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时代编辑活动中的工匠精神
2017-04-14李静
李静
[摘 要] 工匠精神是从业者对职业的专注态度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是产品质量的有力保障。编辑活动是生产精神产品的智力劳动,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活动中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在“互联网+”时代,出版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出版产品的数量和体量急剧增长,而质量隐忧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编辑活动中发扬工匠精神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 互联网+ 编辑活动 工匠精神 出版转型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2-0052-04
On the Craftsman Spirit of Editorial Activities in the “Internet+” Age
Li J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Abstract] Craftsman spirit is a kind of professional attitude, the pursuit of the quality of product excellence and a powerful guarantee of product quality. Editing activity is the intellectual work of the production of spiritual products and the central link of the publishing work.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raftsman spirit in editing activities mainly includes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cultural heritage, the innovation spirit of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the quality pursuit of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and meticulous rigorous attitude. In the Internet+ age, publishing transformation is the general trend. While the quantity and volume of products increased sharply,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can not be optimistic. Its necessary to carry forward the craftsman spirit in the editing activities.
[Key words] Internet+ Editing activity Craftsman spirit Publishing transformation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企业发展提出“工匠精神”一词,大力倡导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已成为当下中国职业精神和风范的一个“代名词”,引发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是一个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特殊而重要的行业,精神产品生产的优劣成败,决定于精神产品生产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风范。其中,作为出版产品策划者和优化者的编辑主体的精神素养,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出版业面临转型升级,工匠精神对于编辑主体有着特殊的意蕴和要求,值得考量和深思。
1 编辑活动中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制造器物时所富有的一种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对制作不遗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1]。从狭义上理解,它主要指工匠在自己职业中的一种专注态度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品质要求。从广义上说,工匠精神是指所有行业从业者对自身职业的一种敬畏,对职业的崇高信仰,包含文化传承、拼搏创新、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严肃谨慎、一丝不苟等多种精神内涵。
编辑活动是建造人类文化大厦,传承人类文明与知识的必要手段,是对已有作品和资料进行搜集、选择、整理和加工,使之适合传播目的与复制要求的精神活动[2]。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编辑活动的选择、加工、复制、传播等环节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是其秉承工匠精神的要求没有改变。具体来说,编辑活动中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
工匠精神包含传承技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文化知识的积累与传承,离不开先辈们丰富的精神产品积淀。编辑活动是缔造社会精神文化结构的活动,是联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桥梁。无论在刀耕火种的农耕社会还是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编辑主体都要通过选择、审读、分类、编次等环节,对文化信息进行加工,把社会上分散的、独特的精神文化产品,如原始资料、作者稿本、文献材料等,根据社会需求,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进行收集鉴别,分类整理,使之成为有序规范的可供社會传播的文化知识积累,缔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知识结构。
编辑在从事编辑活动时,要坚守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从古至今,编辑从事的智力劳动都是为了缔构先进文化,传承优秀成果,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孔子编辑六经“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垂世立教”的编辑思想,魏文帝曹丕编辑别集的传世思想,清代《古今图书集成》 “为往圣继绝学”的编辑宗旨,近现代《中国新文学大系》总结新文学发展的目的,以及当代《中国大百科全书》册叶浩瀚、内容宏富的追求,都体现了编辑收集、整理、编定社会优秀文化成果,传承经典文化的责任与担当。在“互联网+”时代,编辑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材料的搜集、整理、加工,与作者和读者进行及时沟通,并通过网络进行产品的推广营销。编辑活动的手段、工具、模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其传承文化的本质没有变。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发达的今天,编辑正是通过新技术对已有的文化知识结构不断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优秀文化内容得以继承和发扬。
1.2 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不断革新,追求卓越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传统手艺工人从师傅手中继承行业专门技艺后,并非止步于技艺娴熟,而是要在熟练掌握技术的基础上,不断革新技术,生产出更完美更精巧的产品,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创新是一切事物永葆青春活力的法宝。创新精神也是编辑活动的灵魂和生命。编辑主体的劳动对象是作者创造出的初级的、待完善提高与传播的精神产品,需要编辑想作者之未想,见作者之未见,以更深邃的眼光从不同角度去审视作品,突破旧模式,构建新思想,设计新形式,这是创新精神的高度发挥。
创新是对固有模式和秩序的突破与重组,不是因袭,而是推陈出新。编辑活动对文化知识产品的生产、积累与传承是在不断创新中完成的。从以龟甲兽骨为文字载体的甲骨文时代到以平板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新媒体时代,人类科技的革新和进步不断推动着编辑活动的创新与发展。在每一次由科技引起的传播载体变革中,编辑主体都充分发挥了创新精神,不断对编辑体例、编辑技巧、编辑思想、编辑方法、编辑模式、编辑理念、装帧设计等进行调整和革新,实现了一次次质的突破,创造了崭新的编辑艺术和编辑文化,从而使编辑作品能够适应新的传播媒体,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1.3 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
不断精进技艺,使作品精益求精,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描述了工匠在对象牙、玉器、骨器进行切割、打磨、加工时的精雕细琢,展现了工匠对品质的极致追求[3]。《大学》中“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是儒家倡导治学、引导修身的重要方法。宋代朱熹进一步阐释曰“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磨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4]。精益求精一词由此而来,成为工匠精神的极致概括和对职业道德追求的重要典范。古今中外,这种求精的技艺追求在器物制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编辑活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生产的是以物质形态为载体的精神产品。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进步,既需要物质生活资料的供给,也需要精神食粮的滋养。编辑主体根据社会需要,开展策划、选题、组稿、审稿、加工、设计等环节,最终生产出满足社会受众需要的精神产品。编辑活动的劳动成果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指引人们的现实生活,其质量的优劣对社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辑主体应以生产高品质文化产品为己任。在选题时要深入调查、认真论证,审稿时要细心、精心,加工时要反复推敲、仔细琢磨,装帧时应多方比较,大胆探索,力求作品内在思想深刻,外在视觉精美,达到形神合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这种创造完美精神产品以质取胜的“精品”意识,是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深刻体现。
1.4 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也是工匠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在制作器物时对每一个细节都极度精心、细致,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编辑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要生产出有较高美誉度、忠诚度、可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也需要像工匠雕琢产品一样,以极度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编辑客体,精心雕琢。中国几千年的编辑活动发展历史中,一代代编辑正是以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和工作态度创造出了大批对社会有益、可以传世的精品,保存和传承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编辑活动的劳动成果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产品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健康,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否代表了进步文化;另一方面取决于其外在的物质表现形式是否设计精当,达到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就内容而言,编辑需要以严谨的态度对稿件进行选择和审读,判断其思想是否反映时代生活、体现时代精神,是否具有文化功能和社会效益,是否具有科学性和美学价值,要一丝不苟地对内容进行筛选,做好内容把关人。就形式而言,编辑需要小心谨慎,合理剪裁取舍,规整梳理,使作品结构合理,论述严谨清晰,同时要注意语法规则、文字规范、标点符号等细节问题。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耗费23年完成的《中国饮食文化史》在出版前对编辑加工质量进行最后一次检查时,从扉页、版权页、序言开始,到眉题、目录、正文、图片、图注、引文、造字、背白页、页下注、参考文献、索引等,共进行了53项检查,对每一页的每一个细节,甚至连版权页上数字前后中的半字线小横杠,其长短是否统一都做了详细的检查[5]。正是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态度,大大提高了书稿质量,保证了精品问世。
2 “互联网+”时代编辑活动发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从事编辑活动的编辑主体常常被赋予许多美好的比喻和描述,如“为人作嫁”“花匠”“伯乐”“泥瓦匠”等,一方面表现出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编辑主体在文化活动中的“工匠”性质。编辑是对知识、文化,对人类精神作品进行精雕细琢深加工的匠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正是因为一代代编辑在编辑活动中发扬了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生产创造出一部部传世的经典作品,构建了不朽的文化大厦。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互联网+”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6]。出版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的繁荣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出版业而言,“互联网+”意味着出版資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互联网+时代,出版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一方面文化体制的改革,要求出版社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另一方面,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对于完成体制转型的出版社而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产品质量决定了市场竞争的成败。对于技术转型而言,产品生产要运用新技术,开发新的出版手段,创造新的产品形态,产品品质优劣同样至关重要。此外,目前在出版市场上还存在盲目跟风、粗制滥造、错误百出、低级克隆等诸多不规范现象,严重影响了文化的健康发展与传播。编辑工作作为出版的龙头和中心,编辑是出版内容的选择者、审核者、生产者和传播者,是出版的灵魂和核心,决定着出版产品的质量水平。在“互联网+”时代,在出版转型的趋势下,编辑面临严峻的考验,唯有在编辑活动中发扬工匠精神,坚持不断创新,坚持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才能在出版转型中华丽转身,不断生产出质量上乘、品质卓越的精神产品。
3 “互联网+”时代编辑主体如何发扬工匠精神
3.1 要有传播优质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面对出版转型的巨大压力,一些出版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技术革新,置出版业传承文化的责任于不顾,致使出版市场出现同质化现象严重、差错率居高不下、低俗读物泛滥等诸多质量问题,不利于文化的健康传播。编辑是编辑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出版物质量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把关人,要认识到当前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不意味着对传统出版的抛弃,而是对传统出版的继承和发展,出版业虽然在编辑方法、技术手段、出版模式、产品形态、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是出版业传播先进文明成果和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没有变,编辑活动生产和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没有变。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首先要论证出版产品的社会效益,把传播优质文化放在第一位,如果选题预期的社会传播效果不佳,即使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也不能通过。编辑要做好质量把关,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出版转型的正确方向,使历经沧桑的中华文化,不断吐故纳新,良性发展。
3.2 要突破思想窠臼,不断与时俱进
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日益发达和普及的今天,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移动阅读器等多种接收终端改变了受众的阅读媒介、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在向数字出版的转型中,传统出版面临着从内容到技术的多重考验。在此时代背景下,编辑主体不能故步自封,而要转变思维方式,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学习和接纳新技术,改过去的平面思维模式为数字时代的立体化思维模式,改变传统的选题、审稿、排版方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选题策划、约稿、审稿、装帧设计,研发形态丰富的数字化出版产品。根据受众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不断创新编辑理念、编辑方法、编辑技巧,才能适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实现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不同媒介间的资源互通、共同开发已司空见惯。例如由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图书改编的系列电影创造了20多亿美元的票房。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何以笙箫默》《琅琊榜》《伪装者》《花千骨》《甄嬛传》《步步惊心》等都获得了较高收视率。影视剧热播同时带动原著纸质图书的畅销。据报道,影视剧开播前后一个月的销量,《平凡的世界》增长了6倍,《花千骨》增长了10倍,《琅琊榜》提升了33倍[7]。可见,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影视作品之间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转化和相互拉动的,这要求编辑要有敏锐的媒介敏感性,在编辑活动中要突破思想禁锢,以开放的心态、新颖的视角,紧密结合其他媒介的传播热点开发选题,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3.3 要坚持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树立精品意识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把更多精力投向技术方面,更多地关注着如何运用新技术创造出新颖多样的出版产品。但是,无论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都是“内容为王”的产业,即使是技术起着关键作用的数字出版也需要以质取胜。这就要求编辑继续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追求产品的完美极致。在数字出版中,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编辑需要更加精心地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需要对信息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深度加工,以便人们能够精准地获得需要的信息内容。一个合格的编辑绝不仅限于对文稿的加工修改,而是要参与图书生产的全过程。在数字时代,编辑应熟练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和手段开展工作,打造精品。在选题前,编辑可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的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确定目标受众,有针对性地进行策划。在组稿中利用电子邮箱、微信、微博等媒介与作者保持及时沟通,使作者了解写作要求并能保持进度[8]。在装帧设计中,编辑可参考丰富的网络资源,不断追求出版形式、出版载体的艺术性。在销售中,编辑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营销推广并对销售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掌握图书消费者的购买内容、购买习惯、购买倾向等,以便为读者提供相关服务并开发新的选题。只有在生产过程中保持与作者和读者的紧密联系,才能使内容和形式不断接近完美,成为精品。
3.4 要注重细节,做到严谨规范
细节决定成败。读者在阅读中,常常会因为书中出现的个别错字,而对图书质量的感受大打折扣。出版业对文稿精确到万分之一的差错率要求,既是衡量编辑人员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的指标,也是编辑活动注重细节的表现。然而,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日益普及,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模式逐渐向多对多的自媒体传播模式转变,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为了追求传播的时效性和便捷化,网络传播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形式,例如日前流行的“童鞋”(同学)、“神马”(什么)、“小公举”(小公主)、“酱紫”(这样子)、“蓝瘦”(难受)、“香菇”(想哭)等,这类网络社交语言的广泛使用不利于文化知识的正确传播,尤其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受众和广大青少年会起到错误的引导作用。在此背景下,编辑更要肩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无论是编辑基于技术平台的数字出版产品还是传统的纸质图书产品,都要有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在对文稿进行细节加工时,要字斟句酌,不放过一个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杜绝不规范网络语言在出版物中的传播,不放过每一个语病错误,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错误,对于重大事件中的人名、地名、时间,对于一些基本概念、专业术语,以及作品中出现的引文、注释、参考文献的格式等,都要一字一句地仔细斟酌、思考、规范。这不仅是工匠精神的表现,也是出版使命的要求。
4 结 语
传统编辑工作者常常以“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奉献精神自省,其中同样包含着精益求精的职业风范。在互联网与出版业日渐深度融合的今天,出版产品的形态变得更加多样和新颖,出版产品的数量和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是数量剧增背后的质量隐忧不容乐观。要解决当下数字出版快速发展中的质量问题,提倡编辑主体的“工匠精神”是无法回避的重大命题。
注 释
[1]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4
[2]吴平,芦珊珊.编辑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38
[3]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7
[4](宋)朱熹.四書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76
[5]马静.时代呼唤工匠精神[C].中国编辑学会第17届年会学术论坛征文,2016(10):3
[6]百度百科.互联网+[EB/OL]. [2016-11-07].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QiyFn4HwQTlqWdFWBWtKjXaW-MZd7R1
BLtecQDo3NipcxvbRUI222Kb_pcm_tZnkOmDat56nUi17JiTsvrhsue-ssSFjDkQFzQCRA1qKepBzk1Mzh50YWYJUdWw899d
[7]仲敏.“影视剧效应”显著 《琅琊榜》播出后小说销量翻了33倍[EB/OL].[2015-12-11].http://js.ifeng.com/humanity/detail_2015_12/11/4647586_0.shtml
[8]坚喜斌,申永刚.“工匠精神”在出版行业的传承与创新[J].科技与出版,2016(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