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学校人力资源中的“人力”要素

2017-04-15张济帆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1期
关键词:校友教职工人力

张济帆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2)

浅析学校人力资源中的“人力”要素

张济帆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2)

人力资源管理源于企业,进而借鉴应用到社会组织,在世界各国得以普遍实践。在此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管理内容。我国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研究和实践的初始阶段,从人力资源的概念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校实践发展的视角,对人力要素的进行分析,笔者认为,通行的学校人力资源基本要素界定狭义化,学校人力资源要素应涵盖学生、教师、家长、校友和社区。

人力资源;学校管理;以人为本

概念界定: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的人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总和。现在通行的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教职工的智力、体力劳动能力所进行的科学、合理得挖掘、组织、使用,为充分实现学校目标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 。显而易见,人力资源要素指的是教职工,与人力资源概念中“一定范围的人”比照,缩小了人力要素的外延,同为学校中的人,不同于企业中的人,不仅有教职工,甚至还有学生。

一、学生是学校人力资源的核心要素

学生是学校这一组织的“人”,这与人力资源指“一定范围的人”相符合,其次,学生是公办学校最具有发展可能的群体,其劳动能力的最终结果是衡量一所公办学校的根本指标。

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回答了三个问题:一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通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来培养。学校发展的目标,一言以蔽之,“立德树人”,就是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学生是学校人力资源的核心要素。

在通行的学校人力资源理解下,人力资源管理始终只是对教职工进行的组织和使用,无疑忽视了学生自我发展欲求和自我发展能力。近几年,学校虽然开始重视“学生发展指导”教育,但学生被学校置于被动受教的地位仍未改变,学校重应试轻德育的思想和行为大行其道。以课堂为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始终难以实现,教师满堂灌或个人展示现象一直难以改变,实质是忽视和颠倒了学生是学校人力资源核心要素这一根本事实。现在学校发展的一个痼疾是生源大战,各校为抢占优质生源无所不用其极。但在教育过程中,普遍的现象是,没有将学生放在发展的主体位置,没有形成学生的自我发展过程,没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没有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质上学生还是视为学校发展、教师业绩的工具。而漠视学生是鲜活生命的个体,是具有发展愿望、具有发展能力的主体,颠倒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自然不会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条件,事实上阻碍了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学校因学生而存在。学生就是学校人力资源的第一要素,学校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围绕学生发展设计和组织,从而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反之,缘木求鱼,教师工作日益标准化(统一教案)和体力化(加工作量、课时量);或饮鸩止渴,通过生源掠夺形成学校短期的升学率来掩盖教育质量的整体低下。因此,只有将学生视为学校人力资源的核心人力,才会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真正实现学校发展。

二、教师是学校人力资源的基础要素

天地君亲师,从春秋以来绵延数千年的尊师沿袭,是中华民族的对教师的敬畏和尊崇,折射着每一个家庭对子女经由“人文化成”而成为有文化教养的人的期望。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学记》)一个教师要让学生“亲”“尊”“敬”,从而“信”“奉”“效”,显然需要人格、学识和力行示范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薪火相传,文明如江海浩瀚奔腾延绵不息,教师群体功不可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以来,无数先辈也用生动而鲜活的生命向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立下了为人师者的标准。

2014年9月9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强调全国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这样说来,要让学生从灵魂深处对教师产生敬畏和尊崇,不止需要传统的沿袭,更需要教师有人格、情操、学识和行为世范的力行,需要教师成为或力争成为“四有”教师,热爱教育,为学生创造幸福。现在教师的培养有专门的师范学校,教师的从业有专门的资格证考试,但无论培养还是准入,都是“纸上得来”,除学识外,其它很难说真的符合教师的标准。因而,学校要实现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对教职工管理的目标首先是让教师成为真正的教师,实现教职工的发展,使教职工热爱教育,成为有人格、有情操、有学识、力行世范的教师,成为时代要求的“四有”教师。这是作为学校人力资源基本“人力”要素的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状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教师提升素养的一种路径,也是应有的职业状态。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视野,读书可以潜移默化一个人的生命状态,读书应成为一个教师应有的生活状态和职业状态。教育是慢的事业,决不能盲目冒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的发展是这样,教职工的发展也是这样。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对教职工的设计、组织和使用,就是要为教职工的发展创造时间和空间,同时让教师发展成为自我需求,并不断实现发展。反之,以浮躁的心理和行为对待教育,竭泽而渔,教师一味地体力劳动只会使教育事倍功半;缘木求鱼,只会背离教育本质,贻误学生,妄谈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看似赢得了今天,殊不知让学生失去了未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只有成为真正的教师,教育才会有灵魂,教育才会有生命。教育过程中,学生才会真正实现个体生命发展过程中的需要欲求。

因而,在学校人力资源的教职工管理过程中,让教师成为真正的教师,成为追求卓越的教师是管理的根本。诸如“量化考核”“绩效管理” 等管理倒是其次。古人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这个道理。

三、家长是学校人力资源必须关注的要素

古人讲“子不教,父之过”,埃里希·弗罗德在《爱的艺术》中说,父母是让孩子懂得爱和如何爱的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主要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孩子首先接受的教育是父母给予的家庭教育,情感、习惯、责任的形成首先源自家庭的启蒙教育和养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这些都在论述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作用。而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往往关注学前的家庭启蒙教育,而将学校教育理所当然地交给了学校。一方面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结果,另一方面和社会的负面效应(诸如信仰缺失、破坏规则、没有责任和担当、缺乏爱心和怜悯与同情、是非观念和羞耻耻感淡薄等)一起消费学校对学生的积极教育。父母过度或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结果,主要原因是社会选拨功能的单一事实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父母缺少介入学校教育的能力。父母和社会负面效应一起消费学生成长的正面发展,是因为父母对公共规则的漠视和破坏,缺失信仰、责任或丧失积极的生活状态。

学校教育要破除独木难当的困局,就得将学生家长视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人力资源要素,通过有效管理,让家长时时关注孩子成长,让父母和社会的积极因素与学校教育产生合力,使学生的成长有学校-家庭-社会的延续性。要让父母成为学生发展的积极因素,学校不妨开办家长学校,或积极参与社会举办的公益性家长学校,让家长懂教育,能适时而有效地加入到学校教育并承担学校教育延伸至家庭的责任;要让父母成为学生发展的积极因素,就要在学校教育中想到家长,让学生的父母参与到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中,让家长和学生一起经历教育的过程、体验教育的真善美和分享学生成长的喜悦。而不是做裁判或观众;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要让父母成为学生发展的积极因素,学校就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广开言路,让家长为孩子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可行性发展思路和方法,进而通过学校的协调组织,形成学校—学生—家长的学校教育生态,形成家长和学生与学校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共同分享的教育格局。

四、校友和社区是学校人力资源的开放性要素

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这是古代书院的一副对联,一方面说明社会担当服务社会是读书人家国情怀,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和教育二位一体,共荣共生。现代教育提供开放性,在强调学校服务社区、社会的同时,重视社区、社会力量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校友,因教育的经历,对学校有着不因时间和空间影响的赤子情怀,他们关注着学校的发展,并愿为学校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但一般学校更多关注在校学生,关注校友也往往是知名校友。东莞中学提出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也就包括为校友的发展提供交流发展的平台,以学校为纽带为校友提供了一系列活动,让校友再发展的同时也为学校教育丰富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途径和策略,其核心作用是让学生教育具有了过去—现在—将来的鲜活图景。让学生聆听过去而珍惜现在,立足现在的成长,为了理想的未来。因而,有校友的学校是完整的教育,是温暖的教育,是大手拉小手的教育,是共同发展的教育。

社区是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性要素,是基于社区对学生发展的双面性,一方面提倡学校教育要创设活动,让学生服务于社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要吸纳社区资源,既要为学校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学校教育有延伸性氛围,也要让社区的客观存在为学校教育引入客观现实的丰富性资源。

小结

学校发展根本在于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管理的核心是让教师成为真正的教师,父母、校友、社区是学校教育完成学生的发展的客观存在,无疑是学校教育必须关注的要素。学校教育只有正视它们,通过全员的共同研究和实践,才能实现学校教育的真正发展。

[1]唐代盛,李敏,边慧敏. 中国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制度策略[J]. 中国行政管理,2015,(01):62-67. 2017-09-03.

[2]埃里希·弗罗姆.爱的艺术[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译者: 赵正国,2008-11-01

张济帆(1973.10-),男,汉,陕西西安,硕士研究生,陕西师范大学,行政管理方向。

猜你喜欢

校友教职工人力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校友风采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校友风采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