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论基础、落实困境与对策
2017-04-15毕鸿昌
毕鸿昌
绿色发展:理论基础、落实困境与对策
毕鸿昌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绿色发展理论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源泉,在吸收借鉴西方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贯彻落实绿色发展面临着四个困境,在经济建设层面,发展转型困难重重;政治生态层面,腐败治理任重道远;文化培育层面,公民素质有待提高;社会发展层面,城市发展亟需转变。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需要从转变绿色经济模式、打造绿色政治生态、构建绿色社会文化和形成绿色城市道路四个维度出发,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发展; 系统结构; 协调合作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粗犷的发展模式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成为我国全面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环境容量日益减少、人与自然生态矛盾日益尖锐的严峻形势下,坚持绿色发展无疑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1]这也是绿色发展首次被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并加以系统化。绿色发展超越了传统的生态环境领域的局限,进而涵盖了国家经济建设、政治生态文明、公民文化培育和社会城市发展等多个层面。本文在探讨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对落实绿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尝试为破解这些难题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一、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1.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智慧,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宝贵而深刻的启示。“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和谐整体的自然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2]世间万物皆“天”所生,上天不仅有好生之德,而且默默无闻、自然而然地运行。其后汉代的董仲舒,宋明理学的程朱学派、陆王学派进一步论证了“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都应该遵循统一的规律,最终达到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道教作为全球唯一以自然大道为信仰对象的宗教,天然地与自然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3]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于得道成仙与体道合真,在生活境界上并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是提出了回归自然的主张,在名川大山中找寻“洞天福地”,感悟自然之灵。为了长生成仙,道教认为需要兼修内外丹,通过服食丹药巩固体内内丹,实现肉身与自然沟通。另外,佛教也强调天人和谐,提出了“依正不二”的命题。佛教用“三世间”论断来囊括人、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认为要实现“三世间”的协调统一,需要遵从“依正不二”的原则。“依正”是指“依报”(环境)和“正报”(生命主体),“依正不二”强调生命与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生命主体的存在要靠自然界的健康存在来维持,人类只有和自然环境融合,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4]
虽然这些传统的生态观点存在着认识片面和主观臆断等不足,但其所体现的萌芽状态下古人们尊重自然规律,注意保持人与自然平衡的生态思想仍具有一定的价值,而这正是绿色发展的传统文化底蕴。
2. 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源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虽然未形成系统成熟的理论,但有许多深刻的生态思想散见于他们的经典著作中,这些观念为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方面,绿色发展将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与注重人的受动性结合起来。在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环境下,马克思与恩格斯敏锐地意识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违背了自然规律,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必须“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5]同时,恩格斯还认为,如果不能很好地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不协调,就会出现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现象,对人类正常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绿色发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自然基础和实践基础上生成和发展的规律论。一方面,马克思与恩格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人的肉体生活和人的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6]主张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为前提,人类的永续发展离不开可持续的自然。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也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认为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统一,“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7]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人、社会和自然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相互联系,形成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辩证关系。
3. 吸收西方发展的经验教训
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如果仅就生态环境对政治的影响而言,生态环境在政治实践中的位置经历了“中心—边缘—中心”的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8]
古希腊时期,受限于低下的生产能力与认知水平,人们敬畏自然,渴望得到自然的庇佑。政治哲学家也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论证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就是理想的国家状态。其学生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进一步探讨了人口数量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的问题。国土规模“应当以足使它的居民能够过上闲暇的生活为度”;地理环境的选择应考虑到国家的安全问题,“应该是敌军难于进入而居者却容易外出”的地方。[9]这些可以说是古代生态政治哲学典型的朴素形态。
工业革命以来,理性主义成为西方意识形态的主流,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情绪降至冰点。政治家们、思想家们和执政者们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生态的严重破坏和环境的急剧退化。二十世纪50年代后,在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爆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对国家安全和公民健康产生巨大威胁。而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所披露的现状,犹如一声春雷惊醒了麻木的公众。随之而来的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绿色运动率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蔓延到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绿色政治浪潮自此走上前台。加利福利亚议会的民主党领导人杰西·昂鲁认为,这场运动从政治上看,“生态学已经变成‘母亲’这个词的政治代名词”。[10]自此,生态环境问题正式进入当代西方政治运动的中心。
总而言之,绿色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源泉,吸收借鉴西方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的最新理论成果,对解决新时期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面临的困境
绿色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的创新理念,明确了新形势下完成第一要务的重点领域,为我国在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但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 在绿色经济建设层面,经济发展转型任重道远
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目前进入了工业化提速、城市化加速的中后期阶段。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征,一是以高污染、高消耗为标志的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意味着资源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破坏进一步加剧。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导致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大规模地进入购置汽车、住房等大宗商品的消费时代,推动了重化工业的发展,由此必然导致资源环境的压力。二是城市化加速发展,导致城市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进一步加剧。城市作为人类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资源消耗的主要场所。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城市居民的基本生存需求和发展需要,国家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扩大工业生产规模,由此必然带来能源的大量消耗,资源环境容量及其承载压力进一步加大,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矛盾与冲突将更加凸显。三是单一的能源结构对我国能源安全结构和绿色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先天性的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仍处于高碳结构,十分不利用我国的绿色发展。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石油与天然气短缺。由于经济的快速扩张,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对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目标的绿色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这种资源禀赋和能源结构,也给我国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带来了特殊的难题。
2. 在绿色文化培育层面,公民素质与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公民作为国家治理与社会运转的元单位,在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公民消费行为对落实绿色发展的影响深远,一方面,公民的日常消费行为可能会引起一部分的环境问题,购买高油耗的汽车,购买无环保标志的产品等,在浪费资源的同时也不利于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市场具有逐利性,公民的购买意愿选择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方向,如果公民能自觉绿色消费,无疑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水平大幅提高,公民素质也随之逐渐提升,但仍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素质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公民在消费观念、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依然存在着“非绿色”的问题。首先,公民对环境与环保的满意度过低,生活质量不高。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城市居民认为城市环境问题比较严重,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这表明超过半数的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觉醒,可对于行动的主体和自身的行为等方面存在认识片面的问题。其次,公民掌握的环保知识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有待加强。部分受教育水平不高的公民对与一些污染名词,比如“大气破坏”“臭氧层空洞”等不甚了解,而所知道的一些环保方法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同时,公民在个人利益与环境保护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大部分公民选择保护私人利益而忽视环保,阻碍了政府的环保政策落实。最明显的是,虽然“限塑令”是利国利民的政策,但是居民仍然存在私自大量免费使用的现象。公民环保意识和自身素质的不足使得在社会层面上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缺乏原子化个体支撑,难以真正落地生根。
3. 在社会发展层面,存在城市地位与规划的不协调问题
随着“新绿色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许多国家开始探讨如何更好地将“绿色”嵌入到社会治理过程中。城市作为当今社会治理中最重要的单位之一,绿色发展在城市规划与治理中的落实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治理的整体格局。因此,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是在社会领域落实绿色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现阶段,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与治理体系中存在着许多“非绿色”问题。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消耗了全国31.2%的生活用水和52%的电量;31个省会城市(含直辖市) 拥有全国9.8% 的人口,但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占全国的16.1% 、17.4%和14.9%。[11]水资源方面,中国城市的缺水问题尤为突出。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个城市处于严重缺水状态。[12]同时,城市的土地和空气的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在城市规划的层面上,领导的意愿对城市的规划影响偏大,而领导由于任期等原因导致了城市规划缺乏连贯性。部分城市的管理者对城市发展及功能定位方面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没有结合城市的区位优势及实际水平,而是照抄照搬一些成功城市的模式,再加上自己的价值偏好制定出城市发展规划,严重违背了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在城市的治理过程中,我国政府仍旧沿用着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缺乏与社会公众、企业机构等利益主体的沟通协商,难以实现政府、企业、公众的环保需求的有效对接,导致在制定和执行城市绿色发展战略面临着主体单一和表达不畅的困境。
三、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对策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绿色发展洞悉发展规律、深察民生福祉、彰显执政担当,是全体人民在发展问题上的“最大公约数”之一。实现绿色发展的系统结构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模式、政治生态建设、人民生活方式、城市规划理念上协调合作,形成发展合力,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1.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变绿色经济模式
当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受到了资源匮乏和生态恶化的掣肘,面临着后继乏力、成本激增的严峻形势。因此,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成为我国踏上绿色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首先,政府需要在尊重市场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履行好经济调节和再次分配职责。政府通过强调绿色环保在税制的地位与作用,利用税收的杠杆作用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改革,从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政府对企业的评判标准适当增加环保的比例,企业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若想继续壮大发展,必然不断增强以绿色技术为核心的竞争力,从而在整个市场内形成“绿色竞争”的氛围。同时,地方政府应根据地方具体情况制定污染检测体系,明确地区的环境承受力,并以此确定企业的排污容积,但允许企业之间排污量的交易,形成“整体严格,部分灵活”的排污体系。
其次,激发助推经济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活力。当代人遭遇的生态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是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与管理理念的恶果。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有能力解决生态问题。所以,技术层面上探索一条科技型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势在必行。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大对高科技的投入,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加快科技的转换效率,提高科技的运用时效,进而消除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
最后,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国家环保责任意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经济发展体系,通过与它们沟通交流,可以吸收借鉴它们的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不断完善我国的治理模式。此外,需要继续积极参加国际环保组织会议等活动,不仅可以充分展现中国的大国气度,履行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义务,也有利于国际机构组织等第三方客观了解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情况,消除误会,并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2.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核心在于打造绿色政治生态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绿色政治生态环境。
首先,加强中国共产党在反腐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13]一方面,需要强化党内监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发挥党内民主,当下要稳步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探索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党代表作用、改进党内选举、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的有效制度形式,健全群众参与、舆论监督、社会评价等制度规定,为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提供制度保证。[14]
其次,构建反腐制度体系,实现制度反腐。一要制定专门针对腐败的法律法规,参考现行党纪条规、行政规章,将其中合理的部分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使反腐工作真正纳入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理的法治轨道,改变过往运动式反腐的非常规现象。二要提高立法的质量。由于部分法律囿于当时的各种主客观情势,并且立法者自身素质不高、法律认识不足等原因,我国现行的法律存在着总体质量不高和数量繁杂重复的问题。三要实现司法独立。反腐工作由于牵扯的利益主体范围广泛,极易受到权力阶层的干预。在检察机关和法院侦办腐败案件过程中,要凸显司法权的地位与权威,为反腐败执法创造良好的相对独立的“司法空间”。
最后,利用先进的科技,为社会和公众监督提供技术支撑。我国在外部监督方面存在着一些准入障碍,社会和公民难以通过正规的渠道参与监督过程,政府与公民之间存在信任危机。为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政府需要以“互联网+”为思维导向,主动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运用于信访举报、行政审批、投诉反馈等行政环节,降低社会和公众进入政治模型的成本与难度,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15]
3.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重点在于构建绿色社会文化
城市居民具有较高的绿色环保意识是绿色社会文化得到推广和认可的前提。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公民绿色环保意识的提升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紧密相关。
首先,提升绿色发展理论支撑力,为提高公民素质提供文化土壤。人类面临的全球生态危机,不仅是生产方式与科学技术的难题,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因此,社会科学需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他生态文明理论的系统全面研究,运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绿色发展的实践。另一方面,要重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结合具体国情加以宣传,拉近与普通公众的距离,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其次,形成以国家为主导,多方参与的宣传教育模式。信息化时代下,现代传媒和传统传媒在不断改变着人类的方方面面。通过媒体宣传有利于环保意识和环保理念渗透到公民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积极的态度。不仅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视节目和公益广告等传统媒体宣传,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层面需要加强环保意识的理念输送,对于不同的学龄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社会人,所需要履行的义务与责任,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最后,重视NGO与社区的力量,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社区作为现今社会的基层单位,绝大多数个体都生活在社区之中,社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社区可以与NGO合作,欢迎NGO的志愿者到社区中举办知识讲座和开展趣味活动等,逐渐提高社区居民的绿色环保意识。同时,基层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奖惩机制,调动居民的环保积极性。
4.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难点在于形成绿色城市道路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因此,“十三五”期间的城镇化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在城市发展层面上,合理规划建设低碳城市,提升城市生态宜居水平加快低碳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从宏观层面确定低碳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制定和完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低碳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标准与依据。通过市场化运作完善多元化的城市基础设施融资体制,建立多层次的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机制,制定可行性强的建筑节能标准及公共系统节能运行方案,转变为以新型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强低碳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与自主创新,加大低碳科技专项财政投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16]
在城市规划层面上,政府要实现规划理念和方法上的不断创新,增强规划的科学性,不断完善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保证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还要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等多种因素,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和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主动邀请城市居民、被规划企事业单位、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且规划经过批准后要严格执行,保证规划的连贯性,防止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
在城市治理层面上,政府要健全依法决策的体制机制,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明确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法定程序的作用,坚持协调各方共同推动城市发展,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最后,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的时候,要全面落实问责制度,对做出不利于城市健康发展决策的主体进行问责,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四、结语
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创新。绿色发展不仅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础,还是未来中国实现永续发展的思想保障。因此,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构建生态发展体系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文明发展新路。
[1] 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xuexi/n/- 2015/1112/c385474-27806216.html
[2] 论语·孟子[M].刘宏章,乔清举,校注.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0:133.
[3] 史向前.道教的人生追求与环境保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5-18.
[4] 张秉福.中国传统生态及其现代价值[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2):120-12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9.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8] 王建明.生态环境问题何以成为政治问题:西方政治生态哲学视野[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60-64.
[9]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356-357.
[10][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
[11] 国务院.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中国环境年鉴2010.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门.2015年中国城市环境评估报告[R],2015:34.
[13] 中华网:http://news.china.com/domesticgd/- 10000159/20161027/23823178_4.html.
[14] 王世谊.当代中国反腐问题探析[J].新视野,2011(1):55-58.
[15] 许青云.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内涵、意义及实现途径[J].学习论坛,2012(12):25-27.
[16] 黄羿,杨蕾,王小兴,夏斌.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17):55-59.
责任编辑:林淑周
2016-12-20
毕鸿昌(1994-),男,江西九江人,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城镇化与基层治理研究。
D922.68
A
1674-1072(2017)01-0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