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04-14倪宪辉

关键词:就业观大学生能力

倪宪辉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辽宁 沈阳 110032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倪宪辉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辽宁 沈阳 110032

在社会新形势下,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为主要着眼点,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因素提出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大学生;就业现状;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学校和以前相比,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多,这也是使得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要想使社会发展更加平稳,人民生活更加和谐,就必须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情况

(一)大学生就业及其特点

“就业”一词在不同的时代下,有不同的理解。在传统的理解中是指劳动者获得特定的社会工作岗位并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的过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自由职业者,自主创业者出现,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还是社会岗位的创造者。就业具有以下特点:社会性、稳定性和目的性。

基于我国当前国情,我国的高等教育尚未有大众化,新旧就业观念的剧烈冲撞、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导致当今大学生毕业就业难度增加。致使大学生就业观产生偏差的原因,社会、高校、家庭占据了极大的部分。

(二)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界定

大学生就业状况即大学生就业情形。狭义的大学生就业情况仅指毕业生的就业结果状况。大学生就业观等许多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对大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价值导向,在选择适合职业之前进行评价或选择;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观推进大学生奋进,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并且能够朝着自己制定的发展方向前进。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良性趋势

1.成熟的就业观已经形成。部分大学生由于毕业的时候未做设计,只是在毕业后匆忙选择一份工作,希望以后再做打算,这种观念已经普遍。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众所周知,传统的就业观念必然不能很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会存在一些落后的因素。换句话说,它会让当代毕业生形成一种不良的习惯,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情况产生一种莫名的自信。然而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就业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又让这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较大的改变。

2.薪酬要求趋于合理,高薪意识逐步淡化。在校期间,大学生在毕业之前都会经历实习。在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有了一个提升,同时也对未来就业形成了一个期望值。由于现在大学本科学历很普遍,高等教育大众化,现在的大学生优越意识不再像以前一样表现的那么明显,他们追求较高薪酬的意识也会慢慢地淡化。

3.专业对口不再重要,更看重个人发展和兴趣爱好。以往,大学生毕业之后希望尽快工作,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人生价值。在选择职位时,思路狭窄,选择都是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对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的工作,几乎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也是导致他们丢失许多就业机会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他们更在意的是职业未来发展,考虑了自己的喜好。随着国家的相应政策出台,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愿意到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偏远地区任职,实现自我价值。

4.自主创业意识愈显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希望运用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工作天地,而不是在各个工作岗位之间来回奔波。面对这样一种就业现状,很多大学生也在逐渐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希望能够与时俱进。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对自主创业存在一种偏见,可以说,自主创业将得到越来越多毕业生的认同和青睐,他们也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中一展抱负。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不良趋势

1.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就业选择的基础就是价值取向。虽然学校为鼓励大学生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和服务,但是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看重经济利益和物质条件,就业理想功利化,受到经济利益驱使,社会服务意识淡薄。在我国,就业率最高的地区都在一些发达城市,很多人会自主选择到这些地区工作发展;就业职位普遍选择在机关、国企、外企,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人才资源配置失当。

2.缺乏对自我和职业的必要认知。所谓的自我认知就是指在思想、行为等方面都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现今中国大学生的普遍问题就是对自己的发展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认知。虽然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对职业选择却又有很少的帮助。尽管大学期间对自己的专业进行了深入学习,但是对自身的评估和认识还是不够,以至于不合适就业,对自己和工作单位造成双重负面效应。

3.欠缺优秀就业能力和品质。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单位在选择应聘人员时肯定会选择最优秀的,那么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品学兼优,综合素质排在前列,如创新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建议的能力、表达自我的能力、管理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等;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在应聘中为了成为所有竞争者当中的佼佼者,获得面试官的赞赏,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夸大自己的能力,更有甚者,提供一些虚假的简历和证书。除此之外,缺乏合作精神,自私自利,缺乏职业道德等。

4.缺乏社会实践。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除了平常上课之外,会把更多时间浪费在网络上,那么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就会降低。虽然在校期间有很多的实践机会,但是参加的同学通常都是那些经常参加的同学,这些同学随着经验的增加,胆识和能力不断提升。虽然大学期间安排实习,但是其中因素太多,很多同学并未学得更多的经验。因此在面临就业时,很多大学生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某种工作,导致多数大学生在应聘中失去自己心仪的工作机会。

三、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条件

(一)社会因素

1.加强政府指导。在自主创业方面,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是优化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的核心内容。定期对大学生开展培训,让他们在无形之中形成这样一种创业意识,从而形成更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另外,不断完善和调整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让它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服务。

2.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学校应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中心或服务机构建设,进行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学校虽然存在有关职业的课程,但是仅限于课堂,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社会上应该增加类似的机构或者中心。

(二)学校因素

1.调整专业结构。高校在设立专业方面,应该进行深入的社会调研,调查劳动力市场人才的供求状况,避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盲目开设新的热门或短线专业,开设过多的课程,使得学生们在尚未就业时就感觉到沉重的压力。高校不应该过分注重自身利益和短期效应,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应该创新,使得注重学习的过程与形式能够用于将来就业。

2.改革教学内容。在大学开设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工作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让他们在大学阶段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弱势提前做好规划,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除了一些基础课程之外,还要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可以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专门咨询。最终在就业时能选择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

(三)家庭因素

1.培养大学生家庭责任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环境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对孩子的就业观的培养上,父母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孩子在无形之中形成一种社会责任感,为其将来的良好品质打下基础。

2.帮助子女进行职业规划。很多家长认为高校应该承办孩子的一切,包括孩子的就业,因此往往忽略了对于孩子在就业方面的指导。父母的所有行为和想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但有的家长也会干预过度,因此家长应该摆正位置,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合适的建议。

(四)自身因素

1.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素质包含的内容很多,包括大学生心理素质、大学生交往能力等。大学生要想更好实现就业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在课上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通过把握各种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总而言之,大学生必须努力提升自身就业素质与能力,从而更好地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2.树立科学就业观。科学就业观的树立是必要的。大学生要清楚自己的兴趣,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评价和认识,明确自身需要提升何种技能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在自己的专业与兴趣不匹配的情况下,大学生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重要的是发挥优势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结语

高校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使我国拥有了比较雄厚的人力资本。新形势下,让大学毕业生能顺利就业,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就必须进行不断地改革,在现有基础上增设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对于高校来说,可以通过建立求职信息网络系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此外,还可以和当地的企业进行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让他们在上学期间就掌握更多的技能,为今后的就业与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 唐玲.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16).

[2] 朱晓妹等.大学生就业期望的影响因素研究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

[3] 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 周宏岩.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5] 傅新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因素及干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6] 邹云龙,曹扬.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J].东北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7] 周济.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05(2).

[8] 王伯庆.2009年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9] 马于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10]张惠兰.择业与创业——当代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倪宪辉(1983-),男,辽宁彰武人,辽宁省大学就业局工程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

2017-07-13

G647

A

(责任编辑:武 亮)

猜你喜欢

就业观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