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的“股对”韵律探析
2017-04-15郑超群
郑超群
八股文的“股对”韵律探析
郑超群*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八股文的“股对”是其文章主体部分,常被认为是“扩大了的律诗的对句”。与严格的对偶不同,其“股对”更多地讲究意对,它不仅富有鲜明的形式美,而且富含和谐的韵律美。“股对”的韵律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音步节奏的对称性;其二,平仄调配的和谐性;其三,声韵组合的一致性。
八股文;股对;韵律;音步;平仄
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文体,从其产生到现代,批判之声不绝于耳,但真正问起“八股文”为何物,相信很多人都不甚了然。显然,这不符合我们对于历史上发生过的、现实生活中存在过的东西应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其实,正如启功(1991)41所言:“‘八股’是一种文章形式的名称,它本身并无善恶之可言,只是被明清统治者曾用它来做约束士子思想的工具,同时他们又在这种文章形式中加上些个繁琐苛刻的要求。由积弊引起的谑谥,不但对这种文体不负责,还可以说它是这种文体本身被人加上的冤案。”的确,如果我们能抛开历史“先入为主”的成见,从文体美学的角度来分析,八股文自有其独特的魅力。正如周作人(1991)所说:“八股不但是集合古今骈散的精华,凡是从汉字的特别性质演出的一切微妙的游艺也都包括在内,所以我们说它是中国文学的结晶,实在是没有一丝一毫的虚假。”仅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八股文所体现出来的语言魅力,就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绝非那么一无是处。这一点,从八股文的韵律分析就可窥见一斑。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八股文“股对”的韵律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八股文,并由此对八股文作出更公允的评价。
一、“股对”的整体概况
八股文的“股对”是其文章主体部分,亦是精华部分。其内容主要是围绕文章主旨,层层深入、面面俱到地阐发对经义的理解;其形式特点是骈散兼行,注重排比对仗,正如张中行(2000)指出:“所谓八股,专看一股,如起比上,散行,是唐宋八大家;及至向下看,起比下,虽仍散行而处处与起比上对称,又化为《文选》。真是岂不妙哉。”当然,与传统的四六文相比,八股文的对偶并非那么严格,吴承学(2000)指出:“八股文的对偶有时非常宽松,甚至连字数也可以参差,只要意对就行。如果与四六文严格的对偶比较,我们不妨称之为散文化的对偶。”《清代八股文译注》中共有96对“股对”,为较客观地比较“股对”,我们根据“出股”与“对股”的结构协调性,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完全和谐型”:我们以“宽对”为标准,只要出股与对股存在有对应句,且每句字数相当,结构大体相对,即定义为“完全和谐型”,而不计较个别句子词性是否对应工整,结构是否一致。
[例1] 然究其全,虽有难竟之业;(《吾十有五 二句》第一股)
而溯其始,先有养正之功。(《吾十有五 二句》第二股)
[例2] 君臣当琐尾流离之日,身全而君乃可图;我思襄牛从行而后,武子固弗有身矣。然使忠不朴、几不沈,或以过激为招尤,则身且莫保,何有于君?而当日不然也。不知之知,知存于愚,而臣得不辱,主所赖以无忧也。彼以一死塞责,而无补于君父之君忠者,愚能若斯与?(《宁武子邦 一节》第三股)
国事值危急存亡之秋,君全而国庶可复。我思纳饘赂医之时,武子固惟知有君矣。然使虑不远、谋不藏,或以事泄而致偾,则君且不免,奚有于国?而当日又不然也。似愚不愚,愚隐其智,而主得无忧,邦且赖以终保也。彼以轻尝误君,而无救于家国之危者,愚可并论与?(《宁武子邦 一节》第四股)
例1的出股与对股对应极其工整,“然”与“而”相对,都为连词;“究其全”与“溯其始”都为动宾短语,“难竟之业”与“养正之功”都是定中结构的“四字格”。例2则句与句大致一一相对,尽管加点字“襄牛从行而后”和“纳饘赂医之时”的词性结构不完全对应,但我们觉得八股文的股对是跟骈句有所区别的,骈句是前后句相对,而八股文的“股对”是散文段落对应散文段落,难度必然增加,因此出现个别句子的对应没那么工整应该说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我们从“宽对”出发,将这两种类型都定义为“完全和谐型”。此类“股对”在八股文中也占了绝大多数,共85对,占了总数的88.5%。
二是“大体和谐型”:此类是指“出股”与“对股”的个别句式字数、结构等有较大差异,但其他句子按“宽对”标准,则可协调。
[例3]然则其有欲,而即可以遂其欲,则行义达道,古人固为隐符其素志。然仕在即道在,欲之深而恶既随之矣。彼夫枉道求合,虽累累在望,若若在悬,只为仕途之捷径。揆诸古人之心,又其所痛斥者耳。(《古之人未尝不欲 二句》第五股)
若夫有其欲,而未可以遂其欲,则致君泽民,古人要亦徒抱此虚想。乃有所欲,旋其所恶,仕之中未可忘夫道也。苟其违道干进,即佌佌有屋,簌簌有谷,实拂仕官之常经。审诸古人之隐,又其所共绝者耳。(《古之人未尝不欲 二句》第六股)
将例3中的“出股”与“对股”相比,除了加点句有较大差异外,其余句子的结构和句型都一一相对,我们把其定义为“大体和谐型”,这样的例子在搜集的材料中有8对,占了总数的8.3%。
三是“完全不和谐型”:此类是指“出股”与“对股”的句子完全无法一一对应。
[例4]今夫四达不悖者,物情之满极而畅也。一曲可通者,物理之渐渍而致也。原泉之水,无始小而倏大之形,无乍著而即盛之势,亦无有浅深无等、广狭无度、远近无序,而突如其来之事。其为一坎欤,其为二坎欤,其为三坎欤,井井然有次第而不紊。惟不舍而科以盈,亦惟其盈科而水渐以进焉耳。(《原泉混混 四句》 第五股)
吾闻之,丘陵学山而不至于山,为其画也;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为其进也。夫水而不进则已矣,进则见其潆洄而荡漾也,旋见其汪洋而恣肆也;见其大经而小纬也,旋见其春朝而夏宗也。盖水不独以科为渐进之程,而直以海为究极之区,放乎四海,是殆众科之水,所由会同而不舍者。庶几其发而收乎?(《原泉混混 四句》第六股)
例4是《原泉混混 四句》的第五股、第六股,但属于“股对”中的特例,出股与对股的句式完全不对称,在搜集的材料中,共3例是这种情况。
总的来说,“完全和谐型”及“大体和谐型”在句式的工整上都是可以接受的股对类型,在八股文中占了绝大多数,而“完全不和谐”的股对只是特例,在96对中只有3对,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可见,受诗歌、骈文等文体的影响,八股文“股对”绝大多数是对偶成文的,极富形式特色。
二、“股对”的韵律特点
(一)音步节奏的对称性
吴翔(2008)64在谈到事物的形态美时指出:“当对称用于声学音乐甚至文学诗歌非几何对象时,对称性同样具有韵律美感。”“中国诗词如七律五绝,还有传统对联等,都因其具有对称性而韵味无穷。”八股文的“股对”常被认为是“扩大了的律诗的对句”(汪小洋 等,2003)或“带有骈文特征的长对偶句的写作”(龚笃清,2006)。所以相对整个篇章而言,对称韵律美在“股对”部分就表现得尤为突出,本节主要从音步划分出发看其对称性。
上文我们已按结构的对称性,将《清代八股文译注》中的96对“股对”进行了分类,显然对于“完全和谐型”和“大体和谐型”,“出股”与“对股”的音步划分,应该是完全一致或大体一致的。(以下分析所用篇目,可详见“附录”)
例5是《有美玉于斯》的第三、四股,“出股”与“对股”的词句对应极其工整,属于“完全和谐型”的股对。如“有于盛时,延喜纪功,昭华纪绩,名自称荣于帝世”的对应句为“有于衰时,垂棘争奇,蓝田争贵,质能独裕于地灵”,两句不仅字数一样,相对应词句的词性、语法功能等也基本一致。“盛时”与“衰时”皆为名词;“延喜”“昭华”“垂棘”“蓝田”是化用典故的玉名,都为名词,作主语;“纪功”“纪绩”“争奇”“争贵”皆为动宾短语,作谓语;“名”与“质”为名词,作主语;“称荣于”与“独裕于”都是动词性结构;“帝世”与“地灵”为名词。两股中其他词句的结构分析也可以此类推,不再一一赘述。因为对应词句的语法结构完全一致,所以类似这样“完全和谐型”的股对,自然其每一句的音步划分、节奏类型也完全一致。例6摘自《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但与例5不同的是,其“出股”与“对股”的词句结构并非完全一致,如“皆由于寝门之内,无以相渐,而乖谬之余,有以相及耳”的对应句为“总由于闲家之道,不足以相统,而渎乱之气,不能以骤涤耳”。其中“无以”“有以”可看作古汉语的复音虚词,而与之对应的“不能以”“不足以”是三音节短语。尽管如此,其小部分的差异不影响段落整体的音步划分,即前后两股段落的音步划分是大体一致的(详见附录)。以上两种情况在八股文“股对”中占了绝大多数。如果说前两个例子是从股对是否对应工整看音步划分是否对称一致,那么例7则是从音步划分的一致性看股对是否对应工整。两股句子音步划分完全不一致,则股对显然也不是一一对应的,但这种情况在搜集的八股文“股对”中是极为少见的。可见,由于“出股”与“对股”的结构对应工整导致的音步节奏的对称性是普遍存在的。单看一股,由音节周期组成的音步,调节着整体段落的内在节奏,合看两股,句句音步节奏类型一致则体现了汉语独有的对称韵律美。
(二)平仄调配的和谐性
八股文常被誉为具有“古文气脉,时文声调”,“古文气脉”是指单就一段落而言,其多用散句,具有古文的特征;而就两段整体而言,又对偶成文,注重字句的平仄协调,即所谓的“时文声调”。其平仄调配的和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句间平仄往往相间
[例8] 横览仄七十仄有二国中平,或踵事仄而增华平,或守贞平而抱朴仄。于此仄而尽改仄其习尚仄志殊平,岂不仄快然平无憾仄哉!而无如平不可得仄矣。夫事仄惟过焉平者,倍觉平神怆仄耳。即令仄转奢平为俭仄,吾犹虑仄草昧之风平,不宜于平文物仄声明平之世仄。孰意仄繁华平日积仄,渐且仄渎乱仄其等威平,而犹觉平简陋者仄之庶乎可原平也。以伤心平之故仄,而深平降格仄之思平。予安能平忍而平与此终古仄也。(《奢则不孙 一章》第五股)
旷观平二百仄四十年间平,或爱仄丘园平之束帛仄,或致仄炳蔚仄之文章平。于此仄而各反仄乎风气之偏平,岂不仄畅然平志满仄哉!而无如平未易期平矣。夫患仄惟小焉平者,犹可仄徐图平耳。假令仄变俭仄为奢平,吾知其平骄盈之势仄,必且荡仄章程平执物仄之闲平。孰若仄浑朴仄自安平,尚未仄至形平其僭越仄,则殊讶仄侈泰者仄之绝无可恕仄也。以偏胜仄之端平,而作仄权衡平之论仄。人独仄何心平而不为转移平也。(《奢则不孙 一章》第六股)
例8摘自《奢则不孙 一章》,两股对偶正文,上股从横向的空间维度(周朝七十二个诸侯国)分析奢侈放纵之弊;下股从纵向的时间维度(《春秋》两百四十年间)分析简单俭朴之弊。上述例子的“句间平仄调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股中如有对偶句,其平仄往往对应工整,如“或踵事仄而增华平”与“或守贞平而抱朴仄”两句平仄相间;其次,正如启功(1991)58所言:“按汉语的文学作品,包括诗赋词曲,乃至四字匾额,作为音调的细胞,或是最小的单位,常是两个字为一个盒子。两个盒子叠放时,上个的底如是仄,下个的底宜是平,三盒叠放时,三个底宜是‘仄平仄’或‘平仄平’。”例如,“草昧之风”“文物声明”中“昧风”“物明”是仄平,“骄盈之势”“权衡之论”中“盈势”“衡论”是平仄。“即令转奢为俭”中“令奢俭”是仄平仄,“而深降格之思”中“深格思”是平仄平。正因如此,如果我们把句中重要节奏点的平仄标出,发现其往往是平仄相配的。可见,八股文的“股对”吸收律诗的格调,注重句间的平仄相间,整个语流平仄错落有致,使我们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铿锵悦耳。
2.句尾平仄往往相对
为较为客观分析句尾字平仄的整体情况,我们对“股对”的句尾字作了搜集整理。因为是分析相对应词句的句尾字平仄情况,所以,我们以八股文中“完全和谐型”及“大体和谐型”的“股对”为研究对象,共搜集了83对“股对”的804组句尾字,关于组字的确定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对于“完全和谐型”的股对,我们采取“一一对应”的原则确定组字。如:
[例9] 讼兴于多欲,多欲则多求,往往相凌相夺,而至于不可禁。尝观乾喉饮酒,衅起无端,而乡陵诟谇之声,由兹而启,亦风俗之忧也。王者有府修事和之术,而家使之给,人使之足,将闾阎朝夕之谋,皆宽然自裕,而廉耻生矣。廉耻生则重犯典,重犯典则慆淫之意以消,而勃谿相向者谁乎! (《必也使无讼乎》第三股)
讼繁于多欺,多欺则多奸,往往相诈相虞,而至于不可测。尝见雀角鼠牙,眚生无妄,而吏胥文致之术,得行其间,亦致教之缺也。王者有推心置腹之忱,而德使之厚,气使之平,将里巷嬉游之辈,皆蔼然可亲,而仁让作矣。仁让作则知慕义,知慕义则奸宄之谋以息,而矫虔相胜者谁乎!(《必也使无讼乎》第四股)
例9是《必也使无讼乎》的第三、四股,句句结构、词性、语气等都对应工整,我们确定尾字个数时就采取“一一对应”的原则,确定以下18对“组字”:欲-欺;求-奸;夺-虞;禁-测;酒-牙;端-妄;声-术;启-间;也-也;术-忱;给-厚;足-平;谋-辈;欲-亲;矣-矣;典-义;消-息;乎-乎。
对于“大体和谐型”的股对,我们只以对称句子确定“组字”。
[例10] 意气犹外袭之端,而信则相见以性。一动念而鬼神鉴之,一矢口而肝胆示之,联以性,非饬以情,信之所为,无欲而通也。(《人而无信》第一股)
智术皆后起之具,而信则各返其天。忘机能,狎鸥鹭,中孚且格豚鱼。动以天,不凿以人。信之所为,持源而往也。(《人而无信》第二股)
例10的“股对”除加点句外,大体对应。我们确定“组字”时暂且忽略个别不对称句,确定了5对组字:短-具;性-天;性-天;情-人;也-也。
八股文的句尾“组字”要么相同,要么不同,通过对804对“组字”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句尾字相同的“组字”共225组,其中同字虚词占了186组;句尾字不同的“组字”共597组,其中平仄相对的有378组,占了总数的63.3%。也就是说,八股文相对两股的句尾字,除了小部分因语气表达需要以同一虚词结尾外,绝大部分尾字不同,其中在不同的尾字中,平仄相对占了大半部分,试举以下两例:
[例11] 修己治人之学,事事默寄于藐躬,而顾必以年哀气盛,遂以有用之精神,半消磨于自暇自逸之中。此则所甚惜也。夫人生之德业何常?而童年之居诸易迈。故删订犹待异日,而好古即在此时。念兹在兹,正不敢以昧厥向往,误入歧途也。缅肄业于初服,觉此际之口诵心维。夫固舍是而无他属矣。(《吾十有五 二节》第三股)
明体达用之学,在在关切于方寸,而顾必以冲龄伊始,遂以有为之功力,半坐疾废于以嬉以游之际,此则所以可俱也。夫我生之刻励何尽?而幼稚之光阴难留。故赞修犹俟他年,而敏求已在此日。释兹在兹,又何敢以偶尔殆荒,虚度岁月也。溯好修于髫年,觉此日之殚精竭虑。夫固舍是而无他适矣。(《吾十有五 二句》第四股)
[例12] 谐媚半出于性成。当未言、未色、未恭之先,而人已爱增之故,一一已喻其微。则术以客而愈工,时常欲借仁人君子之色笑,以自文其非。而计无所施,不得不与孔壬尸过,吉士相违。(《巧言令色足恭》第四股)
诈伪辄开于私智。当将言、将色、将恭之顷,而物理亲疏之原,事事已穷其极,则情以过而愈失。间尝欲鄙衣冠视听之尊严,以自行其便。而恶无可掩,安得不以罪议《青绳》、愆参《相鼠》?(《巧言令色足恭》第五股)
按“组字”的确定原则,例11共出现15对“组字”:学-学;躬-寸;盛-始;神-力;中-际;也-也;常-尽;迈-留;日-日;兹-兹;往-荒;也-也;服-年;维-虑;矣-矣。除了同字结尾的6组(学-学;也-也;日-日;兹-兹;也-也;矣-矣)及“盛-始”组平仄相同外,其余各组的平仄均一一相对。例12是《巧言令色足恭》的第四股、第五股,依据“组字”的确定原则,共有10对“组字”:成-智;先-顷;故-原;微-极;工-失;笑-言;非-便;失-掩;过-蝇;违-鼠。以上除“违-鼠”外,其余各组平仄均一一相对。总的来说,八股文的“股对”尾字尽管也存在同平或同仄的例外,但平仄相对仍是“股对”平仄调配的主流,这是士子们主观安排的结果,体现了强烈的韵律意识。
3.相对应词句的平仄往往相对。
[例13]强干弱枝,谋臣误进权宜之策。深刻所中,而民气伤,君子以为非社稷之福也。勿剪除之,而富贵之,何患乎闻乐拊心。(《君子笃于亲 一节》第一股)
怜新弃故,英主弗念栉沐之劳。荣落无常,而民望失,君子以为是风俗之忧也。勿播弃之,而保全之,庶免于寒盟陨涕(《君子笃于亲 一节》第二股)
[例14]先王调质文以致用,每多经营尽善之规。以多为贵,以少为贵。礼乐属大事,确然按名分而著中庁。(《奢则不孙 一章》第一股)
圣贤综华实以咸宜,并无彼此互权之说。不敢不及,不敢有加。制度数大端,皎然端风俗而归中正。(《奢则不孙 一章》第二股)
以上两例中“出股”与“对股”的句型结构大致对应工整,如果我们把例13中相应词语节奏点的平仄标出,发现其往往平仄相对:强干仄弱枝平-怜新平弃故仄;谋臣平-英主仄;权宜平之策仄-栉沐仄之劳平;深刻仄所中仄-荣落仄无常平;气伤平-望失仄;社稷仄之福仄-风俗仄之忧平;闻乐仄拊心平-寒盟平陨涕仄。例14中相对应词句的平仄情况为:先平王平-圣仄贤平;质仄文平-华平实仄;致仄用仄-咸平宜平;尽仄善仄-互仄权平;规平-说仄;礼仄乐仄-制仄度仄;大平事仄-大平端平;按仄-端平;名平分仄-风平俗仄;著仄-归平;中平庁平-中平正仄。则除“礼乐-制度;名分-风俗”这两组外,其他词语均平仄相对。
(三)声韵组合的一致性
声韵组合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出股”与“对股”相对应的词句往往不避重复上,即士子们往往有意使用相同的词句,不仅增强语意,而且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声韵协调,形成重复韵律。
[例15] 或者讼未至而为之弭,一切严其禁令,此酷吏之所为。有讼而雍于闻,非无讼也。(《必也使无讼乎》第五股)
或者讼已至而为之讳,一切隳其制防,此暗主之所为。有讼而漏于网,非无讼也。(《必也使无讼乎》第六股》
[例16] 有时天地之所不及,吾以直养者补其憾,而中和建极,吾气昭位育之殊功。(《以直养而 二句》第九股)
有时天地之所待裁,吾以直养者合其撰,而上下同流,吾气体覄载之极量。(《以直养而 二句》第十股)
例15中,作者使用了相同的句式“或者讼X至而为之X,一切X其XX,此XX之所为。有讼而X于X,非无讼也”分析了“非无讼”的两种情况。“出股”与“对股”共62个字,只变更了18个字,重复词句占了总数的70%以上。例16摘自《以直养而 二句》,两股共58个字,其中出股与对股使用相同词句的共30个字,占了一半以上。在八股文中类似这样的“股对”的比比皆是,这种布局不仅调节了“出股”与“对股”的对称结构,而且使声韵相同的词句在一定范围内有规律地重复再现,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声韵律。这种声韵律使声音回环往复,从而有效地调节了语段的节奏韵律,使段落读起来朗朗上口。
三、结语
正如上文所述,八股文的“股对”是“长对联式的写作”,其韵律特点主要体现在“音步节奏的对称性”“平仄调配的和谐性”及“声韵组合的一致性”这三个方面。“音步节奏的对称性”是指绝大多数的“股对”由于“出股”与“对股”结构的“完全和谐”或“大体和谐”而表现出的音步划分的整齐对称,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两股音步划分是否对称检验其“股对”是否一一对应工整。“平仄调配的和谐性”主要是指“股对”句间节奏点的平仄往往相间,且两股句尾字的平仄以及相对应词句的平仄往往相对,这就使得单看一股,其平仄抑扬顿挫,合看两股,其平仄错落有致。“声韵的一致性”主要是指“出股”与“对股”往往有意使用相同的词句形成特殊的段落反复,从而使相同的声韵在一定范围内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形成声韵律,调节着整体段落的节奏。因此,八股文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罪不可赦”,仅从文学审美或者语言审美的角度看它,就有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绝非那么“一无是处”。对于这一曾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文体,我们应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精神,继承八股文的写作手法,使其语言艺术魅力得到发扬。
龚笃清.2006.明代八股文史探[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47.
启功.1991.说八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3).
启功.2009.启功全集:第1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2.
吴承学.2000.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23.
吴翔.2008.设计形态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64.
汪小洋,孔庆茂.2005.科举文体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02.
张中行. 2000.《说八股》补微,说八股[M].北京:中华书局:63.
周作人.1991.论八股文[G]//知堂小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赵基耀,等.2011.清代八股文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附录:
[例5] 有于/盛时,延喜/纪功,昭华/纪绩,名自/称荣于/帝世。天球/在序,弘璧/在房,宝更/珍异于/王朝。玉/自有/真符,非/世得/而/证其有/也。则/性秉/阳精,何非/天纵/奇观,以希有/而/矜品格?(《有美玉于斯》第三股)
有于/衰时,垂棘/争奇,蓝田/争贵,质能/独裕于/地灵。卞和/得遇,结绿/得名,品亦/不魔于/人杰。玉/岂无/通变,非/世得/而/拘其有/也。则/姿凝/坚白,何非/大成/德器,以真有/而/发馨香?(《有美玉于斯》第四股) [例6] 今夫/扶/济世安民/之材,而/不能于/父子昆弟/之间,始终/无憾,甚且/同根/之/相煎/也。论者/或/缘其/经营征缮,大造/于国,而/予之/以恕词,不知/其/规模/粗立,民物/粗安,而治/不进于/三代者,皆由于/寝门/之内,无以/相渐,而/乖谬之余,有以/相及/耳。古之人/欲/有为于国,而/先于/其家/之人。所以/重华/治绩,肇始在/成邑成都,而其/实则/烝乂克谐,观型厘降/者,有以/树之/风声/而已。(《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第三股)
且夫/抱/励精求治/之愿,而/不免/受/宦官宫妾/之愚,终始/异辙,甚且/艳妻/之/扇处/也。论者/或缘其/琐尾流离,凶于/而国,而/委咎于/左右,不知/其/疮痍/渐平,蛊惑/既去,而仍/无望于/郅隆者,总由于/闲家/之道,不足以/相统,而/渎乱之气,不能以/骤涤/耳。古之人/欲/振兴于国,而/先于/其家/之人。所以/六周/归命,观感在/《江汜》、《汝坟》,而其/实则/叶于《关雎》、兆于《麟趾》/者,有以/立之/模范/而已。(《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第四股)
[例7] 其身为明德新民之身,其诣为内圣外王之诣。学之量无可亏,学之蕴无可外,学之功亦无体立而用不行。而吾学之盈虚,正可静验焉,以建极于天下。(《学而优则仕》第一股)
仕优则学。夫仕之优,原非学出也。而顾可急于求仕,以自怠其学哉。(《学而优则仕》第二股)
Rhythms of “Parallel Arguments” in Eight-part Essays
ZHENG Chao-qu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Fujian)
As main parts of eight-part essay, “parallel arguments” are often considered as “couplets of expanded regulated verses”. Unlike strict antithesis, they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correctness of meanings. Apart from their distinctive linguistic forms, they are also rich in wonderful harmonious rhythms. The prosodic characteristics of “parallel arguments” are mainly reflected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symmetric foot rhythm, harmonious tonal patterns and consistent initial-final combinations.
Eight-part essay;parallel arguments; rhythm; foot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7.01.12
I222
A
1004-4310(2017)01-0066-06
2016-10-23
郑超群(1990- ),女,福建闽侯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汉语音韵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