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预习 实效教学
2017-04-15龙秋媚
龙秋媚
【摘要】培养预习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课堂效率。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有效的预习是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有效 预习目标 方法 形式 监控 有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96-02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应把是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兴趣、是否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学生是否养成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等作为评价教学有效性的依据。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培养预习能力,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端正预习態度,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发展。
一、设定预习目标 服务课堂教学
根据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预习目标。在低年段主要是单词和对话的预习,侧重对新知识的初步感知。在中年段主要是对话和阅读的预习,侧重对新知识的初步理解。在高年段主要是综合运用的预习,侧重对新知识的初步掌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预习目标。单词的课型主要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单词有初步的、感性的理解。预习时让学生画图、制作单词卡、搜集相关图片,找一些与新单词在音、形、义方面相似的旧单词,将新单词按种类划分。对话的课型主要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文有大概的了解,预习时可以让学生找出难理解的句子、翻译对话、思考课文提出的问题、就课文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语法的课型主要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语法有粗略的认识,预习时让学生做相关的练习题并尝试从中找出规律,也可以在课文中根据老师列出的单词、词组或句型,寻找语言表述的规律及特点,以便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语法。不同的预习目标,必须根据不同的年段和教学内容来设定,这样能使预习有明确的导向,不落入可有可无的预设中,使预习的任务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保持预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预习活动的主要动力源泉,强化预习环节,必须注重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把预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让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提高课堂教学。
1.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好处。通过师生交谈、生生交谈、小组活动、兴趣活动等方式举行学习方法交流会,也通过典型引路,让优生现身说法,谈个人体会感想。还利用学校或班级的黑板报、学习园地宣传预习的好处,使学生们能认识到,预习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使英语学习更轻松。
2.设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建立各种激励机智,让学生不断有成就感。如可以给预习做得好的同学奖励,完成一次预习任务加一颗星,根据各人的得星数,定期评选班级预习之星,授予荣誉称号。也可以采用加分比赛、奖励小奖品等方法去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3.分层布置预习,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科学地设计预习作业。不同的预习要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降低门槛,教师可以让他们把课文读熟,标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句;对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搜集有关资料,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尝试自己解决一些问题。采取分层布置预习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
4.预习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预习的综合能力。要使预习收到有效、长效,可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有不同的预习布置。如:根据单词、对话课文、语法等不同的课型去布置不同的预习形式、方法。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预习的综合能力。
5.优化预习方法,强化预习效果。预习要达到有效并长效,教师要注意优化预习方法,强化预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优化预习方法,有时圈圈画画,有时写写贴贴,有时说说唱唱,不断给学生以新面孔,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持续。
三、授予预习方法 增强课堂实效
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必须切实就是简易、实用、有趣、有效的方法。
1.听听读读,整体理解感知。预习新课时一定要教给学生先听听录音,读一读,整体感知新课,理解新知。听听读读,一般要求学生在家里进行,那就要争取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借助家长力量,督促学生在家做好听读新课的预习,在校制定检查机制,成立检查小组,严格督促。
2.点点画画,使用统一符号。预习新课和生词时,教师要教给学生用笔点出生词和画出新的句型,让学生在点画的过程中加深对生词和新句型的理解。教师还要教给学生点画的方法,规定统一的点画格式。如:生词统一用方框“□”的格式框出来,句型用曲线“ ”的格式画线,疑难的句型就用三角号“△”标记起来。
3.写写记记,强化单词记忆。 生词的预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尝试用写写记记的方法去自学。在预习生词时,学生先抄抄单词,在抄写中要求边抄边读边记,这样可以强化单词的记忆。
4.做做画画,利用课程资源。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大多数的话题贴近我们的生活,在预习的时候常布置学生做一些与课文话题有关的项目、画一些相关的图片、制作一些相关的表格、模型,为新课教学的活动做好准备。老师要在课堂上做示范,教会他们怎样做,如何画,或者让学生小组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做画的预习作业。
5.找找看看,收集课外资料。找找就是上网寻找与预习相关的内容,看看就是看一些有关的课外书籍,广泛收集资料,为英语学习服务。如在学习《Our Future Jobs》,教师先布置学生上网或查字词典,寻找更多的或自己喜欢的职业名称,在课堂上进行活动时,教师要求学生用职业名称去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有了预习的前提,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谈,能用上自己喜欢的职业去进行语言交际活动,使这节课的学习达到老师预设的效果。
不同的预习方法有不同的预习效果,尽管方法不同,但是只要方法得当,在课堂上都能发挥其有效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丰富预习形式 深化课堂教学
1.独立预习与合作预习相结合。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多采取独立预习与合作预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前预习。除了要求学生个人预习外,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预习,这样既能挖掘个人内在的潜能,又能培养小组的合作精神,更有利于学生人人參与预习的全过程。在教学动物园话题时,教师要求学生4人或2人小组准备有关动物图片,查阅动物的英文名称,并用英语描述两种动物的外形及习性;预习课文、查阅生词、理解课文对话意思,并将疑难点做一份笔记;讨论Do you think it is good for animals to stay in cages? Why or why not?等。学生们都按照教师的布置去完成了预习任务并讨论和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在课堂上学生不仅学得轻松,参与的热情很高,而且能学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2.静态预习与动态预习相结合。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进行静态的预习,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动态预习。如:在学习一日三餐的时间时,学生在找生词和重点、疑难句子时采取静态预习,制作时间的钟点和一日三餐的美食图片就采取动态预习。这样动静结合,既有趣又实在,使学生乐此不疲。
3.巩固预习与拓展预习相结合。在一日三餐的时间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制作时间的钟点模型、查找世界各地时区差,进行巩固的预习;还布置学生对英美人一天三餐时间的查寻,同时也对英美人的一天三餐食品的查找、记录,开展了拓展的预习。在课堂上,学生用自制的时间钟点模型和查找了解到的世界各地时区差来进行复习问答操练,从而使学生的预习在课堂上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教学的延伸拓展中,学生运用预习中收集到的英美人一天三餐的时间和食品进行语言的交流活动,使学生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使语言拓展达到高潮。
丰富预习形式,使学生的预习在课堂上预为教而致用,预为学而致用,使预习的效果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其实效,同时深化了课堂教学。
五、落实预习监控 促进课堂发展
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其组织管理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率,教师对学生预习的组织管理是教学的有效保障。及时检查,才能保证预习的有效性:预习检查包括课外的检查和课堂的检查。课外检查包括:家长检查,四人小组检查,大组检查。课堂检查又包括:四人小组检查,教师检查。要长期坚持才能提高预习的有效性:要使预习有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预习,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为学生持续预习和提高自学能力提供内因条件。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教师必须时时提醒学生:要做到认真细致阅读教材内容。教师还要把预习作为一项常规任务去抓,时时抓,反复抓,让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增强预习的能力。有效的预习,能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实实在在的进步和提高。
实施小学英语有效性的教学还有许多的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对每一节课的预习目标明确、预习的方法得当、对预习的内容预习透彻、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效的管理、教给学生不同的预习方法和丰富预习的形式,才能使预习更为有效率。同样,有效的课堂教学也能促进学生更为有效的预习。总而言之,有效的预习是提高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理想选择,是真正持久地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要努力探寻成功教学的策略》虞晔如
[2]《小学英语教学》于静
[3]《叶圣陶文集》叶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