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流派“爱珍腔”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7-08-13包澄洁

戏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国艺术研究院流派歌唱

包澄洁

在新流派“爱珍腔”研讨会上的发言

包澄洁

谢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的邀请,让我来主持上党梆子著名演员张爱珍“爱珍腔”研讨会,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荣幸。我一直认为近40年来山西梆子的发展,是整个梆子腔戏曲剧种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能不能说山西梆子是中国戏曲艺术近40年来取得最杰出成就的地方戏之一呢?我以为是可以的。这40年山西各路梆子腔剧种加工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新创作的古典、现代剧目,数量和质量都不逊色,并以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人数居全国第一这件事,对我的这个结论做了最完美的诠释,张爱珍是参与者之一,是其中的重要成员。

戏曲发展最重要的标准,是看有没有培养出优秀的演员,有了优秀的演员才能有优秀的剧目和艺术的改革与创新。在这一问题上,山西戏曲界显现了对戏曲艺术发展的大局观,人才培养的阶梯式布局,以及在面临众多纷扰时,艺术管理者与艺术实践者的自信和坚持,因此才有了山西戏曲“新流派”创造经验研讨会,这是很令人尊敬的。

退休之后,我随20世纪50年代范亭中学时的学长、20世纪末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领导曲润海先生,多次到山西和在北京,看了山西大半的戏曲剧种和剧团的演出,上党梆子是其中之一。了解了上党梆子的现状,认识了许多优秀的演员和戏曲音乐家,更是牢牢地记住了张爱珍的“爱珍腔”,和参与创造“爱珍腔”的极其优秀的团队。尤其是2012年10月,在太原观看了她在工人文化宫举行的“爱珍腔”专场演出,进一步领略了她那明亮婉转、深情动人的歌唱。这是从“昆梆罗卷黄”五种腔调基础上,借鉴了京剧等戏曲演员歌唱的一些元素,现代歌唱艺术的演唱技法,创造了具有今天时代感的,甜润且深沉,柔美又不乏刚健,既传统又现代的独特演唱风格。我对她上党梆子中的昆腔《长生殿》,印象尤其深刻。当然她那独树一帜的歌唱,首先是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因此我认为“爱珍腔”的这份荣耀,是由观众给予的,因此要特别值得祝贺。

戏曲流派的产生是推动戏曲艺术发展的动力,理由归纳起来有三点:

一是戏曲舞台上的艺术竞争。你好,我比你还要好;你这方面好,我那方面一定比你强。因此,同一个时代有了我们各路梆子的,风格迥异的,都受观众欢迎的艺术风格和流派,也促成了山西各路梆子的持续繁荣。

二是每个时代都有求新求变的观众。观众的求新求变,逼着演员必须得变,否则他们不来买票。而且还有一个附加的不变条件:演员的变,必须是沿传统的发展创新,跑远了他们仍然不来买票。这就促使演员和编剧、导演、作曲、伴奏员们,一个新流派的创作团队,不停地研究变化中的观众口味。既要保持浓郁的剧种风格,又要创作出各类剧目不同人物的鲜明的音乐形象,更要让演员的表演、歌唱在舞台上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要与众不同,牢牢地拽住观众的眼睛,揪住观众的耳朵。总之每个剧种在不同的时代,都必须具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特殊音调,以满足新时代观众的愿望。

三是沿流派发展的戏曲艺术,并非要求后人要完全与前辈一样,流派本身也在发展中。而且伴随时代的发展,必然还会有新的流派产生,这代表着艺术的进步。小电灯、丁果仙,代表的是一个时代;在纪念丁果仙诞辰一百周年的演唱会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批70余岁高龄的丁果仙的徒弟们,为纪念师父,在舞台上亮出了各有特点,各具特色的绝活,他们代表的是又一个时代;现在接力的是像张爱珍一样的一批山西各路梆子的代表人物。“新流派”的产生说明没有一个流派或一种艺术风格,可以传承几百年不变。每位演员本身身体、声音条件各有不同,以演员为中心的创作团队的构成各异。但是他们都会在向前辈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发扬自己的特色优势,并打上了本时代的烙印。有灵性的戏曲艺术家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创作中、歌唱中融入代表时代的音调,使她们的艺术与时代同步,与热爱她的观众同步。这种在继承中的发展,是戏曲艺术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历史在前进,艺术在发展,明确了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一规律,对“新流派”要爱护他们、宣传他们。我认为这是今天在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召开“山西戏曲‘新流派’创造经验研讨会”的意义所在。当然,我更希望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省文化厅和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在北京,在山西以及各路关心山西梆子的人们,从“新流派”的研究拓展开来,就近40年间山西戏曲走过的路,做一个归纳总结,看看在这变化万千的时代,我们是如何走过来的,这对今后山西戏曲的发展更有非凡意义。

山西戏曲“新流派”创造经验研讨会的召开,是一个节点,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和山西省戏剧研究所,把艺术研究的对象对准了戏曲舞台,对准了舞台上的演员,对准了戏曲发展的现状进行探讨和研究,这是研究方向上的一个重大变化。我们必须想清楚,艺术现状的研究是史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新流派”的产生,属当代戏曲史研究的范畴,对何谓“新流派”的讨论,这又是戏曲理论研究的课题。希望山西的戏曲,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包澄洁,男,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流派歌唱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刘少宁《坚守·八步沙》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捐赠作品展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十周年作品选登
海洋玉髓鉴赏收藏的“十大流派”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