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7-04-14吕智远杨广柱
□吕智远 杨广柱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吕智远 杨广柱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越来越完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人格,促进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全面发展。当前大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失衡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人格发展;影响因素;对策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场所,高校是大学生人格发展和成长成熟的重要阶段,人格培育和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教育目标,主要是对学生的素质、品质和价值进行引导和塑造的一种教育。大学生人格培育是大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础课题,对于大学生人格培育,必须要立足现状,将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进而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因此面对新时期各种不良社会现象频繁发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学生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和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课题。
1 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培养的基本内涵概述
人格是体格、精神气质、能力、知识、经验和品质等的统称。大学生在人格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出的特点有:一是随着年龄增长和生理逐渐成熟,自主意识更强。二是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三是面对新环境新形势价值观和行为观念将受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更大。
人格是生来的,并在后天的环境和实践中逐渐形成、完善起来的,面临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即将踏入工作岗位,会产生各种人格冲突和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逐渐提高,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当前大学生正是心理日渐成熟和固化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对社会和未来抱有美好的幻想,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导致心理受挫、抑郁、烦躁和紧张等情绪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果纠正或者教育引导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择业观念,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人格发展,找出影响因素,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全面性和科学性。
2 大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大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思维模式也没有系统构建起来,所以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往往以自我感觉为主,缺乏客观的全面的认识,自我调整和改变能力偏弱,造成很多行为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心态失衡比较严重,过于自负、浮躁、自以为是的心态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出现失落烦躁情绪,进而引发过激行为,人际关系交往日益恶化。二是大局意识较弱,团队协作能力较差。当今大学生在家庭中往往是独生子女的比较多,所以骄纵、宠爱的生长环境使大学生在大学时期一旦受到外界冲击和影响就会影响价值判断,个人利己思想比较重,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较弱,不注重团队合作。三是人际交往等方面缺乏经验,人际关系紧张,希望被社会认可,被朋友关怀却不知道采取什么样的交往方式,对于人际关系的多样性、复杂性认识不到位,受挫能力差,甚至会产生危害社会、报复社会或者自杀等行为。
3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人的影响,具体影响因素包括:
3.1 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的第一成长和教育环境就是来自家庭,接受父母的言传身教,在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下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认知和行为特性,父母对于孩子人格的形成、发展和培养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进而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所以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示范行为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和制约作用。
3.2 学校环境和教育文化方面的影响
当学生离开父母踏入校园时,将面临一种新的环境新的氛围和新的文化,学校里面的规章制度和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影响非常重要,学校都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校园文化、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念成为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参考标准。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将会接受时间非常长的学校教育,学校的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不断提高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更多的正确认知和体验。
3.3 人际关系方面的影响
大学时期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以外,人际关系处理也是大学生需要面临和重视的一个问题,大学生由于人际关系范围广,情感交流多,所以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人际关系和谐才能获得更强的安全感,并对日常学习、生活等提高信心,所以大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方面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人际关系处理不到位或者人际关系紧张,将会增加心理危机感和恐惧感。
3.4 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除了在大学校园学习和生活,还要到社会上开展实习、锻炼等,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形势和社会环境,各种正面负面信息充斥,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大学生人格越健康越健全。反之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导致出现厌世等行为。
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提高大学生人格发展能力和水平的具体措施
针对可能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全面制定具体措施,具体包括:
4.1 明确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培养目标,并落实到具体课程教育体系活动中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对于大学生人格发展都有明确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大学阶段最重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最后一个集中教育阶段,大学时期加强人才培养是关键,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文化基础知识、实践操作技能以及道德素质培养都非常重要,因此要将人格发展和培养的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体系的方方面面,针对学生实际和课程教学目标,针对性设计和开发教学内容,德育教育并重,营造良好健康正面积极的学习环境,进而为全面完成人格发展目标奠定基础,从而为更好地就业、贡献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做好充分。
4.2 完善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内容,并注意方式方法
在大学生人格培育过程中,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会观念等与自身的定位和认识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对社会的认识和判断,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是最需要教育引导的时机,教师要善于找准切入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教育、引导,并且做好示范引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行为标准,并在不断实践中固化行为,提高综合素质。
4.3 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人格培育方面会受到来自家庭、自身、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人格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和形成的,教师除了教会学生具体的为人处事方法和价值行为准则以外,还要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以及家庭方面的力量,为大学生人格培养打造良好的环境,进而尽可能将培养、发展和提升理念渗透到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人际交往、解压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才能更好地加以引导,进而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和造就更多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总之高校心理教育教育中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培育过程中会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只有正视这些影响因素,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力量,共同为大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让他们有良好的品格、稳定正确的价值观,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1]王胜男.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16,(05):87-92.
[2]苗军芙,郑海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01):23-28.
[3]王建中.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96-100.
[4]张德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96-98+105.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22.112
1004-7026(2017)22-0142-02
G64 B84
A
吕智远(1996.6-),男,佳木斯大学心理学。杨广柱(1972.11-),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与社会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心理健康教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