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洛丽塔》的后现代悲剧特征
2017-04-14郭添禹黄吟
郭添禹++黄吟
[摘要]纳博科夫祖籍俄国,早年同家人离开俄国迁往欧洲。父亲被杀,靠政府的救济金生活,颠沛流离的生活使纳博科夫饱尝了人世间的沧桑,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掌握了英语、法语,这为他用英語写作,成为世界级作家奠定了坚实基础。纳博科夫赴巴黎后,步入了小说创作的职业生涯,先后出版了数篇小说如《眼睛》《黑暗中的笑声》《斩首之邀》《王、后、杰克》等。纳博科夫是一个多面手作家,他不仅撰写小说,还发表和出版了许多剧本和诗集,很快就蜚声欧洲文坛。1904年纳博科夫携全家赴美定居,先后出任康奈尔大学与哈佛大学的语言教授。这一生活经历为他创作撼世之作《洛丽塔》提供了素材,夯实了基础。
[关键词]后现代小说 《洛丽塔》 悲剧特征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068-02
后现代小说《洛丽塔》的创作与出版一波三折。1955纳博科夫成稿后,欲出版,几次遭到拒绝,其原因是该小说内容淫荡,描写色情,有引诱青少年犯罪之嫌,纳博科夫只好转道欧洲发表。随着人们对后现代文学作品的认识,《洛丽塔》在美国才解除禁锢,得以发行,并很快就成为畅销书之一。在产生于20世纪后期的美国后现代派小说里,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作家们通过解构文学的主题、形式、语言,来体现后现代主义的虚构、无主题和碎片的链接,以用它颠覆之后的“怎么都行”哲学理念。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洛丽塔》恰好诞生于后现代主义在美国文坛发展繁荣的20世纪50年代,因此在它的创作中带有后现代颠覆一切的特征,就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
一、《洛丽塔》及其创作意图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品质开始引领人类精神上的变异,也在排挤着传统的道德条律。刚刚过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人感到生命之无常与绝望,从而引发了道德上的放浪不羁。又因两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这种巨大的财富使人民放弃了对道德精神的追求,他们开始拜金,追求感官刺激,物欲横流。这种美国公众的精神状态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就形成了后现代作家们产生的缘由。于是,《洛丽塔》这种充满强烈叛逆性的作品才得以出现。《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流传最广的作品,是给纳博科夫生命带来转机的作品,也是使纳博科夫成为一位国际知名人物的作品。《洛丽塔》描述了一位从法国移民到美国的中年男子亨伯特的情感故事。身为大学教授和学者的亨伯特,是一个畸形的恋爱狂,他有恋少女的癖好,他把喜欢的女童称为“小妖精”,并将自己心目中的恋爱对象年龄定义为“九到十四岁”,小说里的女主人公洛丽塔正是亨伯特的猎获对象。洛丽塔年仅十二岁,因为道德感的缺失而生性放荡,小小年纪就会勾引男人,于是两人一拍即合,过着乱伦的生活。但后来洛丽塔被剧作家奎尔蒂带走了,奎尔蒂强迫洛丽塔在他和别人面前拍色情电影,后来又把洛丽塔赶走,使洛丽塔过着近乎流浪的生活。几年后,亨伯特得知后,把房子卖了来资助她。但洛丽塔拒绝了和亨伯特再次生活在一起,故事以悲剧告终。小说里的主人公亨伯特是一个极端利己的小说家,他生性敏感,近于偏执,处世方式非常怪异。主人公亨伯特的经历代表了现代美国人道德上的迷失与错位,向当代的美国人提出了非常严峻的道德拷问。《洛丽塔》书稿曾先后遭到四家美国出版社的拒绝。1955年9月,《洛丽塔》终于在巴黎得到奥林匹亚出版社的认可并出版,《洛丽塔》初版仅印了五千本。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读过《洛丽塔》后,马上就在伦敦《泰晤士报》写评论,把它称赞为1955年三部最佳小说之一。于是,美国的小型文学杂志《铁锚评论》也开始关注这本书,并在杂志上登载。此后,《洛丽塔》一书不胫而走,成为国际畅销书。这对于纳博科夫来说是一个惊喜,也是一个意外。
二、《洛丽塔》的后现代悲剧特征
从任何角度来说,长篇小说《洛丽塔》都是一部悲剧,但它又是一部带着后现代主义基因的后现代式悲剧。因为《洛丽塔》的故事造成了许多精神层面上和文学层面上的混乱,颠覆了现实中的许多秩序,而“颠覆” 这个关键词正是后现代主义关键词中的一个。后现代主义的作家们通常会通过“颠覆”把生活原来的秩序破坏掉,以实现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无秩序”“怎么都行”的创作理念。第一,从文本的角度来看,《洛丽塔》是由亨伯特的回忆片断拼凑而成的,作者按照法庭上审判词的形式来讲述,使整本小说故事从外观上看去更像是一个犯人在法庭上的陈述和一位法律博士对案例的分析。因此在小说的开头写道:“陪审团的女士们、先生们,证据第一号便是那个六翼天使。女士们,先生们。”纳博科夫在极力混淆着真实和虚构的界限,如果从法庭证词的角度来说,其中站在法庭上的亨伯特讲述的应当是真实的案件,因此,在这种案件里应当存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社会环境的批判。但是《洛丽塔》分明又是一本小说,它是在虚构的基础上,对小说人物的命运进行演绎,因此,《洛丽塔》从文本到选材,都是一次对传统阅读理念的解构,称《洛丽塔》为后现代悲剧正是基于此点。
第二,《洛丽塔》的故事建立在一个完全背叛传统道德的题材上。一个成年男子与十二岁未成年少女的畸形情感,是不可能被任何时代的传统道德所认可的。这种完全违反人类生理和心理规律的感情不具备任何的合理性,更没有男女之间相爱的纯洁与美好,也不可能对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一点积极意义。《洛丽塔》作为一部后现代小说,它具有典型的后现代特征:人物关系混乱、结构混乱。无主题、无中心。小说运用大量虚构情节勾勒了一个乱伦的故事,一位中年大学教授与一位少女的畸形爱恋贯穿整部作品,令人不可思议。小说运用了虚构的手法对主要人物的生活经历和命运进行了演绎,留下了许多空白给读者思考,这是后现代小说的典型特征。纳博科夫把他的后现代小说《洛丽塔》的情节肢解得混乱不堪,让男女双方都陷入一种道德沦丧之中,从而戴上了一副坚固的精神枷锁无法自拔。为了这段完全不被社会接受的情感,亨伯特只能带着洛丽塔东躲西藏,丢掉了工作和事业,丢掉了自己正常的社会角色,最终沦落为杀人犯。这正是后现代主义小说追求怪异、追求不确定性话语体系的体现,后现代作家通过“颠覆”传统而使人类道德理念走向了多元化的方向,也使小说里的人物越来越怪异。
第三,《洛丽塔》中男女主人公的非正常性关系具有乱伦的性质,这也是对正常家庭伦理关系的解构和颠覆。自私的亨伯特为了得到少女洛丽塔,假装与洛丽塔的母亲结婚而进入這个家庭,把妻子黑兹夫人当成了他的一个挡箭牌,也将自己置于既是洛丽塔的继父也是洛丽塔的老情人的三角网络里。因此亨伯特又是洛丽塔家庭里正常婚姻秩序的破坏者,因为他的存在,这个家庭里的父母子女关系完全颠覆,这个家庭悲剧的序幕从此拉开。《洛丽塔》这部后现代主义小说把一个本应天真烂漫、纯情规范的少女描写成一个与母亲争风吃醋、抢夺母夫、放荡淫邪的妇人,这也是作者后现代的特征之一。后现代小说的主题模式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性乱,放纵情欲几乎是所有后现代小说的主要内容之一。纳博科夫和许多其他后现代主义作家一样,竭力想颠覆人伦传统的性心理,他把女主人公洛丽塔描写成一个淫娃,就是想借此来反映美国二战之后人们的道德沦丧、畸形的性心理。人们对理想的社会生活与自身价值的追求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颠覆了传统的伦理规范。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他的后现代小说《洛丽塔》《微暗的火》在后现代先锋派作品中享有盛名。尤其是他的后现代小说代表作《洛丽塔》,通过刻画一中年男子亨伯特与一个妙龄少女洛丽塔的畸形爱恋所导致的悲剧展现了二战后美国社会物欲横流、道德缺失、社会风气败坏的现实情景。《洛丽塔》是一部具有典型后现代特征的作品:小说中情节杂乱,主人公畸形的爱恋,疯狂的性错乱行为,无主题,无完整情节。作者留下大量空白需要读者来思考。这种作者与读者的关联体现了后现代的小说特征。作者在小说中采用大量的虚拟手法,把传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人物心理进行了颠覆,把传统的伦理道德理念进行了颠覆。因此这部小说成为人们一睹为快的经典名作。
《洛丽塔》让一个未成年人作为一个淫荡的人物出现在文学作品里,无论如何是与人们的传统心理不相符的。而纳博科夫却在《洛丽塔》中竭力给这种现象找寻合情合理的解释。他说:“这幅画里有几个十岁的小新娘,被迫坐在fascinum上,那是古典文学圣堂里代表男性生殖力的象牙。青春期以前的婚配和同居在东印度东部的某些省份仍然相当普遍。雷布查人里80岁的老头可以和8岁女孩交媾,谁都不以为然……但丁疯狂地爱上他的比阿特里斯时,比阿特里斯只有9岁……当彼特拉克疯狂地爱上了他的劳丽恩时,她也不过是个12岁的金发性感少女。”亨伯特带着洛丽塔在美国各地的汽车旅馆里乱窜时,年幼的洛丽塔也像一个风骚女人一般到处诱惑男性。“在这个漂亮的、几乎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年轻姑娘身上没有看到一丝端庄稳重的痕迹”,“现代的男女同校教育、青少年的风尚、营火旁的欢宴等已经叫她这样的姑娘不可救药地彻底堕落了”……这种性倒错行为其实就是一种人类道德感的无序状态,它颠覆着传统的伦理规范,解构着现代人类的情感追求,也是后现代作家们哗众取宠的一贯手法。总之,《洛丽塔》以其畸形的情感、违反常理的家庭关系、扰乱社会常规的伦理观念建构了一个悲剧故事和悲剧人物,并通过“解构”和“不确定”等后现代文学元素使这个故事缀满了后现代主义的标签。
正如纳博科夫所言:“在艺术超尘绝俗的层面上,文学当然不关心同情弱者或谴责强者之类的事情,它注意的是人类灵魂那隐秘的深处,彼岸世界的影子仿佛无名无声的航船的影子一样从那里驶过。”
描写人类心灵深处最隐秘的情感,表现每个个体最独特的情感经历,这大概就是后现代的文学主张,也是促成《洛丽塔》中这些富有后现代悲剧特色的小说人物产生的元素。
【参考文献】
[1]张婷.纳博科夫英语小说的后现代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段继红.沉沦与自赎的心灵之旅——解读《洛丽塔》[J].名作欣赏,2011(17):89-90.
[3]张雨萌.论纳博科夫的心路历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2):28-29.
[4]毕跃文.浅谈普希金和他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2):29-30.
[5]贾芳.中西消费文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
[6]李广财.纳博科夫《斩首之邀》与鲁迅《药》之比较[J].作家,2010(22):82-83.
[7]王建光,余迎.论《洛丽塔》的主题意涵[J].作家,2011
(16):44-45.
[8]石磊.《微暗的火》的解构主义特征[J].作家,2011(18):
36-37.
[9]杨仁敬.论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新模式和新话语[J].外国文学研究,2003(02):51-57+172.
[10]付瑶.论纳博科夫小说语言的美学意义[J].作家,2014
(22):69-70.
[11]李洪斌.横越科学与文学的心灵——试论纳博科夫小说的审美特质[J].社会科学战线,2013(10):263-264.
[12]李小均.纳博科夫:自由主义的反讽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05):27-31.
[13]孙英.纳博科夫自传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3.
[14]孙英.纳博科夫自传中的彼岸世界——析《说吧,记忆》中的彼岸思想来源[J].绥化学院学报,2013(02):77-80.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