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2017-04-14周珂
周珂
[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入院之后均进行了针对性的药物治疗,随后对照组又给予了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多食、多饮、多尿情况均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的BMI、体重、FBG、2 hPBG、ISI、胰高血糖素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他们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关键词] 糖尿病;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b)-0113-02
糖尿病是临床上发病率比较高的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其一般是由多种因素共同诱发导致胰岛素缺陷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如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医疗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一般给予药物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该院开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康复治疗,并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随机选择了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检测指标均满足WHO确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龄在43~79岁,平均年龄(58.4±1.6)岁,病程在1~23年,平均病程(7.9±2.1)年;实验组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在45~78岁,平均年龄(58.9±1.5)岁,病程在1~22年,平均病程(7.7±2.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进行了针對性的药物治疗,随后对照组患者又给予了常规护理治疗,主要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并告知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同时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搭配,以确保患者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康复治疗,常见的内容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行为指导等。其中饮食控制:要求患者每天按照医嘱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最好将碳水化合物控制在55%~60%、蛋白质控制在15%~20%、脂肪占控制在20%~30%。适应的增加高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减少脂肪的摄入,饮食过程中要注意低脂、低盐饮食,严格控制糖类的摄入量。日常可以食用一些含糖量少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运动锻炼一般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本人爱好和实际条件的差异为其选择针对性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步行、关节操、练功十八法、器械训练等,每次锻炼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时间。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多食、多饮、多尿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2)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体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的改善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
1.4 统计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借助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则说明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多食、多饮、多尿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而且明显好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MI、体重、FBG、2 hPBG、ISI、胰高血糖素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过相关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BMI、体重、FBG、2 hPBG、ISI、胰高血糖素等指标均出现了明显的好转,但是实验组患者的BMI、体重、FBG、2hPBG、ISI、胰高血糖素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近些年来在年轻群体中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糖尿病患者,从而对人类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还不够清楚,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根治的效果。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为了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除了必须的药物治疗之外,还需要为患者实施康复治疗,主要内容为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行为指导等,每天按照医嘱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合理控制患者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以确保患者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严格控制糖类的摄入量;同时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条件为其选择针对性的锻炼项目,尽可能选择有氧运动,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加快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将血糖指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和依从性[1],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金钗石斛用药,同时辅以康复训练[2],可以明显提升降糖效果,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少老年糖尿病患者情绪低落,合并抑郁症,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3],提高依从性,有利于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运动治疗是综合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不少患者还尝试使用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但调查发现社区康复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选择[4], 主要原因可能是社区康复更贴近于患者生活实际,便于患者参与治疗。目前,我国基层社区康复普遍存在健康宣教不充分的现象,患者和家属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直接影响了一些康复方法的运用,从而影响了患者的康复。社区康复治疗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认识,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到治疗过程中,这样可以促使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神经功能[5]。针对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综合康复疗法,可明显提高腘动脉、足背动脉血流参数[6],最大程度保障预后。
综上所述,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有效的改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糖代谢功能,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有益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7]。
[参考文献]
[1] 王后起.糖尿病患者在社康的康复治疗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8(13):165-166.
[2] 林永东.西医康复联合金钗石斛干预气阴两虚2型糖尿病的前瞻性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2):10-12.
[3] 李璟,潘惟华.综合康复治疗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0):11-12.
[4] 尚立芝,梁润英,娄梦,等.郑州市社区糖尿病康复现状调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128-130.
[5] 黎凤鸣.社区康复治疗与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3):152-153.
[6] 董芳,张德生.综合康复疗法佐治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1): 137-138.
[7] 李海燕.健康教育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221.
(收稿日期: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