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俊英腔”:当代蒲剧声腔之丰碑

2017-04-14赵黛明

戏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蒲剧苏三声腔

赵黛明

“俊英腔”:当代蒲剧声腔之丰碑

赵黛明

清代学者赵翼在其《论诗》中曾言:“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星转斗移,新老更替,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开拓进取、标领风骚者,必当相继涌现。戏曲之道,也是如此,推陈出新,何曾停息。

明代曲学家王骥德之《曲律·论腔调第十》中写道:“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起源于晋、秦、豫接壤地带,黄河金三角区域的古老蒲剧,萌生于明,发达于清,盛行于今,历经数百年,她的声腔衍变已难觅全貌。今有遗存声音可听的最早的蒲剧旦角唱段,是1937年蒲旦竹叶青(李兴盛)由上海胜利唱片公司录制的《柳林池》与《忠孝义》中的秦香莲、王春娥两个正旦角色唱段。还有新中国成立前后录存的蒲剧名旦王存才之《赐环》、尧庙红(宋友梅)之《骂殿》及雪里梅(张金榜)之《见皇姑》《三击掌》几个唱段音频。通过这类凤毛麟角般的蒲腔遗音,当今人们始可领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蒲剧男旦兴盛期之声腔风韵。

迨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红的蒲剧旦角非王秀兰莫属。她是在男旦消退期一跃而出的最杰出的坤旦代表。她的拿手唱段,诸如《燕燕·伺药》《屈原·太庙》《游龟山·藏舟》及《窦娥冤·法场》等等,都是当时路人吟唱、妇孺皆学的时髦乐段。当代蒲旦宗师王秀兰,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好听好看的珍贵的音频、视频,功绩卓著。

又一个三十年过后,历史车轮转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苍天庇佑古老的蒲州梆子,绛州出了个武俊英,青出于蓝胜于蓝,雏凤清于老凤声。她巧展奇妙歌喉,抒发柔美流畅、婉约清新之天籁之声,一洗蒲剧腔高板急、激昂慷慨的古朴风韵,受到老、中、青、少广大观众层面的热捧与迷恋。武俊英的“俊英腔”,给古老的蒲剧注入了新的血液,提升了蒲剧声腔艺术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也更加拓展了蒲剧观众的地域范畴。

“俊英腔”是当代蒲剧繁荣发展的标志之一,堪称当代蒲剧声腔之丰碑。

一、蒲苑新腔起河东

武俊英,1956年生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始点码头——福建泉州。她是新绛县风光秀丽的三泉村人,青少年时期生活于这方蒲剧沃土。1968年,她考入新绛县蒲剧团,师承誉贯秦晋的著名蒲剧男旦筱兰香(田郁文),工习旦角。1982年以演《送女》成名。之后调入运城地区蒲剧团,又以《苏三起解》中的出色演唱,赢得盛赞,被称之为“俊英腔”。她是蒲剧新流派“俊英腔”创始人,是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是中国金唱片奖戏剧类第一名获得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蒲州梆子)项目传承人。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山西省文化厅以曲润海、鲁克义、郭士星为主导的“梆子厅长”们,为了走出“文革”之后戏曲人才青黄不接的困境,振兴山西戏曲,他们不失时机的下大力气狠抓戏曲人才的培养,大办戏校艺校中的戏曲教学,并有针对性地相继举办各种评比演出和调演活动,如山西省戏曲教学剧目汇演、山西省戏曲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山西省振兴戏曲青年团调演,以及山西四大梆子分剧种调演等等。武俊英就是当年通过这些汇演、调演,涌现出来的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

1982年,武俊英主演的《送女》,亮相于山西省戏曲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的舞台上,引发轰动,反响热烈,荣获“最佳青年演员奖”。时隔四年,在1986年山西省振兴戏曲青年团调演中,武俊英又以一出新颖别致的《苏三起解》,再度惊艳亮相,一鸣惊人。继而唱红省城太原、唱红北京、唱红全国。这种新唱腔,倾倒了老年观众,也强烈地吸引着广大青少年观众。蒲剧界旦角们争相效仿,盛况空前。《苏三起解》的优美段子,妇孺皆知,到处传唱。就连晋剧表演艺术家田桂兰老师也在一些场合学唱一段蒲剧武俊英的《苏三起解》,可见这种新腔的传播力度和普及之深。“俊英腔”得到广大同行与观众的赞扬,并自发学习推广,势头强劲,形成了一股罕见的艺术潮流。武俊英的“俊英腔”称之流派,当之无愧。

“俊英腔”的创立,可以说是武俊英艺术生命中的一个传奇。它源自于蒲剧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自于她奇异而独特的个人天赋,源自于她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的探索与创新,源自于师父及诸位老师的鼎力相扶,也源自于改革开放之后种种难得的机遇。

“俊英腔”的那份优雅,那份含蓄,那份质朴,那份纯真,犹如清风拂面,令人陶醉。今天,我们试图追寻“俊英腔”的足迹,进而领略她的妩媚与俏丽,去感知她的委婉与清雅。

二、“俊英腔”三部曲:《送女》《苏三起解》《西厢记》

戏曲艺术是综合艺术。一个新流派的诞生,从它的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无不包含着众多在这一领域内顶尖的艺术家们的心血与付出。武俊英是非常幸运的。在她的成长道路上有那么多的前辈扶持,有那么多的顶尖精英与之合作,还有那么多的演艺平台去展示、去放飞她的梦想。

武俊英学艺之初,有恩师筱兰香及宋荣庭老师的精心指点,有新绛县蒲剧团老团长郭炳森的热情扶植。继1982年《送女》唱红之后,1985年武俊英调入运城地区蒲剧团,又得到本土著名编导韩树荆、李泉水,编剧杨焕育及蒲剧音乐家高中秋、畅元发等河东蒲剧精英们的合力辅助,使“俊英腔”得以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环境中迅速度过了成长期,走向成熟。1986年的《苏三起解》艺惊四座;在1990年的振兴蒲剧调演中,《西厢记》又荣获“综合治理”大奖,“俊英腔”也由此步入成熟期,并逐渐被公众认可。

早期代表之作《送女》

1982年武俊英在《送女》中饰演周兰英而名噪一时,初步展现了“俊英腔”的艺术魅力,也开启了其演艺事业的黄金期。

《送女》是武俊英艺术生涯的转折点,至今仍被“俊英腔”的戏迷及武派弟子广为传唱,成为蒲苑经典。

在武俊英的学艺经历中,业师筱兰香与教授唱腔的宋荣庭老师,是其主要的启蒙者与塑造者。筱兰香与宋荣庭恰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蒲剧四大名旦中孙广盛与冯安荣的高足,能投其门下,是难得的机缘。

武俊英考入新绛县蒲剧团时,正当“文革”时期,筱兰香尚在“牛鬼蛇神”之列,常人避之,而武俊英却暗自拜师学艺。师徒心存灵犀,筱兰香惜才爱才,武俊英勤学用功。苍天不负苦心人。武俊英得其真传,受益终生。如《藏舟》中的花梆子划船,《花田错》中的搓麻绳、纳鞋底,《阴阳河》《桃花媒》中的担子功及《送女》中的大板唱腔等等。筱兰香年轻时曾追随业师孙广盛,孙广盛也尽其所能将毕生拿手好戏倾囊传授于筱兰香,如《少华山》《藏舟》《拾玉镯》《柜中缘》《阴阳河》《花田错》等,无不悉数相授。筱兰香不负先师所望,在其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也在不断地丰富发展着这些剧目,使之成为蒲剧传世精品。筱兰香一生热心育才,桃李众多,而受益最多的当是跟随其身边十几年的爱徒武俊英。

宋荣庭是教武俊英唱功的老师。而宋荣庭则是前辈名旦冯安荣的高足。冯安荣(艺名筱雁秋),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晰、高唱浅吟为其演唱特点。其唱腔技法被后人总结为六字诀,即“安、点、顿、拉、闪、放”。新中国成立后,冯安荣曾加盟新绛县人民蒲剧团献艺,不久逝世。唯其高徒宋荣庭得其衣钵,继承了冯安荣的演唱技法。武俊英进入新绛县蒲剧团后,曾被团里送至新绛县艺训班,投身宋荣庭门下学唱。宋荣庭受筱兰香所托,在武俊英的唱功上下苦功夫,花大力气,纠正了她在演唱中“音裹字、字不清”的毛病,使武俊英大受教益。正因为有宋荣庭的热诚教诲,为她在唱功上打下了扎实而过硬的基础,这也正是“俊英腔”得以形成的先决条件和根基所在。

武俊英演出的《送女》版本,是由筱兰香亲自传授的。《送女》早期演出版本,系孙广盛改进独创之作。与王秀兰等诸家演出版本不同之处,在于剧中那段别具一格的“盼夫曲”:“初一盼来初二盼,初三初四神不安。初五初六独思念,初七初八不见还。初九初十蛾眉敛,十一十二倚栏杆。十三十四门前转,谁知晓十五月圆人不圆。十六十七妻心乱,十八十九意茫然。二十二一掐指算,二二二三夜失眠。二四二五长嘘叹,二六二七泪涟涟。二八二九不思膳,三十日问神打卦又抽签。直盼到腊尽除夕到夜半,鸡叫一声又一年。”从初一唱至三十,构思奇巧,凄婉情深,十分感人。筱兰香完整继承了孙广盛的《送女》,又将《送女》一字一句、一招一式传给武俊英。武俊英又在继承中通过对每一句唱词的理解而巧妙地化入新腔,使该段唱腔愈唱愈精,成为“俊英腔”之代表性唱段。

标杆之作《苏三起解》

武俊英的另外一出名剧《苏三起解》,当是“俊英腔”成熟期的佳作,是“俊英腔”的标杆之作。

《玉堂春》是一出传统老戏,全国各大剧种都有演出,流传甚广,尤以京剧《苏三起解》影响较大。武俊英的《苏三起解》,则别开生面,令人折服。蒲剧高才韩树荆先生在剧本改编上的妙笔点染,锦心华章;蒲剧音乐前辈高中秋先生在唱腔设计上与唱家武俊英的联袂打造,不泥于古,求新出奇,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俊英腔”长于抒情,情真意切,委婉缠绵,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剧中苏三对身世的感叹,对王公子的爱恋,对崇公道的感激,一连十几分钟的大段演唱,无不融入那一字一声、一吟一叹之中,声声悦耳,字字入心,浸人心脾。

可以说,一出观众耳熟能详、传唱百年的老戏,一出被众多剧种、众多名家频繁出演的传统折子戏,被武俊英演出了新意,演出了深情,更演出了她的与众不同。在这出戏中,集中体现了“俊英腔”字清腔润,甜美抒情,委婉缠绵的风格特色。

武俊英有一副得天独厚的好嗓子,音色甜美,行腔俏丽,高、中、低音都能运用自如,把握精当。特别是她对声音气息的运用,以及对音色的处理与渲染,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而又不露痕迹。往往于灵巧变幻的运腔中,将声色动人的艺术魅力发挥到极致。听“俊英腔”之《苏三起解》,你可以感知它于流畅自然中蕴涵着的那份独有的纯美与雅致。

集大成之作《西厢记》

2017年2月17日晚,在山西省城太原星光剧场,美妙动听的蒲剧“小梅花版”《西厢记》正在上演。舞台上小演员们那青春靓丽的身影,溢满整个舞台。这是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为参加由山西省文化厅组织的“2017山西省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而精心献演的一出大戏。崔莺莺的痴情,张君瑞的痴恋,红娘的机智,法聪的机警一一呈现于舞台,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剧中六位小和尚的扮演者,让人眼前一亮。还在艺校学习的他们,在舞台上一举一动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使人印象深刻。而“小梅花版”《西厢记》首演者即为武俊英,这是武派之看家剧目。

《西厢记》首演于1990年,是运城地区蒲剧团为参加山西省文化厅举办的“振兴蒲剧调演”而专门为武俊英打造的一出新戏。该剧由韩树荆、杨焕育整理改编,韩树荆、裴青莲导演,高中秋、畅元发担任音乐设计。除武俊英主演剧中女主角崔莺莺外,享有“天下第一红娘”之誉的吉有芳饰演红娘,郭关明饰演张君瑞,张秀芳饰演崔夫人。为保证该剧的成功,时任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的鲁克义带领专家组亲赴运城,坐阵指挥。省厅领导及地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一批蒲苑精英的携手合作,终使《西厢记》在调演的首场演出中,一唱而红。

河东蒲剧版《西厢记》,是“俊英腔”之集大成之作。剧中那一段段依武俊英声腔特点而量身定制、精心设计的唱腔,是那么的优美动听。该剧声腔旋律多变,板式翻新,在那绣口余香的美词佳句间,无不流淌着“俊英腔”妙声迭出、变幻无穷的风韵,让听者动情,观者动容。

三、“俊英腔”在蒲剧发展进程中的意义与定位

时间定格在2017年4月28日下午1点30分,武俊英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为该院的学生们做关于“唱腔创新点滴体会”的艺术讲座。此次研讨会安排的由艺术家们做流派声腔的艺术讲座,是“山西戏曲‘新流派’创造经验研讨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本次研讨会的一个亮点。听讲座的除学生们外,还有不少从事戏曲研究工作的人员旁听,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武俊英在讲座中除播放了她的《送女》《苏三起解》《玉蝉泪》《西厢记》等代表性唱段外,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领悟“俊英腔”的风格特色,以及演员对于声音掌控的重要性,还配以示范演唱。当武俊英轻启朱唇时,现场静极了,只有那宛若天籁般的声音浸溢整个课堂,使听者心醉神迷。从艺近五十年的她,声音依然这么年轻,这么纯美。似乎与当年在剧场聆听《苏三起解》时感觉一样,令人惊叹。

这是她第一次在国家级最高戏曲研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教室给学生做专题艺术讲座,这是她不穿戏装、没有乐队、没有聚光灯的另一个舞台。她面对的不是为蒲剧、为“俊英腔”而痴狂的戏迷,而是莘莘学子们那一双双渴望了解蒲剧、了解“俊英腔”的未知的眼神。她在四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登上过无数舞台。在装备精良的剧场,在简陋的乡村露台,她都能从容不迫,用精湛的演技、动听的唱腔去书写舞台上的一幕幕传奇。然而今天,她的心情格外不同。她在化淡妆,把来时穿的旅游鞋换成了带跟的皮鞋。对这次关于“俊英腔”的艺术讲座的慎重与重视,写在她的脸上,更写在她的心底。

武俊英有着极好的天赋,嗓音极甜、极美。《琵琶记》的作者高则诚谈戏时,曾一语中的指出“乐人易、动人难”。而“俊英腔”最大的特点就是:动人、动听,直浸肺腑,直入人心。“俊英腔”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以情取胜,以情动人。她的演唱,亦雅亦俗,新颖别致,且蒲剧韵味十足;她以字托声,字清腔润,在细腻委婉的运腔转换中而焕发迷人的神韵。她仰扬奇巧,节奏精准,似戏似歌,开创了蒲剧清新婉约之新风,开创了蒲剧旦角声腔的新时代。

2005年,中共运城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举办了“武俊英蒲剧唱腔艺术大奖赛”,还有蒲剧戏迷们自发成立的“武派戏迷联谊会”。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我们都不难看出“俊英腔”以其独有的艺术特质与魅力,业已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其声腔艺术普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古今罕闻。武派“俊英腔”已经成为当今蒲剧最具代表性的声腔流派。

好听、好记、好学,是“俊英腔”得以传播的一大优势。

“俊英腔”好听、好记、好学,是其得以传播的一大优势。听“俊英腔”如同赏听“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洪湖水,浪打浪”一般,给人一种随口吟来一学就会的感觉。现在,武俊英的《送女》《苏三起解》《西厢记》中的核心唱段,早已成为广大戏迷们随口吟唱的流行唱段。尤其是《苏三起解》中的“青丝带身边,见发如见苏三。莫道关山隔,千里共婵娟。青丝带身边,苏三把郎盼。盼郎折丹桂,盼郎锦衣还,锦衣还”。武俊英在谈到这个唱段时曾说:“她在乡下演出时,她在台上唱,乡亲们在台下也跟着一起唱,一人引唱万众和,台上台下唱苏三。”即便是我们未能身临其境,却也是可以想象到的一幅动人画面。这就是“俊英腔”所具有的感染力、穿透力和亲和力。

与乐队默契配合,是“俊英腔”动人动听之关键所在。

梆子戏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乐队的伴奏意识较弱。为了与乐队一较高下,有些演员唱坏了嗓子,甚至提前结束了舞台生命。

旧时在野台子上露天演出,为了显示戏班乐队水平的高超,也为了招徕观众,营造火爆热烈的演出气氛,故而乐队在伴奏中常常不顾及演员的唱腔,尽情发挥。由此也似乎培养了梆子戏观众的欣赏习惯,认为只有乐队奏的卖力,演员唱的卖力,这样看戏,才看的过瘾,才称得上酣畅淋漓。

“俊英腔”在处理乐队和演员的关系上,做的恰到好处。“俊英腔”柔美抒情的演唱风格,更多的得益于乐队的托腔、衬腔、保腔。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一切从唱腔出发,一切服务于唱腔。这里要感谢与武俊英长期合作的音乐设计者,他们长期与武俊英商量制谱,对乐队的操持把控,做到恰如其分。演唱者与伴奏者配合默契,水乳交融,进而充分渲染了“俊英腔”的美妙动人,缠绵动听,营造出似莺啼燕语般令人沉醉、迷恋的音乐氛围。

与音乐设计者倾力合作,是“俊英腔”形成之重要举措。

关于演员本人素质与新流派形成的关系方面,我阅读了一些资料。在武俊英的学艺经历中了解到,从1968年她进入新绛县蒲剧团学艺,到1982年首次参与《送女》的唱腔设计,再到《苏三起解》《西厢记》等主演剧目核心唱段的定稿,十几年的艰辛与付出,成就了“俊英腔”的辉煌。因此,我们从中得出一条规律性的经验:演员与音乐设计者倾力合作,亲身投入剧目核心唱段的设计与创作,至关重要。演员本人独特的嗓音天赋,独特的声线腔型,深厚而扎实的艺术功底,以及对本剧种良好的感悟力与表现力,缺一不可。而这也正是“俊英腔”形成之重要举措。

“俊英腔”是集体智慧与结晶的最终体现。

对每个成功者而言,无非是天赋、机遇与勤奋。“俊英腔”的创立,是武俊英个人天赋、勤奋、努力的结果。但“俊英腔”的背后,是肥沃而厚重的蒲剧土壤。她出生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蒲剧之乡新绛县,自幼在蒲剧声中成长,上小学时就以唱《红灯记》中的小铁梅名扬乡里。加入新绛县蒲剧团之后的机遇,更是千载难逢。老团长的扶植,蒲剧界仅存的两位曾经大红大紫、身怀绝技的前辈名旦的引导,虽然身处“文革”余焰未息的特殊年月,但她珍惜机遇,百倍努力,如饥似渴地向前辈名家学习演艺真谛,汲取丰富营养,为“俊英腔”的创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戏曲程式,内涵精深,奇妙无穷。只有基础坚实、天赋聪慧、悟性极高,且有名师指引、点拨者,方能随心驾驭。《送女》中的三十日相思,【二性】板唱了几十年,从未像“俊英腔”这样红火。上下两句的唱腔程式,一连几十句就看你如何拿捏把控。武俊英创立的“俊英腔”,是她尊敬师长、潜心好学、刻苦钻研的成果。她以《送女》而成名,调入运城地区蒲剧团后又深得一批蒲剧高手扶助,与之通力合作,最终开创了“俊英腔”的辉煌。可以说“俊英腔”是两代蒲剧精英们集体智慧与心血的结晶。

四、结语

以《送女》《苏三起解》为标志,武俊英在她三十而立的最好年华,创立了“俊英腔”,这是很值得让人景仰的一件事。在仅仅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俊英腔”从初创走向成熟,进而完成具有成套唱腔板式集大成之作《西厢记》,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肯定。从这个角度来说,“俊英腔”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戏曲界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当代蒲剧声腔之丰碑。

长江后浪推前浪。古老的蒲剧艺术在其发展长河中,名伶荟萃,流派纷呈,群芳争艳。在这样一个繁花似锦、硕果累累的百花园中,“俊英腔”能够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别具风采,独具魅力,难能可贵。从这个层面来讲,“俊英腔”的创立,在整个蒲剧发展进程中,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赵黛明,女,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蒲剧苏三声腔
山西蒲剧现代戏研究综述
《黄梅戏声腔研究》出版发行
戏曲声腔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古代青楼女子的收入,吓人
蒲剧的艺术特色与未来发展展望
豫剧俚谚中的声腔表演艺术初探
浅谈蒲剧在现代年轻人中的传承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乡音乡情,代代相传——谈蒲剧的传承与保护
珍爱身体,健康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