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目漱石的《春分之后》论作品中的伪善思想
2017-04-14周婷婷
周婷婷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00)
从夏目漱石的《春分之后》论作品中的伪善思想
周婷婷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00)
《春分之后》是夏目漱石作品中后期三部曲的第一部,写于1912年。作者尝试将七篇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短篇小说串联在一起,故事的重心由原本看似轻松、带点诙谐的敬太郎的经历,逐步转向描写自我意识强烈、以高等游民自诩的须永与热情天真的表妹千代子之间充满复杂心理的爱情故事,并以刻画明治、大正初期日本知识分子的困惑彷徨作为结束。本论将从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须永的母亲、千代子,须永的伪善思想出发,探讨作家夏目漱石对日本近代利己主义的追究。
夏目漱石;伪善;利己思想
日本文学巨匠夏目漱石的作品有“前期三部曲”和“后期三部曲”之说,《春分之后》则是其“后期三部曲”的第一部,是夏目漱石以“修善寺大病”为界,重新展开写作生涯的代表作品。内容上从田川敬太郎这位大学毕业,却求职不顺的浪漫青年的经历开头,以树状图的概念,将其他关系人物:隔壁邻居森本、同学须永市藏、须永的姨父田口要作、田口的女儿千代子等人一一串联在一起。故事的重心由原本看似轻松、带点诙谐的敬太郎的经历,逐步转向描写自我意识强烈、以高等游民自诩的须永与热情天真的表妹千代子之间充满复杂心理的爱情故事,并以刻画明治、大正初期日本知识分子的困惑彷徨作为结束。
小说中首先登场的是田川敬太郎,他游荡在主要人物之间,起到一个引发主要人物进行思想告白的作用,主人公须永市藏便是敬太郎的朋友。须永和他的表妹田口千代子奉父母之命在儿时便订了亲,但在须永父亲去世后,田口家开始变得不愿意承认这段婚事。须永的母亲希望他们尽快完婚,但须永内心时常怀疑自己是否真心爱着千代子,同时觉得以自己厌恶出人头地的性格也不适合做千代子的丈夫。但当他们爱情中的第三者高木出现时,须永却体会到了强烈的嫉妒,尽管如此他还是认为:嫉妒并不能成为自己深爱千代子的证据。在作品的结尾,通过须永叔父的告白得知:须永真正的烦恼并不是和千代子之间的爱情。原来须永是已经去世的父亲和家中佣人之间生下的孩子,并非现在的母亲亲生。虽然母亲对其爱护有加,但出于血统上的考虑,母亲仍希望他能与自己的侄女千代子结婚,达到在血缘上有所联系的目的。
1.须永母亲性格中的伪善
关于须永出身的秘密,在小说的前半部分有多次伏笔。父亲在去世前将须永叫到枕边对他说:“市藏,我走后你千万不要给你母亲添麻烦啊,知道吗?”父亲去世后,母亲对须永说:“就算你父亲去世了,我还是会和以前一样疼爱你的,放心吧。”这里看似平常的话语中多少隐藏着不自然。须永的妹妹同样如此,须永提到:“总是撒娇地叫我‘市藏,市藏’,绝对不叫我‘哥哥’,说是因为母亲不让她那么称呼。”主人公须永就是在这样不自然的家庭氛围中,抱着对母亲的怀疑成长起来的。
但是在小说中,关于须永和母亲亲密关系的描写也有多处。例如须永说过:“母亲和我的关系,毫无疑问是非常亲密的。”“母亲的性格若用慈母这个词来形容是最贴切不过的。在我看来,母亲就是为这两个字而生,为这两个字而死的。”并且从旁观者叔父松本看来:“二人是以最亲密的亲子关系一路走过来的。”
母亲善待非自己亲生的儿子须永,说明了其性格中善良的本质但这份善良并不是完全真挚纯粹的:为了光耀家门,不顾须永软弱的性格始终希望其能够出人头地;为了追求血缘上的联系,一直坚持让须永和千代子结婚。上文提到的不让自己的女儿称呼须永为哥哥,也有非常复杂的原因。须永是父亲和佣人生下的孩子,对母亲而言这本身已经是非常痛苦、难以接受的事情了。但后来,须永的亲生母亲、母亲的亲生女儿相继离世,最后连须永的父亲也离开了人世,家中只剩下母亲和须永二人。起初不愿承认须永的母亲从二人相依为命开始渴望通过各种手段把须永变成自己真正的儿子。这种努力的背后隐藏着母亲的利己思想。无论是开始的不愿承认,还是后来的不断努力都是其内心的利己思想在作祟。
对于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与世无争、没有工作打算的须永而言母亲不用说一定是自己最亲密最重要的人了,母亲的秘密对其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从故事情节分析,须永应该早已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中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一些。因此他真正不愿意面对的是:母亲想要把自己变成血统上有所牵连的儿子的这份打算;从出生就被约定好的这段婚姻,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母亲自身的一种手段;自己从出生就一直接受的这份母爱中掺入了众多虚伪的成分。这份并不纯粹的情爱深深伤害了须永,让其陷入了孤独的深渊。在母亲和须永的关系中,何处是真爱?何处是虚伪?让人难以琢磨。须永察觉到了母亲的伪善,也看穿了母亲伪善背后的利己思想,这也是须永逃避与千代子结婚的原因之一。
2.千代子性格中的伪善
须永的表妹千代子最初也是以极其单纯的女性形象登场的。须永形容道:“千代子的语言行动有时会很强烈,但这并不是因为她内心有野蛮、不温柔的成分,那是她内心温柔善良的感情不顾场合地将自己完全展示出来的缘故,这一点我一直是深信不疑的。”
在须永和千代子的关系中,因为须永的犹豫不决而产生了很多矛盾。但千代子在其善良纯粹的外表下,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在《下雨的日子》里,叔父松本因为女儿在雨天去世,所以在下雨的日子里都拒绝见客。明知原因的千代子还是说出:“那个叔父真是奇怪,一下雨就拒绝会客,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是那样。”千代子似乎不能理解叔父失去女儿的悲伤。在宵子的葬礼上,不但没有流下一滴眼泪,上香时也表现地漫不经心。
最能体现其伪善性格的部分是在高木这个第三者出现的情节中。田口家邀请大家一起去镰仓游玩,在那里,千代子与高木相遇了。须永曾说过:“在去镰仓以前,我一直相信千代子是全天下女子中最纯粹的一人。”但去了镰仓后,“第一次开始怀疑她的真心。”高木是千代子妹妹百代子的朋友秋子的哥哥。因为正好放暑假,所以和妹妹一起来镰仓游玩。在镰仓期间,高木对千代子的母亲一直亲密地称之为“妈妈”。对千代子的称呼,也非常自然地用和须永同样的叫法:“千代”。须永之前从百代子那里听说高木正在寻找合适的伴侣,因此也在心里推测着高木的心意,怀疑他是以千代子丈夫候补的身份出现在镰仓的。高木在海外受过高等教育,有优秀的容貌,礼仪端正、口才出众。与须永不同,未来有望出人头地的高木非常受田口夫妇喜爱,高木和千代子开心打闹的样子也深深刺激着须永。须永对高木感觉嫉妒,并开始怀疑千代子的真心也是理所当然的。
关于千代子对自己的感情,须永过去从来没有怀疑过。千代子一直保存着须永十多年前画的一张绝对不能称之为优秀的绘画作品,并说打算嫁出去的时候也带过去。千代子的种种言行都在表达自己对须永的真情,但尽管如此,这份真情也并非纯净无暇的。明治、大正时期的日本家训中仍存在封建思想中的 “光耀家门是作为儿女的第一要务”意识,千代子自然是对自己未来的丈夫给予厚望。但软弱无力、不愿工作、一直以高等游民自居的须永似乎难以满足她的期待。加上须永因为母亲的缘故,一边留在自己的身边,一边无意识地逃避着他们的婚事。千代子真正的心意无人可知,其对须永的感情中有多少是真心?多少是假意?让人难以捉摸。
须永告白道:“千代子是打算利用高木钓我上钩吗?就算我上钩了又能怎样呢?是想暂时刺激一下我对她的感情?还是想暗示希望我成为像高木那样的人?暗示如果那样的话,她就会更爱我?或者只是旁观我和高木的明争暗斗而以此为乐?还是把高木放在我的面前,告诉我也有这样的人存在,让我尽快下定决心?”因为千代子父母和千代子对高木的态度,须永的所有怀疑都是合情合理的,但千代子却不承认自己的心机,反驳须永是在侮辱她的客人同时也在侮辱她自己。此处也能体现千代子性格中的伪善,她似乎体会不到自己的父母将出生时约定的婚姻当作玩笑时须永自尊心受到的伤害;感受不到自己和高木亲密游玩时须永内心强烈的嫉妒。这种伪善也许是无意识的,但作家夏目漱石却将其形象地刻画了出来。
3.须永性格中的伪善
在镰仓因为高木而产生嫉妒心的须永回到东京后,在和千代子的接触中,须永告白道:“‘高木怎么样了’这句话经常冒到我的嘴边,除了单纯地想打探他的消息外,还会在心中涌上一种把自己推向不纯目的的感情。每当这时总感觉有人站在远处骂我是卑鄙小人一样,不由地又把话咽了回去。但千代子离开后,只和母亲两人时,就会产生一种感觉:觉得可以毫不保留地谈论高木的事情了。但是说实话,我还是希望能从千代子口中直接听到高木的情况。然后再在心里确切地判断千代子对高木的感情。这也是因为嫉妒的缘故吧。”从以上的告白可以看出:须永一直非常在意高木,多次想从千代子口中打探高木的情况,想弄清楚千代子的真正心意,这些都表达了须永对千代子的感情。但即使如此,他仍然不承认自己是爱着千代子的,只把这种心情归属为嫉妒。
在与千代子结婚的问题上,须永告白道:“逞强的我比起让母亲高兴更祈求能让自己不要受到伤害。”表面上须永顺从母亲的意思,通常出入千代子家,和千代子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但实际上却表现着与母亲愿望相反的行为,一直在逃避和千代子的婚事,这也是对母亲的伪善和利己思想的一种反叛。主人公须永一方面追求着真实纯粹的感情,一方面又难以克制自身的利己之心,这样的人物刻画将痛苦烦闷的须永形象展现地栩栩如生。
夏目漱石认为:人的言行会因为缺少真挚的情感而变得虚伪,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生来就存在的利己主义思想。只要是人,都会有利己心。须永的母亲、千代子,须永都在无意识中扮演着伪善者的角色。主人公们虽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利己心,但作者夏目漱石却深刻地意识到了。在《春分之后》这部作品之前,夏目漱石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是道德高尚、直率纯洁的人物。但在《春分之后》这部作品之后,夏目漱石在作品主人公的设定上,开始加入了一些道德上的缺陷,例如《行人》中的一郎和《心》中的先生,都是一些嫉妒心深重、多疑阴暗的人物。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修善寺大病”后,开始对人性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通过《春分之后》这部作品,夏目漱石在创作态度上,实现了由作者本位到读者本位的转变;在创作内容上,实现了由前期对社会的批评到后期探寻人性内部的转变。
[1]高宁.《虚像与反差——夏目漱石精神世界探微》.外国文学评论,2001(02).
[2]王成.《夏目漱石文学在中国的翻译与影响》.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01).
[3]孙苏平.《试论夏目漱石文学的基石》.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0(01).
[4]李娇.《夏目漱石文学作品中的亲情观》.长江大学学报,2011(06).
[5]韩贞全.《试论夏目漱石的“则天去私”》.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01).
J05
A
2095-7327(2017)-10-0168-02
科研项目: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课题名称为大数据时代新建本科院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为WYZD150031。
周婷婷(1981—),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