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探析
2017-04-14孙杰
孙 杰
(中原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 450007)
马克思价值观是马克思思想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价值观是马克思历经艰辛探索与实践而形成的,其形成过程经历了萌芽、形成与成熟三个阶段。其中,马克思价值观的萌芽阶段是在中学和大学时期,这一时期其价值立场具有理想性、抽象性的特点;马克思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是在《德法年鉴》时期,这一时期其价值立场从抽象人类转到具体的无产阶级;马克思价值观的成熟阶段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时期,这一时期其价值立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的特点。今天,认真分析和探讨马克思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可为我们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价值观提供重要参考。
一、马克思价值观的萌芽阶段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和《博士论文》是萌芽阶段的代表性著作。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作文中确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高尚情操,在博士论文中论证了自我意识的自由精神、表达了坚定的无神论观点。
(一)确立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价值理想。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作文中,就确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崇高理想,这是马克思树立自己世界观的重要起点。在这篇作文中,马克思表明了自己对于职业选择的态度。他指出,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幸福。[1]459表达了马克思卓越超群的抱负,体现了他遵循利他主义与实现个人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同时,马克思鄙视那些只贪图个人名利而选择职业的人,认为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1]459他还就人应该如何选择职业提出了建议,那就是选择能使我们获得最高尊严的、使我们深信其正确思想的、使我们接近共同目标并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1]458。可以看出,“尊严”“正确思想”“共同目标”是马克思在选择职业时考虑的关键词,表达了马克思的远大理想与崇高信念。在他看来,青年人的价值选择要与同时代人民所关心的共同目标统一起来,青年方能成为伟大之人;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青年才能成为幸福之人。那么,马克思将要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呢?就是“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的职业”[1]458。这样,马克思已基本确定了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彰显了他对未来人生的设计和追求。
(二)论证自我意识的自由精神。1835年秋,马克思进入伯恩大学,次年转入柏林大学。1837年起,马克思接近青年黑格尔派,并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员。1841年3月,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强调了理念的力量,他运用黑格尔唯心主义观点来分析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可以说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哲学研究,反映出马克思的政治观点,具有很强的学术性。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比较推崇伊壁鸠鲁,认为他在哲学上的贡献在于,用哲学取代宗教思考人生和把自然哲学发展为人生哲学[2]39—40。在他那里,“原子论作为自我意识的自然科学业已实现和完成”[1]64,可见青年马克思对伊壁鸠鲁的高度评价。马克思批判了对伊壁鸠鲁哲学的歪曲和贬低,纠正了把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等同起来的看法,指出了他们在自然哲学方面存在的差异,阐明了伊壁鸠鲁原子学说的积极意义。伊壁鸠鲁的原子学说强调了事物的偶然性,不是只受必然性的支配,为行动的自由提供可能。该原则契合了马克思当时的哲学立场。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伊壁鸠鲁“主张精神的绝对自由”,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的自由和独立,它使人摆脱了局限性,而具有独立性与自由特性。但是,马克思不赞同伊壁鸠鲁把自由理解为脱离现实世界的心灵宁静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自由是一种纯粹内心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幻想和不切实际的,“不动心”的境界。这种自由观是抽象的、唯心主义的。真正的自由通过将人和周围环境结合起来,实现这两者的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超越伊壁鸠鲁的高明之处。
(三)反对一切天上和地上的神灵。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表达了彻底的、战斗的无神论观点。他反对宗教,反对宗教对哲学和个人的压制,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直指一切天上和地上的神灵。马克思将普罗米修斯的自白“我痛恨所有的神”作为哲学的格言来宣传无神论,认为“普罗米修斯是哲学历书上最高尚的圣者与殉道者”[1]12。这里,马克思肯定了普罗米修斯的献身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不妥协的革命精神。
马克思不仅批判了旧理性主义的神学,还坚决反对黑格尔调和哲学和宗教的对立。哲学的任务是要克服非理性,使世界和人本身变得合乎理性。而宗教是非理性的,是以迷信为基础的。所以马克思反对调和哲学与宗教的对立。在马克思视域中,“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空洞的同义反复”[1]100,因此他反对一切关于神的存在的证明。此时他已开始把目光投到宗教观念和现实世界的联系上来了,不再把神的观念视为单纯主观的谬误,而是接近于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宗教。指出由于自然安排得不好、由于非理性的世界存在、由于思想不存在等原因,所以神才存在。[1]101足见马克思已试图从世界本身寻找神的观念的根源。
二、马克思价值观的形成阶段
《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形成阶段的代表性著作。“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论述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巴黎手稿》时期,马克思阐发了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途径。
(一)探讨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探讨了政治解放、人类解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政治解放是指国家摆脱宗教的束缚,从神权国家变为资产阶级政治国家。政治解放并不包括宗教解放,它不仅没有使人摆脱宗教信仰,相反它蕴涵着产生宗教信仰的基础。马克思认为:“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3]32由此可以看出,政治解放使宗教不再是国家精神,同时也使市民社会从政治中获得解放,使国家和社会即公域和私域之间的界限得到了明确的界定。但是,马克思看到了政治解放的局限性,认为它“并不是彻底的没有矛盾的解放”[1]426。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以市民社会为其世俗基础,它改变不了人们的奴役状态,个人仍然深受宗教的影响和控制。
人类解放是指把人类从一切社会、政治压迫下解放出来的社会革命。实现人类解放,就要求突破政治解放的历史局限性,消灭私有制,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与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3]11马克思还论述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1]435,只是人类解放的基础,而人类解放是政治解放发展的目标。政治解放虽然不是人类解放的最后形式,却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现代社会条件下的现实的人类解放形式。在实现人类解放的伟大历史征途中,如果没有政治解放的成果作为基础,我们就无法实现这一宏伟任务。也就是说,人类解放只有在政治解放充分实现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
(二)指明无产阶级是实现人类解放的物质力量。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阐述了由什么力量来实现人类解放的问题。马克思通过分析德国无产阶级的形成,指出了无产阶级同私有制的矛盾。因此,无产阶级没有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其利益同被压迫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无产阶级要摆脱贫困和受奴役的地位,就必须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那么它自身就不可能获得彻底解放。只有无产阶级的解放才包含着全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把无产阶级视为人类解放的“心脏”。其原因在于,无产阶级是唯一不断发展壮大的阶级,具有革命彻底性的阶级,寻求自身解放乃至全人类解放的阶级。所以马克思把德国解放的实际希望完全寄托在无产阶级身上。他认为“德国不从根本上进行革命,就不可能完成革命”[3]18。可见,只有无产阶级能够解救德国,才能实现其自身解放。
同时,无产阶级要实现人类解放,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使无产阶级这一物质武器与先进理论这一精神武器相结合。那么,无产阶级如何才能掌握先进的理论呢?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3]17—18于是,先进的革命理论就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实现全人类解放。
(三)阐发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途径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介绍了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现实路径,即扬弃“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此时的马克思仍然受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观点的影响,带有较强的哲学思辨性,但却开辟了他通向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道路。对于马克思来说,这实际上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过程。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理论的中心点。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含义是:人在劳动中丧失了类本质,劳动只是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劳动产品同人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产品虽然是工人创造的,但却归资本家所占有,工人并不是劳动产品的所有者。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越贫穷。[3]156也就是说,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相对立。二是劳动活动同人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雇佣劳动下,工人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与智力,而是一种强制性的被迫劳动。工人的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3]160。三是类本质同人的异化。由于人同劳动产品、劳动活动的异化,马克思逻辑地推论出了人同类本质的异化,人变成了丧失类本质的人。四是人同人的异化。人同人的异化表征是私有制社会中的阶级分化状态,异化劳动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资本家的淫靡奢侈和工人的极度赤贫。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揭示出物对人统治的实质是人对人的统治,从而揭示出阶级对立的对抗性关系。只有扬弃“异化劳动”,才能使无产阶级获得解放。
马克思揭示了私有制和异化劳动之间的关系。异化劳动和私有制一起存在与发展,并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异化劳动的原因是私有制;反之,异化劳动又产生私有制。因而扬弃异化劳动必然与消灭私有制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消灭私有制呢?马克思提出了他的共产主义学说。他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本身的解放,人的主体本质、主体活动的解放,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三、马克思价值观的成熟阶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是成熟阶段的代表性著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认为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价值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共产党宣言》中完整表述了共产主义价值观,确立了人的自由发展的价值理想。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蕴含的价值观思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写的一个提纲式笔记,文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并阐发了他的科学实践观思想。《提纲》实现了由目的论向实践论的转换,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4]266,标志着马克思打开了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门,闪耀出新世界观的光辉。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506该论断揭示了新旧哲学的区别:一切旧哲学的出发点是解释世界,而新哲学不仅解释世界,还进行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该论断也意味着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哲学范式的转变,这种“改变世界”不是单纯地改变外在世界,还包括改造“主观世界”,促进人自身和精神方面的发展。
马克思价值观的核心范式,在于他的科学实践观。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将实践的主体定位为现实的人、社会的人,实践是建立在社会性的人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上的感性活动。二是实践的本质是人的能动的“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化的存在方式和生命活动,是人与对象世界、主体与客体联系的媒介。三是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人类社会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离开社会实践,就无法正确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及规律。所以,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人们才能创造价值。人们通过实践,不仅创造客体价值,达到“改变世界为我所用”之目的,同时也使自身获得价值,实现主体价值。正是实践,促进了人的需要和能力的提升,实现了人的价值的生成和发展,促进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价值观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合作而成的划时代的标志性著作,标志着唯物史观的诞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的“价值思想在哲学批判中产生,在唯物史观创立的基础上形成,它不仅从‘现实的个人’的视域,对人的本质等作出了新的诠释,而且从政治学哲学高度和实践维度,探究价值的创生与评价,考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彰显其对人的价值诉求的极大关注”[5]387。
关于价值主体的阐述。“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价值观的出发点,又是价值活动的主体。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加以理解[6]124—126:第一,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是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的有机统一。第二,现实的个人是感性的个人。马克思指出,这里所说的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3]524。这些个人从事的是感性活动,这些感性活动又是现实个人的基础。第三,现实的个人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个人。在马克思视域中,这种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3]524劳动和实践生成现实的个人,只有从实践中才能看到活生生现实的个人和历史的个人。第四,现实的个人是创造价值活动的主体。价值是主体人和外在客体的统一,离开现实的个人,价值就无从产生。
关于人的解放的阐述。马克思认为,人们每次都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7]507。人们所能获得的自由的大小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人的自由都是相对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压抑,已经具有了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这就意味着要进行共产主义革命,才能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在马克思看来,个人解放和人类解放是一致的。“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571马克思阐明了实现人的解放的途径。
(三)《共产党宣言》蕴含的价值观思想。《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奠基之作,也是马克思价值观的实践纲领。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表达了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阐发了无产阶级实现这一理想的价值选择。
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不懈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展望共产主义新社会。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是没有自由的,相反,资本却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8]46同时,工人的尊严和价值也受到蔑视和贬低,“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8]38,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只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8]46。可见,工人不仅没有自由、尊严和价值,其自身发展也是畸形的。因此,针对这种状况,工人阶级唯有奋起反抗,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获得彻底解放。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做了最初的设想:那将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8]53。这里,马克思把每个个人的自由发展视为共产主义的重要特征。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时,每个人的发展才是全面和真实的,每个人才是独立的个人,才是社会的主人。而且,马克思还指明了消灭私有制,实现政治解放、经济解放与社会解放的现实路径。可以说,马克思价值观是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积极扬弃,它在《资本论》《反杜林论》中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价值观成熟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向全世界宣告了自己的价值理想及实现这一理想的现实路径,为无产阶级开展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迄今的世界历史实践证明,《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罗燕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1833—1844)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李德顺.价值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 陈玉君.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