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

2017-04-14陈郦雪

商情 2016年52期
关键词:管理建议信贷风险银行

陈郦雪

【摘要】现阶段,贷款企业的违约现象较为普遍,很多银行都面临着很大的信贷风险。虽然其中一些企业违约是由于其经营困难,难以偿还,但也有很多企业是因为不讲诚信,恶意拖欠银行贷款。贷款企业的违约现象导致银行产生了很多的呆账、坏账,不但对银行自身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银行 信贷风险 管理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让银行前期大量信贷扩张与盲目发展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开始凸显,信贷业务不良率持续提高,对银行自身业绩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给银行的经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当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水平,确保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信贷风险管理方式有待更新。现阶段国内銀行在进行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依旧采取传统的方式,无法对信贷风险予以准确量化,在进行贷款时也没有制定出统一科学的标准,无法利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客户的贷款需求进行评价。现阶段,国内大多数银行基本上是借助于对贷款客户进行评级来判断是否为其给予贷款以及给予贷款的基本额度,这样的操作方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也不是很高。大部分企业为得到更多的贷款额度而虚假制作各类材料,银行却难以对这些材料的真实性予以判断,必然会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难度,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多,影响了银行的长期发展。

其次,容易受到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企业属于银行贷款的重要对象,其自身经营管理风险也可能会导致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难度的增加。一些企业因为盲目扩张,为获得利润而不充分考虑自身的资金情况,当缺乏资金时便采取贷款的方式解决,银行按照其实际经营规模和战略发展规划可能会向其贷款。当企业得到资金后不仅没有科学经营,同时继续将资金用作扩张生产模式或者进行很多风险性较高的投资,若投资失败或扩大生产规模后便需要更多的资金予以填补,很容易导致企业产生资金问题,继而无法偿还之前的贷款。企业属于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很多风险,而这些风险也可能会影响到银行的发展,因此在进行贷款时必须要对企业实际情况有充分的调查了解[1]。

最后,政府融资平台内的信贷风险持续增多。现阶段大部分企业都属于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税收来源,地方政府依靠企业获得财政税收,进而投入到地方经济中来。所以一些政府为提高税收,便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企业向银行贷款。银行对具备政府担保的企业往往不会非常严格的对其情况资质进行审核,也会适当的放宽贷款条件,从短期内出发,政府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地方经济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然而如果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出现问题,便很容易无法偿还贷款,面临倒闭风险,银行信贷风险也会增加。

二、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借助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不断优化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强化内部管控,为信贷风险管理打下坚实的组织保障。进一步构建科学的股权结构,尽可能的发挥出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功能,明确公司治理各方主体的具体职责,进而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化。健全相关监督管理制度以及规章制度,完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大力推进内部制度改革创新,不断健全银行内部监管体系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管理环境。借助于完善的激励机制、决策约束机制以及责任人制度,处理好银行内部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尽可能的处理好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避免信贷风险的产生。

(二)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指的是根据全面覆盖、流程管理、全员参与的基本原则,把风险偏好、政策制度、工具模型以及数据系统等因素联系起来,从而第一时间对银行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与监测,保证风险管理工作从决策、执行到最终的监督环节都能够高效运转。银行方面必须要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强化制度建设,真正贯彻落实风险管控责任,提升信贷风险管理的主动性与敏感性,增强风险缓解能力。从风险识别、监控以及处理等方面来切实提升信贷风险管控工作的实效性,针对重点信贷业务实施全方位管理,组织进行操作风险评估,不断创新风险管理技术,树立风险管控意识,为银行信贷业务的有序开展带来有力支持。

(三)优化信贷风险度量方法。《巴塞尔协议Ⅲ》促进了国内银行对信贷风险度量手段的优化与改进。国内银行目前对于信贷风险的管理过程中主要还是采取定性分析的方式,即便是利用定量分析法,也依旧是仅限于企业运用贷款的合规性以及贷款实际运作中的安全性,没有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例如说数量、期限、区域等怎样才能够确保风险与收益达到最佳?临界点为多少?从上世纪中期开始,随着现代管理理论的逐渐提出,给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量化工作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银行必须要通过建立于组合分析法前提下的各类模型来对贷款企业的违约几率进行度量,对企业贷款违约赔付率和相关标准参数予以度量,从而更加准确的得到银行预期损失参数,更科学的评价信贷活动[2]。

(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在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常态下,银行存款量必然会持续减少,利率市场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给银行存款造成了影响;另外因为我国证券市场逐渐完善发展,银行资产从贷款为主开始慢慢变为表内外全资产的配置。借助于打通信贷、投行以及理财等金融业务的间隔,不断扩展跨境金融、结构性融资等现代化新兴业务,统筹发展表内外资产业务。另外,银行的资产一般来说还是应当以短期占主导,辅助一定数量的中长期资产,真正将国家关于信贷方面的政策法规进行贯彻落实,借助于对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对信贷风险的有效防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下,我们更应当充分的认识和了解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难度与压力,清醒的认识到银行信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银行机构必须要深入的分析研究信贷风险管理中的漏洞和问题,同时通过科学有效的策略来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促进自身风险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进而确保信贷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艳蕾.银行信贷的风险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6,29:216-217.

[2]陈铭豪.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探讨[J].经营

管理者,2016,32:38.

猜你喜欢

管理建议信贷风险银行
金融科技助力防控信贷风险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与建议
优化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建议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
谈博物馆固定资产的管理