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的制度框架建构与改革问题研究

2017-04-14姜林林于泉蛟赖传辉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政治制度改革

姜林林 于泉蛟 赖传辉

(大连医科大学学生处 辽宁大连 116044)

中国梦的制度框架建构与改革问题研究

姜林林 于泉蛟 赖传辉

(大连医科大学学生处 辽宁大连 116044)

中国梦反映中国人民愿望、切合中国实际,并且是具体能够实现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支撑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制度框架,具有根本性、稳固性和长期性,因而必须长期加以坚持。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灵活体现,是具体支撑中国梦不断从梦境转化为现实的动力,因此,必须不断进行改革。稳固的制度和灵活的体制,是中国梦背后的两大机制与保障。

中国梦;制度框架;改革

中国梦,以“梦”的形式来提出,从直接的角度来看,喊出了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向往,贴近每一个中国人现实的生活,因而具有最大限度的普遍性和大众性。而从间接或者说从更为实质的角度来看,中国梦既然是一种梦,是一种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心声的表征,那么,在其背后,必然要有支撑中国梦的坚实根基与根本架构,正是靠着这种坚实的根基与根本架构,中国梦才不是一种白日梦,而是一种能够实现,切实具有实践性的梦想。

那么,这里就涉及到中国梦背后的制度框架是什么?我们怎样建构中国梦的制度框架?又怎样实现中国梦制度框架的稳定与改革之间的协调关系?这是我们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思考的实质问题。

一、中国梦的内在制度框架

制度不同于体制,体制是制度的灵活表现形式,而制度则是相对稳定,具有长期性、可持续性和稳态的结构,即制度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框定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基本架构,体现着该国家、该社会的根本属性,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赖之以存在、运转的内在根据。虽然制度也是由人来制定的,必然要体现人的主观性,但制度最大的特质则是其客观性,具有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任何阶级、组织、个人不应凌驾于制度之上。如果不遵守制度所带来的规则,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会趋于不稳定,甚至出现混乱的局面。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指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得出一条重要的结论,就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造。”[1]可见,党对制度建设的重视。

那么,中国梦背后的制度基础是什么呢?中国梦之所以是中国人自己的梦,而不是其它国家的什么梦想,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梦切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当下中国社会现实的独特反映。实质来说,中国梦背后的制度框架必然是要深深的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壤之中,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反映中国人独特的内在心声。

很明显,经历历史与现实的多重检验,中国梦的制度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且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坚实建构起中国梦的制度架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2](P11)可以肯定,这些制度框定了中国梦的制度基础,奠定了中国梦可以实现的制度架构,成为支撑中国梦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相信的坚实根据。

具体而言,如果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制度最宏观的角度来界定,中国梦背后的制度基础可以综合概括为政治、经济与文化制度。

政治制度中最为根本的是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能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的制度。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西方议会、三权分立等制度是不切合中国国情的,在中国是走不通的。反过来说,如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属性就会改变,中国就会重蹈前苏联解体的覆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制度的根本,无论是中国的革命战争阶段和当下的改革建设阶段,没有党坚强而有力的领导,中国这艘大船就会失去航向,中国梦也就无从谈起。

经济制度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框定了中国经济体系的基本架构,不仅决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属性,而且激发了每一个所有制主体的市场地位。市场经济体制建构的三十多年历程表明,中国既不能全盘的公有制,更不能全盘的私有制,只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唯有如此,才能真实反映中国经济结构的实质。

文化制度,特别是文化制度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肯定,这是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核心,到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必须始终坚持。如果在最根本的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分歧,或者出现了巨大的动摇,都会激起整个中国思想界的波澜,进而带来人们内心世界的不稳定,中国梦也就会趋于破灭。所以,文化制度虽然具体不可感知,但对于中国梦的支撑却是实然存在的。

当然,中国梦背后的制度框架是一套系统,并且是各制度体系之间的综合体,以上仅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大维度予以综合概括。总之,中国梦背后的制度架构是不能改变的,必须长期坚持。制度是底线,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决定了中国梦的性质、实质、内容、以及未来能够实现。

二、中国梦制度框架的稳定与改革

既然制度本身是底线,是不容改变的,那是否意味着中国就不需要改革了呢?是否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一劳永逸了呢?其实恰恰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即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运作方式、表现形式,则是需要改革的,而且是应该经常处于改革之中的。唯有不懈地改革,破除不能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属性和根本指向的具体体制,才能够具体支撑起中国梦的现实性,才能够促使中国梦不断由梦境转化为现实。具体而言:

(一)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2](P11)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与勇气。这里内在的原因在于,政治体制改革较比其它体制改革要困难得多,因为其涉及到最为敏感的权力与利益,而一旦涉及到权力与利益时,政治体制改革就会遇到种种困难,改革起来就会相对十分缓慢。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也是在最初始的政治顶层设计上决定了政治体制下广大人民群众思想与行为的深层依据,成为人民评价各种政治事件、政府事务的标准。所以,政治体制改革牵动着每一个人的根本权利与根本利益,也是人们最为关注和始终关注的主题。从这一角度来看,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目前,针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依法治国、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各个方面,我国正在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改革。例如:“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的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用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P23-26)可以肯定,这些具体的政治体制改革会更加奠定中国梦实现的坚实基础。

(二)经济体制改革。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首先就是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无论是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城市的国企改革,以及整个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无可置疑,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着更为艰巨的困难: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产业升级,如何扩大内需,如何科学发展,如何创新驱动,等等,都决定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化。

这里,最为根本的道理在于,中国必须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一旦经济领域出现了问题,且长时间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会延伸到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就会带来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中国梦也就失去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因为,经济因素永远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3](P78-79)所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必须在经济领域要打好坚实的根基,否则一切其它政治的、文化的发展都无从谈起,也正是因为如此,经济领域必须要进行首要的经常性的变革,以促使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我国历次经济改革的基础上,更加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会议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4]这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会进一步激发每一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活力,只有努力拼搏、积极进取,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就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5]

总之,经济体制改革是所有体制改革中的基础,是支撑中国梦的根基,没有经济水平的提升,没有人们切实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梦就会成为一个虚幻的梦想。

(三)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4]这更加明确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其实,思想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历来是我党强调的一个重要领域,虽然思想文化领域的改革不如经济改革那样直接见效,也不如政治改革那样实质,但思想文化却是始终存在,而且是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能够为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如果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辩证关系的角度来看,虽然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其性质、内容、方向受制于社会存在,但人类社会之所以是人类社会,更重大的意义则在于人类社会有不同于动物界的思想文化,能够靠着思想文化导引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进一步说,没有思想文化领域对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反思、思考和认识,不首先形成一个科学的思想认识,那么,经济、政治领域的改革也会出现偏差,甚至误入歧途。所以,思想文化领域的改革至关重要,不能因为过分看重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改革而忽略思想文化领域的改革。

恩格斯晚年在总结他和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6](P695-696)。恩格斯还具体列举了宪法、法律、哲学理论、宗教、传统等各种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没有这些思想文化的因素,单靠经济这一唯一因素,人类社会是不可能实现进步与发展的。如果从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社会的科技、组织、管理、知识、信息日益丰富、复杂、系统,那么,则更需要人们具有较高水平的思想文化,否则就会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思想文化领域的改革将会日益成为我国改革的一个突出重点,也只有思想文化领域的改革才能够具体支撑人们对中国梦的深刻解读。中国梦本身就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种凝聚反映,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表征,以梦想的形式:简洁、直接、概括、浓缩,综合涵盖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当然,我国的改革也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多方面、多领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革,比如近些年来提出的社会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所有这些改革都将会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支撑中国梦不断走向现实。

三、小结

世界在变化,时代在进步,我国在发展。中国梦以崭新的形式、实质的内容彰显了新一届领导人的睿智,更是全体中国人民迫切的心声。在伟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梦背后的制度框架与体制支撑,需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梦坚不可摧的根基,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必需长期加以坚持,而不可以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是中国梦具体实现的动力,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创新性,需要常换常新,需要不断地加以改革,唯有不懈地改革,才能够具体支撑中国梦不断由梦境转化为现实。我们应厘清制度与体制之间的辩证关系,既不应封闭保守、凝固滞后,也不应打破一切、乱改乱变,在保持制度的前提下,稳扎稳打、安定有序、又好又快的进行改革,中国梦才不是遥不可及、深不可测的梦想,而是就在眼前,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梦想。

[1]习近平.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EB/OL].h郑州日报数字报,ttp://news.ifeng.com/ gundong/detail_2013_03/18/23225567_0.shtml,2016-07-21.

[2]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王萌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13-11/12/c_118113455.htm.2016-02-03.

[5]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王占峰]

D61

A

2095-0438(2017)03-0017-04

2016-09-07

姜林林(1982-),男,辽宁盘锦人,大连医科大学学生处辅导员,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于泉蛟(1980-),男,吉林柳河人,大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5年辽宁省高校统战研究课题“社会新常态下高校海归青年人才对党的领导的认同机制研究”(2015-GXTZA13);2016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哲学研究”(L16WTB013)。

猜你喜欢

政治制度改革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改革之路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改革备忘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