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而即使对于中国画的优秀传统也不能生搬硬套。我国的在中国传统的绘画技艺与西方绘画的交融和传承中,让中国传统山水画得以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今天独具风格的现代山水画。这些都要得益于独具风格的山水画大师,他们用他们的作品证明了中国画的创新发展。

多元化;交融;创新发展;独具风格

创新并不是凭空创出来的,不能以怪异为创新,创新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深入观察和研究客观世界,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规律,而创造出与前人不尽相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法,李可染先生说,创新在文化方面有两个内涵:一个是继承,一个是发展。它们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对传统中最优秀的东西要吸收。人类几千年文化是世世代代在研究、在创造的,是“接力赛”,并不是从某一点开始的;对腐朽,不符合今天要求的要扬弃,要符合今天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客观时代的需要,不以任何人的主观需要为标准。

下面我以几位二十世纪中国画家作品为例,具体分析这一观点。

一、吴冠中

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基本上都综合了西画与中国画之精髓。作品往往以点线造型,创自己的独解。

他的山水画有一种中国传统山水的意味,但是从构图方面来说,却是有异于传统。就如他曾经的一幅在苗族所绘的山水,画面中心集中在上部分,画面主要以山石为主,几乎占了画面的三分之二,山石上面是房屋和林木,表达出一种浓厚的北方风土生活气息。

吴冠中先生敢于创新,敢于对客观对象进行大胆取舍、概括和再创造,这正是我们作为学习中国画所必须要有的决心。

二、齐白石

齐白石先生作品一直是我比较欣赏和崇拜的。他的作品居多以大写意为主,却为现代中国绘画史上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善于创新,在他的画面里永远都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和他那童真的心灵。

齐白石先生画的虾名扬于海内外。从笔墨上讲,齐白石先生大胆在笔墨上加以改革,将虾的壳和虾的透明体表现的凌厉尽致。不同于传统画虾的单调,将虾的组合和动作画得更为传神,生动。这正是我们作为学生学习中国画所要有的观察和热爱生活热情。

白石先生画的山水作品较少。均以大写意为主,画面简洁但却意味深重。山水构图上比较独特新异,不呆板,前树后山的布局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笔墨上说,轻重,虚实对比比较强烈。造型有些夸张,但却意味深远。画面充满着自由主义的乡土气息。

总之,在齐白石先生身上我们不仅要学习对生活热爱之情,也要学习那颗保持对生活童真的心灵,以及善于观察,大胆创新的精神。

三、黄宾虹

黄宾虹先生的作品和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一样,都是别具风格。特别是他的山水画在变法后更具有鲜明的笔墨铸魂特点,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崭新的个人风格。黄宾虹先生的作品别开一面,将中国画推向了一个新高峰,成为一代宗师。

先生变法前的山水,画面带有传统的中国画意味。构图比较传统,用笔用墨稳重,结构比较严谨,着色淡雅。是严格按照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要求来作画,带有浓烈的传统特色、浓厚的审美内涵。

先生变法后的山水画,画面浑厚,很显然比变法前多了一些主观的东西,整个画面大气磅礴,气势宏伟,笔墨浑厚圆润,彰显气势。同时整个画面又与生活密切相关,山前的房屋和树,让整个画面除了浑厚磅礴更增添一份灵气。

在黄宾虹身上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热爱艺术的绘画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晚年变法才让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得以创新,得以有个人特色。这需要一辈子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决心才能做到。这个是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作为学生,就应该不忘学习,总结前人经验,用于自己的作品绘画中。

四、李可染

李可染先生的作品也有其个人特色,他喜欢用黑色,形成独具风格的黑色基本色调,给人一种凄迷的感觉。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单纯到丰富,再从丰富归于单纯,他的山水画具有那个年代鲜明的时代特色。

先生有名的代表作——《万山红遍》,观察整幅画,都是以红色为主,似有一种“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大面积的红山李可染先生都是用朱砂完成,给人一种秋色韵味。从构图上说,左边的瀑布给右边的山村添了几分谧静感,这谧静又与整幅画的火红形成对比,带给人很多遐想。

《雨后夕阳图》是李可染先生典型的采用大面积黑色构图的一幅作品。整幅画构图上也异于中国传统山水画,整幅面给人以一种逆光的感觉,气势磅礴。山间流淌的小溪还有河边的村落以及河上的桥梁无疑给画面增添了一份惬意感。河与黑山形成鲜明的明暗对比,让山更黑,河更亮。

在李可染身上,我们看到鲜明的个人特色。在中国传统山水画基础上学以致用,形成自己独具一别的风格。

五、总结与体会

总结前几位大师独具风格的优秀作品后,我们不难看出,学习中国画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但是贵在坚持,贵在有自己的想法,要不畏艰苦,在打好基础上要勇于大胆创新,才会有所建树。时代在发展,世界在融合,中国的传统艺术也要走出大门,笔墨当随时代,有创新才会有进步,我们要发扬李可染“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的精神,立足于现代社会生活,从传统出发,借鉴吸收外来美术的优秀成份,推陈出新是中国画以创新求发展的途径,徐悲鸿、李可染、林风眠、傅抱石等国画家的成就证实了这一点,他们都不同程度借鉴了西画,既继承了传统又突破了传统,他们的画属于“现代国画”。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中国画才会生机勃勃。具有民族特点、时代感、个性,对艺术的真诚流露是每件艺术品成功的标志。

中国画的现代化,创造新的富于现代感的民族风格,是个艰巨而伟大的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

作为一批年轻的学子,在很多东西尚未定形之际,应该多学习、多思考,发扬前辈们“精于勤”、“深于思”的“苦学”精神,把握正确的学习思路和方向,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艺术的道路走的更远。推陈出新,使民族文化艺术得以有新的发展。

[1]吴冠中.笔墨等于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2]张仃.守住中国画的底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李可染黄宾虹齐白石
黄宾虹《致昂青信札》
雨浥红蕖冉冉香
·齐白石
灿然一灯——再读黄宾虹笔记一则
齐白石买假画
李可染:胸中丘壑,笔底烟霞
我的丈夫李可染先生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
浅析黄宾虹入蜀画作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李可染《万山红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