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7-04-14王芳滕海燕石秀英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延续性护理

王芳+滕海燕+石秀英

[摘要]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6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实施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监测、合理服药、饮食控制、科学运动、定期复诊等治疗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延续性护理;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b)-0181-02

糖尿病是内分泌科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具有症状不典型,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1]。目前临床上尚未出现根治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只能依靠长期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干预来控制血糖稳定。然而,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受生理功能减退,理解记忆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其在出院后饮食、运动、服药等遵医行为执行力不强,最终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继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2]。该院选取3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其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该院6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两组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年龄≥60岁,均为男性,认知能力正常,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智力、语言沟通障碍患者,严重心脑肺肝肾疾病者,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或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年龄62~78岁,平均(69.38±12.92)岁;病程1~9年,平均(5.26±1.03)年。观察组年龄60~79岁,平均(69.94±11.58)岁;病程1~8年,平均(5.03±1.1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内科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住院期间,血糖监测、用药护理,糖尿病知识健康宣教。患者出院时,告知药物服用方法及其他注意事项,并嘱其若有不适随时回院复诊。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健康档案:护士长根据护士的护理经验以及岗位层级等合理地分配护理工作,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延续性护理的实施目的、意义及相关具体工作内容。在患者出院前两天,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地解释延续性护理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简单介绍延续性护理操作流程。然后为患者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主要包含患者基本信息(年龄、职业、联系方式、家族史等)以及糖尿病治疗情况(血糖值、用药情况、并发症、饮食运动习惯等)。②健康宣教:患者出院前1天,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的不同,通过多媒体、视频、案例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导患者心理调适、合理饮食、科学运动,血糖仪使用方法等,并发放糖尿病知识小册子和居家护理的健康教育处方,让患者自由阅读。患者出院后,每月选择一个公休日,组织患者及其家属举办健康讲座,每期选择不同的主题重点介绍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常见并发症及其危害、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等相关知识,并在讲座结束前30 min,以有奖问答、自由提问的方式强化健康教育内容。③成立糖友圈:护理人员组织患者加入微信糖友圈,糖友可自发组织活动,如开展座谈会、户外运动,观看影像等,促使患者间相互交流、学习。④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第3天进行首次电话随访,之后每周六上午进行1次随访,持续1个月,后改為每月1次。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服药、饮食、运动情况等,并针对性给予治疗、生活指导。另外,向患者提供电话咨询服务,患者若有任何相关疾病问题可致电咨询。⑤门诊随访:嘱患者出院后每月回院复诊,检查其血糖水平,询问患者日常生活是否有不适感,给予相应的指导,以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①治疗依从性主要从血糖监测、合理服药、饮食控制、科学运动、定期复诊5个方面进行调查。②满意度评分采用该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进行测评,此量表主要包括护士仪容仪表、服务态度、操作技能、工作责任感等内容,总分100分,其中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FPG、2 hPBG、HbA1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糖监测、合理服药、饮食控制、科学运动、定期复诊等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护理6个月后,对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发现,观察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9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6.77%(30/31);对照组非常满意10例,满意15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80.65%(25/31)。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8,P=0.008)。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剧,老年糖尿病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后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3]。临床实践证实,长期用药治疗配合合理的饮食、运动支持可有效控制病情,然而,老年患者生理机能退化,且其认知功能也开始衰退,故在出院后的长期治疗及自我护理中,难以坚持或正确地遵医嘱治疗,如胰岛素剂量使用不当、不按时按量口服药物,饮食不规律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极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加强院外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延续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院外健康教育、电话、门诊随访等方式,及时了解患者的疾病恢复及生活质量情况,并针对性地给予相关指导的一种护理方法[4]。研究证实,延续性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尤其适用于慢性疾病中[5]。

该研究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FPG、2 hPB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监测、合理服药、饮食控制、科学运动、定期复诊等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中效果显著,与上述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玉梅,程晓青,陆碧云,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踐与研究,2007,4(12):67-68.

[2] 邹玉梅,程完英.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国际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7):380-381.

[3] 杜晓黎,秦睿.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8):292.

[4] 谢凤兰,成守珍,蔡卫,等.电话随访实施延续护理对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4):52-53.

[5] 陈芳,陈进翠,郑萍萍.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老年慢性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1):4119-4121.

(收稿日期:2016-08-25)

猜你喜欢

老年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延续性护理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