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期刊主编谈翻译论文写作和发表

2017-04-15

翻译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选题稿件投稿

白 玲

新疆大学

翻译期刊主编谈翻译论文写作和发表

白 玲

新疆大学

本文是对《上海翻译》主编何刚强教授和《翻译界》主编马会娟教授的访谈。访谈就这两个期刊的办刊宗旨、主要栏目、特色栏目、如何科学选取研究选题、如何在研究中寻找创新点、论文创新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等进行了阐述,以促进学界对翻译研究论文撰写和科研创新的了解。

翻译学;《上海翻译》;《翻译界》

2016年12月17日,由中国外文局培训中心(全国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基地)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共同主办的“2016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本次会议围绕“协作、创新、融合”,以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针对翻译的院校教育与后院校教育、“一带一路”视野下复语翻译人才培养、翻译课程设置、口笔译教学模式创新、专门领域翻译人才培养、翻译技术与人才培养等论题开展研讨。来自全国翻译教育界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和一线授课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在“与主编面对面”专场,会议主办方邀请到了翻译界的两位主编,复旦大学何刚强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马会娟教授与参会学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下面,笔者就这次访谈内容做了记录整理,以促进学界对翻译研究论文撰写和科研创新的了解。

问1:请两位主编简要介绍一下贵刊,包括办刊宗旨、主要栏目和特色栏目等。

《上海翻译》主编:《上海翻译》创刊于1986年,由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主办。方梦之先生长期担任《上海翻译》主编,为这本学术期刊呕心沥血,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三年多前,我接任主编后,在继承《上海翻译》办刊传统的基础上,又对办刊的理念进行了新的阐述,我们的宗旨是:“探究译道、切磋译艺、聚焦应用、引领实践、倡导争鸣、助推教研、修辞立诚、广纳雅言”。《上海翻译》的主要栏目有:应用翻译理论与实践探讨、科技翻译问题研究、经贸翻译交流、各种非文学翻译方法与技巧讨论;另外还有文化与翻译、翻译教学、词语译研、译家研究等不定期栏目;目前又整合增设了典籍译研、翻译技术(管理)、术语天地、教学园地等栏目。

《翻译界》主编:《翻译界》是一本新杂志。“翻译学”学科现在是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与“英语语言文学”并列。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53所高校设置了本科翻译专业(BTI),215所高校招收翻译硕士(MTI),20余所高校招收翻译学博士。然而,与翻译学科的发展不相称的是,我国学术界专业翻译研究期刊却是寥寥可数。在此情况下,北京外国语大学创办了《翻译界》。《翻译界》的办刊宗旨为“鼓励原创研究,兼顾理论与实践,服务学术与社会”,主要栏目包括翻译理论、翻译教学、口译研究、中外语言比较与翻译研究、中外文化比较与翻译研究、翻译研究方法、语言行业与翻译技术研究、书评、访谈、学术动态等。中国知网(CNKI)已经全文收录《翻译界》论文。

问2:请问《上海翻译》主编,现在国内各种学术期刊种类、数目都非常多,我们做学术研究、期刊出刊的目的是什么呢?

《上海翻译》主编:《中国翻译》《上海翻译》等都是以翻译冠名的学术期刊,应该说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现在,我们新的《翻译界》又进来了,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一个期刊从创立到持续办下去,它的任务实际上是很艰巨的。《上海翻译》理论与实践兼顾,更注重应用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现在我们中国的翻译研究、中国的翻译事业,已经今非昔比了。我们原来一部翻译史是外面的东西翻进来的一部历史,现在我们逐步要把我们的东西翻出去,这个是新的历史篇章的开始。新的篇章开始以后,它的翻译理论、它的理念、它的一套做法等都将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技术上、表现在操作层面上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反映在我们理论的思考上恐怕是更加重要。

我们的学术期刊应该更加强调“学术性”和“原创研究”,并且要“与国际接轨”,学术期刊如果是按照这个思路去做的话,它的任务是很艰巨的,但是,它的前途是非常好的。

问3:《翻译界》是一本新创刊的杂志,请问马教授,这本杂志在录用稿件时对作者的学历、职称等有什么要求吗?

《翻译界》主编:《翻译界》在录用稿件方面,不会以作者的学历或职称高低来看论文,我们更看重论文的内容和质量。我们约稿的很多专家都是翻译界的学术大咖,治学严谨,对文字要求很高。同时,我们也非常欢迎青年教师,特别是在读的博士生投稿。因为学校要求等原因,青年教师或博士生一般都愿意把稿子投到一些级别更高的刊物,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个人认为,青年研究者如果在一般的刊物投稿,不仅成功率更高些,而且也能得到编辑更多的帮助。投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学术论文写作的过程。

问4:请问两位主编,论文发表有时间限制时,比如,有的老师等着论文发表后评职称,能否和贵刊的编辑沟通,加快审稿效率?

《上海翻译》主编:《上海翻译》严格遵守初审、二审、终审的三审匿名评审审稿流程,若三个月没有答复,就请自行处理。一般来说,立意新、构思佳、质量高的稿件发表还是相对较快的。稿件立意还行,但质量不是特别好的,还需再改,发表时间会相对较长一些。有的稿件可能没有合适的栏目,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收集到足够设立一个栏目的稿件数才能发表。

《翻译界》主编:由于《翻译界》是新办期刊,前两期多为专家约稿。作为同行匿名评审学术期刊,本刊严格遵循初审、二审、终审的审稿流程。对于内容有新意、论证科学严谨、语言质量高的稿件我们一般会三周内向作者发录用通知;对于立意新颖,但写作语言和行文规范都仍有问题的稿子,我们会尽快提出审稿意见,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论文,直至符合刊物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稿子,比如仅仅是翻译经验之谈、内容缺乏新意、语言文字粗糙、字数不够的稿件,我们一般也会在一个月内通知作者。

问5:请问两位主编,贵刊最欢迎什么样的稿件呢?

《上海翻译》主编:简要来讲,最受青睐的稿件有如下特点:第一,确实为比较成熟的学术思考结晶,而不是明显带着功利色彩而写就的文字。前者思考较周密,谋篇较合理,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主见,对自己所讨论的相关论题有比较多的了解,作者的阅读面广,材料积累扎实全面,相关的文献资料详实,所写的内容对业界同仁确有一定的启发或借鉴价值。换言之,稿件投来不是纯粹出于某种功利目的,而主要是出于学术兴趣;第二,写作态度认真,反映出作者的治学比较严谨。这种态度主要表现在:文章引用的观点和例证等均言出有据,经得起核查,而不是二手引申或不负责任的道听途说,更不是自己的杜撰甚至是抄袭或剽窃。第三,行文妥帖,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有一定的可读性。可读性现在是普遍被人忽视的问题。中国人写文章的传统是要有一定的文采,落笔成文的东西与口述或口语是有区别的,文字表达不能太随意,或太口语化。第四,来稿的英文题目与英文摘要一定要事先下功夫琢磨,要符合英语语言规范。我们非常欢迎有新颖观点、有独到见解、有理论高度、论证详实的高质量原创文章。

《翻译界》主编:作为专门的学术性翻译研究刊物,《翻译界》旨在为译界学人搭建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展示翻译研究的学术前沿成果。本刊自创办以来,得到了国内外翻译学界的大力支持,收到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来稿,其中不乏内容新颖、有独到见解的好文章。本刊特别强调学术性和原创研究,鼓励译界学人就特定议题各抒己见,尤其欢迎填补当前研究空白以及与国际接轨的热点话题的研讨与商榷,推动翻译学科的发展和繁荣。《翻译界》欢迎理论思辨性、实证性研究和综述性研究论文。实证性研究应注意研究问题的价值和意义,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综述性论文在对某一个话题进行全面综述的基础上,应指出该话题目前研究已取得的成绩、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问6:青年学者们在做研究时如何选取科学的研究选题?

《上海翻译》主编:做研究一定要有选题,好的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选题很重要的是要有“问题意识”,也就是要能找到可以值得研究的地方。“问题意识”不但能促使人们不断发现问题,还能促使人们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到有新的发现。选题要有价值,要有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学术价值。选题要新颖,而且要有可行性。论文选题最好具体一些。对于七千字上下的文章我提倡“小题大做”。对于青年学者而言,主要还是要注重在读书中思考,重视阅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再酝酿腹稿,继而动笔。

《翻译界》主编:一篇好的论文离不开一个好的研究选题。而如何选择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题目与一个人的学术积累和科研意识密切相关。建议青年学者、青年教师、博士生们在平时应关注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研究焦点和热点,提高自己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此外,平时要关注与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相关的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论文,从中得到论文选题的“灵感”。要养成定期阅读论文的好习惯。至少每周或每月有计划地阅读一些论文,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为自己以后写论文和做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要经常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论文,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在阅读别人的论文时,不仅要认真研读其内容,同时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好的论文的写作方法。只有通过读文章,我们才能学会写文章,这对广大青年学者尤其如此。积极参与或关注跟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及时了解学术研究动态,主动争取一切机会多与同行专家交流学习。“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道理。

问7:如何在科学研究中寻找创新点?创新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上海翻译》主编:学术创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前期一定要有扎实的学术积淀。笼统来讲,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理论和方法上。就是能提出经得起考量的新的论述和观点,能贡献出经得起推敲和验证的研究方法,能提出经得起推敲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这些都要建立在前期扎扎实实的积累和大量的阅读之上的。具体来说,选题从观点、题目到材料,论证方法全是新的。也可以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从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还可以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新论证已有的课题,从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也可以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人们的知识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在翻译研究中我们也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用新的角度和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过去的命题,从而得出新的观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人们对信息的检索和收集也越来越方便,翻译研究者们可以用新的材料来论述过去的观点,从而得出新的结论,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外,研究从观点、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并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如翻译研究中被人忽视的领域或被人忽略的环节,当然,这对研究者来说要求就比较高了。

《翻译界》主编:学术研究要有创新,首先需要前期学术积累,可以说做研究和写论文都是“厚积薄发”,也是实现研究创新的前提。一个好的研究者需要经常关注国内外翻译研究期刊,了解当前翻译研究的趋势和热点话题。有时,翻译研究初学者对发现问题的过程认识不够,往往急于求成,而忽略了研究内容或题目的确定是一个反复探索反复论证的过程。要想选题创新,研究者需要在扎实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选题。选题没有研究价值,创新无从谈起。正如何刚强教授所说,学术创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一个人耐得住寂寞,潜心读书,认真写作。科研创新没有捷径可走。

问8:期刊论文写作,最需要注意什么?

《上海翻译》主编:一般来说,编辑部最看重的是论文的选题和论证,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不重要。选题前沿、立意新颖、论述严谨、行文缜密、写作规范的文章总是深受编辑和同行评审专家喜欢的。

论文的选题要有原创性。文章应具体,能做到小题大做。论文文笔要好,论文质量要高。论文的主题要符合所投期刊的栏目,否则无从发表。相当数量的学术研究文章存在做学术的态度不严谨的倾向,有的甚至根本不尊重学术研究最起码的规则;文字粗糙、引文马虎、张冠李戴、人云亦云,甚至郢书燕说,这些现象还比较普遍;许多撰文者缺乏对文字文化的敬畏,缺乏对相关事件或论点进行认真考证的耐心,因而稿件往往经不起推敲。更有投稿人完全丧失道德底线,剽窃抄袭,改头换面拼凑文章。我们鼓励并特别欢迎对已经刊载的文章发表评说与展开争鸣,因为这样的评论与争鸣本身就是对已刊文章学术严谨性的检验。当然,这种评说与争鸣应注意要做到有理有据,心平气和,言辞不能太极端。

此外,论文写作的格式也很重要。论文的范式一定要符合所投期刊的要求。学术话语体系要清晰,术语要规范。文章内容要前后连贯。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避免学术不端行为。总之,坚守学术严谨的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关乎守住一份学术杂志的生命线,因而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翻译界》主编:除了以上何教授的建议外,我个人认为青年学者应该避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要避免题目太大。题目过大,文章容易流入空泛,很难将问题分析得透彻、深入。二要避免为写论文而写论文,生搬硬套一个理论来写论文。写论文要从问题出发,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套用一个可能并不相关也不适合的理论来谈翻译现象;三是避免研究内容缺乏新意,对于前人已反复探讨、并已有定论的问题,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去为此浪费时间和精力。季羡林曾说过:“没有新意,不要写论文”;四是要注意语言的表达问题和学术规范问题。“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同样适合论文写作,但很多青年学者却经常忽略了这个问题。可以说,期刊主编眼里的好论文不仅题目要小,因为小题目才可以做深做透;内容要新,内容有新意才能吸引读者,才能为本学科做贡献;而且还要语言流畅、表达清楚,符合学术规范。

问9:请结合自己多年的审稿经验,谈谈期刊论文投稿时需要注意的其他事项,例如,想要给贵刊投稿,您有什么建议?

《上海翻译》主编:关于期刊论文投稿需要注意的事项,前面已多有谈及。这里我再补充几点:不论写论文还是投稿,都要注意文章的选题是否有新意、有价值。此外,要注意格式、字数等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该刊物要求。参考文献和引用别人观点或文字时,是否符合学术规范。投稿要有耐心和毅力,反复修改,不怕拒稿,直至成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只有仔细斟酌,做到逐字逐句精准凝练,才能使文章经得起推敲,也是对自己学术成果负责的一种表现。

《翻译界》主编:同意何教授的意见。我这里仅补充一点,投稿前作者不妨先对文章做一番自我审核,包括对内容、逻辑和文字等方面的修改。如果能够将文章做冷处理(隔一段时间后再修改)后再投稿,可能会更好,因为过一段时间后再阅读自己的文章,很容易发现文章中的问题。当然,对于编辑及外审专家给出的意见,更是要虚心学习,认真修改,争取使论文得到进一步完善。

白玲,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在读博士生,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专业:翻译学。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

作者电子邮箱:bailing@bfsu.edu.cn

猜你喜欢

选题稿件投稿
诚挚期待您的投稿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投稿要求
投稿选登
欢迎投稿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