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发展的创新思考
2017-04-14孙宁成
孙宁成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
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发展的创新思考
孙宁成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高校辅导员的建设任务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新形势下,拓展高校辅导员工作新思路,促进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发展,已成为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要做好辅导员工作,首先,应树立全局发展意识,统筹各项工作;其次,应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提升队伍素质;最后,需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校园,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辅导员;全局意识;培训体系;管理理念
高校辅导员冲锋在高校学生工作一线,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当前社会思潮多样,受到外来文化、网络信息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成长于新时期背景下的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文化认同、价值观等也呈现多样性、多变性以及个性化的特点。[1](P78~7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面对这些个性鲜明的95后大学生主体,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以论促学、启迪思维、不断探索和拓展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思路,以期更好地应对大学思政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为高校事业科学发展添砖加瓦。
一、树立全局发展意识,推动辅导员基层工作,实现大学生成长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该项工作最基层的工作者。从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来看,学校处于最上层,院系处于中间层,而辅导员处于最基层。基层性决定了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大多以执行为主,如完成校院党委及各部门交办的各项事务,维持班级的正常运转,协调班级内部关系,建立良好的班风班纪,为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环境等。正所谓“千条线一根针”,只要是事关学生的工作都会落到辅导员肩上,甚至有时还要承担起导师、教务方面的部分责任。面对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辅导员在工作中可能会形成疲于应付,只关注手头“一亩三分地”,缺少全局意识的状况,不利于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辅导员工作中树立全局发展意识尤为重要。另外,树立全局发展意识,也是党和国家层面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提高辅导员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如十八届六中全会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做出了许多新的重大部署,作为高校辅导员,该如何学习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战略部署。最根本要求就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党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2]
对此,一方面,辅导员自身应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树立全局意识,将自己置于服务大学生发展的位置,以学生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关注学校发展规划。高校辅导员工作是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校整体工作来看,是为教学工作和办学目标服务的;从高等教育的地位上看,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尽管工作的基层性决定了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具有服从和执行性,但是辅导员要跳出具体工作局限,学会理解全局、研究全局、把握全局、增强全局意识,这也正是辅导员责任意识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高校本身应从全局出发,从上至下地完善制度,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职的同时重点协调好辅导员与学校部门之间的工作。学生事务往往牵涉学校多个部门,若学校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而非协调工作,会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因此,高校管理者应更加完善统筹全局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落实协调辅导员与学校部门间的任务分工,这是加强辅导员全局意识的重要保证。
由此可见,增强全局意识,关注整体和大局利益,开阔思路和拓宽眼界,轻局部利益而重视全局;不断提升思想意识新高度,系统考虑问题,把握学校全局情况,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辅导员才不会在工作中生搬硬套,才能由服务管理型向领导管理型转化,更为有效地做好学生教管工作。
二、构建科学培训体系,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对时代新挑战
新时期高校建设和教育的新特点,要求辅导员在树立全局发展意识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探索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已有证据表明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科学化管理,是实现辅导员队伍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故本文认为,学校需要关注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和专业发展,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对高校辅导员队伍提出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要求后,[3](P130~132)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就成了高校学生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而且随着辅导员岗位竞争压力的加大,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成为必然趋势。[4]在辅导员专业化培养及培训过程中,各高校紧紧围绕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对辅导员进行思想道德素质、通用职业能力,尤其是核心专业能力的培训,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然而,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需求的多样化、教育管理要求的全面化,对辅导员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迫切要求辅导员在立足“专业”的同时,拓展“非专业”领域。“专业化”,可谓“脚踏实地”,“去专业化”则是“仰望星空”。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同时,也应不断从“狭隘”中解放出来,做到去专业化,以期实现辅导员全面发展。
所谓“专业化”,就是要按照相应的专业标准,实现辅导员专业的细化、分化和工作人员的专职化、专门化,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从经验型辅导员向研究型辅导员的方向发展,使自己的专业成熟程度不断提高,这是构建科学培训体系的核心,也是逐步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辅导员专业地位的提升,是实现队伍专业化的核心问题,[5](P62)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可以根据辅导员具体的工作岗位(如班主任、年级辅导员、院系分团委书记等)、不同的任务分工(如政治教育、常规性思想工作,心理疏导和健康咨询等)及个人意愿、原专业等,将辅导员分为政治辅导员、心理辅导员、生活辅导员、职业规划辅导员、学术辅导员等类别。专业发展过程中,辅导员可以不断在内在价值和外在分工的引导下,订立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监控自己专业发展的过程,评价专业发展的结果,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立的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
科学培训体系要求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必须围绕“专业化”展开,培养“知识人”辅导员,逐步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促进他们高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毋庸置疑,这是提高辅导员队伍战斗力的重要环节;但是,片面追求专业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辅导员自身的成长和工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同时也会抹杀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动机和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以及信息多样和变化迅速的时代特征,对辅导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需要广泛涉猎和全面发展,因此,关注辅导员的“去专业化”培训,对完善辅导员培训体系尤为重要。所谓“去专业化”,就是要加强辅导员去专业化学习与培养,从高教、党性修养、心理素质的角度,甚至从法律、经济等方面,全面提升辅导员知识水平,从而提高他们对各种热点、难点问题的解释能力,帮助他们有效引导大学生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及落后思想文化侵袭。
三、转变学生管理理念,促进科学管理与自我管理结合,营造和谐校园
辅导员是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被赋予更多政治色彩,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统筹管理学生的各项日常工作,时刻与学生在一起,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又扮演学生工作管理者的角色。学风班风建设、党团工作建设等都是高校辅导员的基本工作任务,看似简单的常规工作,但是面对个性多样的大学生群体,仅靠单一管制和说教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一定会陷入被学生敬而远之的尴尬境地,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不是也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说教”,而应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其自我管理的意识,调动其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自觉性;以发展大学生主体意识为目标,在活动中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逐步消除依赖思想,牢固树立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成长意识,从而向实现辅导员科学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并重的管理方式转变。
第一,学生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必须建立在辅导员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要求辅导员要有正确的管理目标。有调查表明,高校中部分辅导员对自身的职责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服务主体是学校领导,日常工作是围绕领导展开的,[6](P139)这显然偏离正确的管理重心和目标。实际上,辅导员的管理服务主体是在校大学生,日常工作也应围绕学生本身而展开,助力学生成长;其次,为实现管理目标必须采取科学的组织管理措施,追求高质量、高效率,要能够通过组织领导、思想教育、规章制度等措施来宏观指导和调控班级;另外,有正确的管理目标和科学的管理措施,还需要有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学生数量众多、班级管理工作琐碎,要求辅导员在实行统一化的管理方式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而网络通讯的迅速发展,为实行统一与差异化并重的管理,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管理手段,如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等,促进辅导员与学生的实时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思想心理、生活学习的动态。
第二,学生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不仅需要辅导员的科学管理,更需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大学生既是教育管理活动的客体,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首先,作为学生事务管理者,辅导员应特别注意从“管理学生”到“学生管理”,积极培养和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将他律与自律管理相结合。其次,学生党员和骨干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较大影响力,辅导员授权并发挥学生骨干力量作用,促使其承担班级建设和管理的工作职责,协助处理班级事务和同学事务,可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干部自主带领同学们开展校园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最后,除了加强学生自律,还可以借由各种外部手段进行辅助,如以综合测评、评奖评优为手段,以评促建,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重视培养其自律能力,于潜移默化中管理自己、管住自己、管好自己,真正对自己行为负责。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更需要结合不断变化的时代特点和外在的发展助力,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在探索过程中,辅导员应不断重温“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学习为平台,提升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学习,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以工作为载体,在工作中学习,通过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制度的学习和理解,开拓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继而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为高校事业的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需探索工作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树立全局意识,不断发展和完善各项技能;同时,要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借由专业发展带动自身整体发展,也要注意警惕片面专业化带来目光窄化和工作创新动力的丧失;另外,辅导员也需要积极探索和总结经验,逐步确定科学的、对自己和学生均适用的组织管理方法。当然,辅导员的培训与培养离不开高校的支持与重视,高校应在体制机制、培养培训、科研提升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可出台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系列文件,并依托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为辅导员打造展示才能的舞台、交流经验的平台,推动辅导员队伍的科学发展。
[1] 王树辉.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6).
[2] 人民网.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曁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研修[EB/OL].(2016-10-28)[2017-06-10]http://cpc.people.comcn/nl/2016/1028/C64094-28814467.html.
[3] 张莉,鲁萍,杜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与专业化发展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8).
[4] 武增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唐小青,杨骐文.教师成长的路径——专业化与“去专业化”[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3(1).
[6] 齐冬雪.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创新思路[J].现代交际,2016(13).
孙宁成(1980-),女,江苏淮安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生生涯成熟度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生涯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6SJB190002);2016年度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专项课题“生涯成熟度研究及其对研究生生涯辅导的启示”(课题编号:XJGGJG16_08)的研究成果。
2017-06-13
G641
A
(责任编辑:彭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